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3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288篇
安全科学   47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60篇
综合类   802篇
基础理论   139篇
污染及防治   94篇
评价与监测   31篇
社会与环境   74篇
灾害及防治   3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1.
针对某化工园区雨水管线施工作业硫化氢中毒事故,采取现场勘察、资料收集、平面及竖向布局分析、样品采集、数据分析等方式,进行了事故原因的调查和分析,提出了针对该园区雨水管线硫化氢中毒防范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92.
氮肥过量施加促进了稻田的氮排放,从而加剧了水体污染和温室效应,这已成为各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共同难题。植物根系和丛枝菌根真菌形成的共生结构(丛枝菌根),不仅能够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而且在控制稻田氮面源污染方面拥有巨大应用潜力。文章基于控制稻田氮排放的重大意义,指出了现有氮排放控制手段的效果和不足之处,围绕丛枝菌根的生理生态特性,总结了丛枝菌根在菜地、草地、农田、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氮减排功能,预测了丛枝菌根应用于稻田氮减排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探讨了丛枝菌根削减稻田氮排放的植物学、微生物学和土壤学机制,并提出了目前研究面临的瓶颈问题、难点和解决方案,最终为丛枝菌根控制稻田氮排放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3.
研究流域径流量变化可为水资源科学调配、利用开发、水旱灾害防治、水环境污染整治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提供重要依据.但近年来受全球变暖影响,极端气候事件,尤其是极端降雨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出现了变化,直接或间接影响径流量变化.运用SWAT模型模拟1965~2019年间长江流域径流时空变化规律,分析了不同极端降雨条件下径流对降雨的响应.结果表明,1965~2019年间长江流域径流变化并不显著,流域总径流和中下游径流均经历了"枯-丰-枯-丰"4个阶段.极端降雨情景模拟发现,50 a一遇极端降雨下,长江上、中和下游代表性子流域日均径流变化率分别为6200%、21%和15%,月均径流变化率为355%、5%和1.3%,年均变化率为78%、1%和0.24%.而100 a一遇极端降雨下,3个子流域日均径流变化率分别为8000%、25%和17%,月均径流变化率为437%、7%和1.5%,年均变化率为96%、1.2%和0.28%.研究结果可为流域水资源管理和利用及洪涝灾害预测与防控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4.
钙是雨水中主要的阳离子之一,它对降水中的酸性物质起着重要的中和作用,是大气降水中主要监测的阳离子。镁在雨水中的浓度比钙低。雨水中钙和镁浓度的测定不仅与实验室内的测试有关,且与实验室外的样品采集等工作密切相关。本文拟在对雨水样品采集与处理方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5.
96.
浅谈青岛市雨水径流污染与控制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水资源的污染和匮乏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而由此引出的对雨水径流污染的研究和控制也已不是新鲜话题。尤其对于将要承办2008年奥运会水上项目的青岛来说雨水的意义尤为重要。在对青岛市雨水水质实地调查后,结合国内外雨水研究的先进经验,对青岛市今后的雨水污染控制和利用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97.
郑良勇  李占斌  李鹏 《生态环境》2002,11(4):356-359
通过室内放水冲刷试验,结果表明,陡坡单宽径流能耗与单宽径流产沙率之间存在以下线性关系:Dr=18.672(ΔE - 0.751),说明土壤的可蚀性参数为18.672 g/J,发生坡面细沟侵蚀的临界径流能耗为0.751 J/(ms)。坡面单宽径流能耗随流量增大而增加,随坡度变化呈抛物线趋势,临界坡度出现在21和24之间。坡面上各段面单宽径流能耗均随流量的增大而增加,随着坡度逐渐增加,坡面上部段面能耗渐增,中部段面渐减,下部较稳定。坡面各段面侵蚀产沙也有类似特征。此研究对于深入了解黄土高原陡坡土壤侵蚀过程和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8.
官厅流域农田地表径流磷流失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农田径流和侵蚀泥沙是磷进入官厅水库的主要非点污染源。针对该流域夏季农田暴雨径流发生的典型情景进行模拟降雨径流试验,对该流域农田地表径流泥沙和磷流失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本降雨过程径流累积泥沙产量为30.5l~2493.34g/m^2,受雨强、坡度和作物覆盖的影响明显;径流溶解态磷(DP)中绝大部分是生物可利用性磷(DRP),径流平均DP、DRP浓度都远大于水体允许临界值0.02mg/L,对官厅水体存在直接污染危害。径流累积全磷(TP)流失达O.0439~2.0798g/m^2;估算的流域农田径流全磷(TP)流失水平达2.67kg/(hm^2.a)以上,其颗粒态占969,0以上,可能成为官厅水库浮游生物长期丰富的潜在可利用磷源。降低农田土壤速效磷水平、减少水土侵蚀,是控制库区水华季节性发生和复原库区水体富营养化状态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
100.
不同利用方式下黄壤旱坡地磷素状况及环境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贵州黄壤进行采样以及采用无界径流小区法收集地表径流,探索不同利用方式下黄壤旱坡地磷素水平及其地表径流磷浓度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利用方式下黄壤旱坡地中全磷和有效磷(Olsen-P)含量的大小顺序为连作烟地>烤烟-玉米轮作地>连作玉米地>林地;CaCl_2浸提磷(土壤易解吸磷)和Na0H浸提磷(藻类可利用的土壤总磷)与土壤全磷和有效磷有显著的相关性;土壤富磷化的同时,其磷素的流失风险明显地提高。连作烟地地表径流总磷(TP)和磷酸根态磷(Ortho-P)浓度明显大于连作玉米地.而林地地表径流TP浓度明显小于旱地;黄壤旱坡地地表径流中TP和Ortho-P与土壤有效磷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r为0.957、0.875),因而连作烟地磷素的环境影响潜能明显高于其它旱地以及林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