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8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97篇
安全科学   79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474篇
综合类   1205篇
基础理论   164篇
污染及防治   49篇
评价与监测   26篇
社会与环境   422篇
灾害及防治   5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143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9 毫秒
81.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和公路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了人工神经网络用于公路临时用地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利用该模型对京大高速公路山西段复垦山西段复垦土地进行了适宜性评价,探讨了人工神经网络在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时的特点和注意问题。  相似文献   
82.
在高寒缺氧的青藏高原如何对生活污水进行有效的处理,目前仍无好的解决方案。实验采用的生态大棚系统可在青藏高原的恶劣环境下提供适宜的人工小环境,保证生物处理正常运行所必需的热平衡、O2-CO2的循环平衡和水循环的平衡。采用的好氧生物-土地处理工艺不仅能保证污水处理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同时还解决了长期以来高原蔬菜种植的难题。  相似文献   
83.
华东平原地区采煤沉陷对耕地的破坏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运用开采沉陷学和土壤学的理论与方法,深入探讨了华东平原地区采煤沉陷对耕地景观破坏的规律和特征,并在大量测试与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了采煤沉陷对耕地土壤的破坏特征,从而为这一地区采煤沉陷地的高效,合理复垦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4.
为了考察生活垃圾复垦排矸场的渗滤水特性,对垃圾与矸石在三种不同堆置方式下重点考察了渗滤水pH值、COD、F~-、Cr~(6 )和全Hg浓度;并对腐熟后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容重、含水量及饱和水等进行了测定。试验研究表明,垃圾与矸石均匀混合堆置方式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5.
2006’全国土地资源战略与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子生 《自然资源学报》2006,21(6):1002-1002
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办、广西师范学院承办、中山大学土地研究中心协办的“2006’全国土地资源战略与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7月21~23日在广西南宁市召开。来自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的正式代表212人,提交学术论173篇。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黄宇副厅长、自治区科协谢林城副主席应邀出席了此次学术盛会。会议由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陈百明研究员主持,专业委员会主任刘彦随研究员致开幕词,广西师范学院院长于琛教授致欢迎词,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倪绍祥教授和谢林城副主席致辞,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叶苹主任代表学会对研讨会的成功召开表示祝贺并作了重要讲话。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名誉理事长石玉林院士发来贺信,对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20周年和本次大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西南大学等国内10个科研院所、学术团体向大会召开发来了热情洋溢的贺信。  相似文献   
86.
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与环境政策-体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劲波 《环境科技》2000,13(2):20-23
可持续发展应分阶段、分层次地进行,为增强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相关环境政策的制定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提出了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评价流程与环境政策形成的循环模式;介绍了国外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进展及区域环境管理规划的主要内容;分析了这一领域的相关法律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7.
《环境保护》2007,(4B):21-21
我国土地污染尤其是耕地污染非常严重。目前,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1.5亿亩,污水灌溉污染耕地3250万亩,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200万亩,合计占中国耕地总面积的1/10以上。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达1200万吨,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此外,全国土地污染防治基础薄弱,全国土壤污染的分布和程度尚不清楚,防治措施缺乏针对性。  相似文献   
88.
以煤矿建设项目对土地资源影响的特点和规律为基础,满足该类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要求为指导,以陕西省黄陵建庄矿区建北矿井及选煤厂新建项目为例,介绍西部煤矿建设项目土地资源影响量化评价的方法与思路,是西部煤矿项目土地资源影响评价深化的一种研究,有利于协调煤炭资源开发与土地资源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89.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人地系统脆弱性刍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简要指出了北方农牧交错带自然与社会系统的脆弱性,指出其原因在于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导致了初始扰动通过正反馈而被不断放大,最终则极大地偏离了平衡态,突出表现为土地的沙漠化。因此,沙漠化治理的重点在于着力调节社会系统。  相似文献   
90.
1 概 述  辽宁作为老工业基地 ,工业布局以沈阳市为中心呈辐射状 ,各种工矿企业十分集中 ,经各方努力一座符合国际标准的工业危险废物处置填埋场在沈阳诞生 ,被国家环保总局列为我国工业危险废物处置示范工程。  现已建成的填埋场由一个总容量 2 4万吨工业危险废物的填埋坑及附属设施组成。工业固体废物年处理量为 2万吨 ,运行期为 12年。2 沈阳工业危险废物填埋场的场地条件  沈阳工业危险废物填埋场在选址过程中 ,十分重视安全土地填埋技术要求 ,现已建成的填埋场场地条件符合技术要求。2 .1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场地自上而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