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8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55篇
安全科学   113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80篇
综合类   328篇
基础理论   61篇
污染及防治   23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100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01.
循环移动载体生物膜反应器水力特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若宇  刑国平等 《城市环境》2002,16(1):31-32,35
通过实验证明循环移动载体生物膜反应器的流态特性接近完全混合式,利用能量方程对反应器的水力性能进行分析,讨论了影响反应器水力性能的主要因素,在不同气量和填充比条件下对充氧性能加以比较,并对充氧性能的变化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02.
萘降解性质粒的筛选及其在炼油污水处理场中的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炼油污水处理场活性污泥中分离到一株能以萘为唯一碳源的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sp.)S13。通过质粒接合转移、质粒消除以及分子杂交,证明假单胞杆菌S13降解萘的功能是由质粒编码的。应用膜扩散器在炼油污水处理场进行的现场试验证明,假单胞杆菌S13的萘降解性质粒,可在污水处理场里通过接合转移传递到另一个从同一环境分离的假单胞杆菌T9中去,并使后者获得利用萘的能力。这一结果表明,当条件合适时,降解性质粒可在自然环境里的细菌群体中扩散。  相似文献   
603.
巴塞尔公约——控制危险废物的全球公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是1989年在瑞士巴塞尔召开的外交大会上通过的,本文描述了巴塞尔公约的实施情况。  相似文献   
604.
针对十堰~卧龙500千伏输电线路工程,基于ArcGIS平台研究了塔基对自然保护区内土地利用类型和功能的影响,构建了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了土地利用转移态势和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大西沟、赛武当和丹江口库区3个自然保护区中,林地转出强度(RT)值分别为1.068、1.24、1.023,灌草地RT值分别为1.067、0.75、0.954,单一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出强度和整体土地利用转出强度均较弱; 3个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用地动态度(KT值)分别为+8.15、+7.2和+0.72;土地转移后,3个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用地面积分别从初始阶段的0.35%、0.32%、3.36%增加至0.385%、0.34%、3.39%。  相似文献   
605.
国际间碳转移: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促进了国际贸易与国际资本的转移,但同时是我们今天遭遇了全球性的环境危机。人类活动排放的温空气体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为减缓气候变化,我们必须以各种有效的方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本文分析了国际贸易和国标投资带来的国标间碳转移问题,旨在提醒政策制定者们在制定减缓气候变化的相关政策时,注意到由于国际贸易和国标资本转移引起的碳泄漏以防止政策实施的失效。  相似文献   
606.
转基因作物的生态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基因作物是基因组中含有外源基因的植物.它可通过原生质体融合、细胞重组、遗传物质转移、染色体工程技术获得,有可能改变植物的某些遗传特性,培育高产、优质、抗病毒、抗虫、抗寒、抗旱、抗涝、抗盐碱、抗除草剂等的作物新品种.  相似文献   
607.
水稻不同时期吸收的氮素的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水稻不同时期吸收的氮素在其体内的行为,作者利用^15NH^4+和^15NO3^-双标记,对Indica水稻亚种(品种Hinohikari)进行水培,在分蘖期、幼穗分化期、开花期施用,将培养液卢州)20mg/L的NH4NO3换成相同质量浓度的^15TH4NO3或NH4^15NO3;部分水稻在一周后收获,其他分别在分蘖期、幼穗分化期、开花期、成熟期收获。植株分成根系、地上部的底部、地上部的顶部、旗叶和穗部,对各自的全氮、^15N进行测定,计算植物的总吸收量。从施用量、植株总吸收量以及三部分总和的植株氮残存量的比较来研究氮素在两种水稻亚种中的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各个时期的^15NH4NO3或NH4^15NO3处理下水稻的N吸收总量上没有差别,但1周后收获的^15NH4-N处理的水稻中^15N的含量比^15NO3-N要高得多,直到成熟期收获的水稻都有同样的结果,这意味着各个时期吸收的NH4-N和NO3-N有着不同的损失量,吸收的NO3-N比NH4-N要损失得多。水稻叶片的氮素损失可能以N2O和NH3的形式。不同氮肥形态的处理下转移到穗部的氮素的量和来源也不相同,在NH4^15NO3的处理中穗部的^15N主要来自地上部的底部,而在^15NH4NO3的处理中穗部的^15N主要来自分蘖期吸收的^15N,少量来自成熟期并且^15N主要来自植株的各个部分。  相似文献   
608.
609.
污染转移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污染转移”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处理各种有害废物的重要途径并严重阻碍了输入国的经济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WTO以后,由于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我国已经被一些发达国家视为新的污染物交易对象国,各种有毒有害废物交易日益增长,占国际贸易额的比重也越来越大。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目前存在的“污染转移”的现状,接着驳斥了发达国家所鼓吹的“污染转移”有利于进口国的理论依据——“经济理性论”和合理旗号——“比较优势说”,最后提出了我国限制“污染转移”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10.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日益突出,农药、化肥、农膜污染加剧,秸秆焚烧、污水灌溉和养殖业污染日趋严重,乡镇工业污染蔓延,农业生态系统退化,植被破坏、土地退化严重.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城市向农村地区转移污染,公共财政和转移支付中未考虑农村污染治理问题,配套措施不完善,加之农村地区居民公众参与意识薄弱,已成为影响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障碍.本文着重分析了大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