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2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286篇
安全科学   239篇
废物处理   76篇
环保管理   141篇
综合类   1010篇
基础理论   85篇
污染及防治   207篇
评价与监测   39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2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61.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增加了城市人口的同时,也增加了城市的垃圾,这给城市垃圾处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在处理城市固体垃圾时,有焚烧法、堆肥法以及土地填埋法等等方法可供选择,在这些处理方法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最大的当属土地填埋法,然而就目前城市垃圾处理的现状来看,土地填埋法仍将是未来一定时期内城市固体垃圾处理的方式选择。文章先就垃圾填埋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进而论述了治理途径。  相似文献   
162.
<正>根据节能工作实施计划,天津石化先后成立了蒸汽管网优化、工业水优化、瓦斯气优化及降低损耗等4个专业技术攻关组,并首次在生产作业部之间优化系统,进行资源整合。在实施节能项目的同时,打开了整体规划、资源整合、广泛联合的思路,受益非常大。目前,天津石化年产32万吨碳二回收装置,已将炼油部原本送入燃料管网作为燃料的干气资源分离出乙烯和乙烷,并分别输送至大、小乙烯两个生产作业部作原料。与此同时,中沙石化富余甲烷  相似文献   
163.
原位热脱附是近年来我国兴起和大规模应用的修复技术,为明确修复中不同介质污染物浓度水平,解决原位热脱附修复后全面效果评估问题,以某氯代烃污染场地原位热脱附修复工程为案例,采集修复加热周期结束进入降温阶段时土壤和土壤气体剖面样品进行检测分析,识别修复后期土壤和土壤气中目标污染物的浓度水平、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影响因素,并提出对于原位热解吸修复后土壤修复效果评估和二次污染防控建议. 结果表明:①案例场地土壤中氯代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仅1%痕量检出,所有样品均达到修复目标值. ②土壤气中污染物有不同浓度检出,其中三氯乙烯最大浓度为2 310 μg/m3,有潜在健康风险. ③低渗透层对气相污染物迁移具有阻滞作用,地表的水泥层下积聚了不同浓度的污染物. ④三氯乙烯、四氯乙烯和顺式-1,2-二氯乙烯的沸点低,土壤有机碳分配系数(KOC)低,垂向迁移效率高,它们在土壤气中的浓度最大值均出现在顶层;六氯丁二烯相对沸点高,KOC高,其浓度最大值出现在深层粉质黏土低渗透地层处. 研究显示,原位热脱附技术对于土壤中高浓度氯代烃污染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但是研究时段内土壤达到修复标准后土壤气中污染物仍有不同程度检出. 因此,建议原位热脱附修复后,应同时对土壤和土壤气两种介质进行采样评估,同时加强原位热脱附区域低渗透层识别,优化气相抽提方案.   相似文献   
164.
目的 在不同热流条件下,通过调整SiO2气凝胶的孔隙率、涂层厚度等,以满足合适的隔热要求。方法 针对中短程飞行器飞行时外壁面承受短时高热流的特点,在分析孔隙率对SiO2气凝胶热导率影响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数值仿真研究不同气凝胶孔隙率、气凝胶厚度及热流作用下的温度响应。结果 得到了不同条件下满足隔热要求的气凝胶最小厚度,以及气凝胶表面的最高温度。高温情况下,气凝胶孔隙率为96%时,有效热导率最低,孔隙率超过96%时,隔热性能变差。结论 当飞行器内壁面温度满足要求时,增大气凝胶的孔隙率,则需要减小气凝胶的厚度,相应的气凝胶表面温度会升高,但升幅很小。当飞行器外壁面承受长时间大热流时,仅调整气凝胶的厚度和孔隙率不能达到结构的隔热要求。  相似文献   
165.
国际资讯     
《绿色视野》2014,(2):70-70
正全球电子垃圾或增1/3根据"解决电子垃圾问题计划"组织发布的交互式全球电子垃圾在线地图预测,2012到2017年,全球产生的电子垃圾总量可能会增长三分之一。这些含有有害物质的电子垃圾可能最终将被运送到发展中国家。多数运送到发展中国家垃圾填埋场的电子垃圾缺乏明确的处理规定,只是被当成了  相似文献   
166.
王久良 《绿叶》2014,(6):19-26
目前所采取的垃圾管理模式属于末端管理模式,其实质上是一种被动应急反应,缺乏整体认识和全局视角,也缺乏制度规范和文化教化两个层面的互动。为此,需要从生产、消费和抛弃三者关系的角度认识垃圾形成,改变目前的垃圾运营模式,准许民间资本进入,调动公众参与,实现政府、商业资本、公众参与三方的共同行动,才有望变被动为主动,探索出垃圾管理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167.
田松 《绿叶》2014,(6):27-32
垃圾问题不是枝节问题和技术问题,它内在于工业文明,不可能通过垃圾处理技术的进步得到彻底的解决。未来的国际竞争,将在垃圾的容纳空间上激烈展开,垃圾问题会迅速超过粮食问题、能源问题,成为未来社会最重要最紧迫的问题。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家必须在战略层面上考虑垃圾问题,并从宏观上调整战略布局。  相似文献   
168.
钟宜 《环境教育》2014,(5):68-70
正新加坡国土面积只有707.1平方公里,人口却逼近500万,且多年来城市发展迅速,垃圾剧增。如何妥善处理垃圾一直是新加坡举国重视的课题。经过30多年的努力,如今的新加坡成为了看不见垃圾的花园国家。他们如何处理垃圾?市民如何看待垃圾焚化和填埋?带着疑惑,我们探访亚洲最大的大士南垃圾焚化厂、圣马高垃圾填埋场,采访新加坡国家环境局官员,试图找出一个完整答案。  相似文献   
169.
正"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县处理",这是目前农村垃圾收运处理的基本模式,然而这套模式能否彻底解决农村垃圾困局呢?随着农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垃圾的数量在不断膨胀,大多数村落垃圾随意倾倒在村边,使农村面源污染越来越严重,垃圾的收集处理已成为困扰农村发展的一个棘手问题。为全面推进农村垃圾处理工作,2011年广东省人民政府(以下简称省政府)将兴宁、鹤山、新兴  相似文献   
170.
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最新的科技,可以大大降低由柴油引擎排放的汽车的废气,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的皮顿博士说,他们是利用电流将气体离子化,再使用特别的沸石催化剂,将柴油引擎散发出来有害的氧化氮变成无害的氮气,从而减少了对环境造成污染。科学家指出,这种最新技术可以将氧化氮的排放量降低70 %:科学家估计,在2004年将可以制造出第一辆安装了这种新科技的汽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