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0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41篇
基础理论   22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51.
博庸 《防灾博览》2015,(2):62-63
"化肥施用过多问题确实存在,它导致土壤酸化严重,最明显的是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增加,有机质单一,通俗地说,就是土壤营养不良。"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面源污染治理技术研发中心主任施卫明说,根据多年来对水稻主产区的调查发现,我国稻田氮肥施用量比日本和韩国多20%,与泰国、越南相比,施用量就更高了。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但如今,在我国很多地方,庄稼这枝花,几乎全靠"化肥"当  相似文献   
52.
外源脱落酸(ABA)增强菹草抗镉(Cd2+)胁迫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高等沉水植物菹草(Potamogen crispus)为试验材料,观察4 mg·L-1 Cd2 胁迫条件下外施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对菹草某些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施ABA可以明显减轻Cd2 毒害作用,使Cd2 胁迫下菹草叶片中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提高,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O(-)/(·)2产生速率降低,且以施用2.5~5 μmol·L-1 ABA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3.
长期施肥潮土土壤呼吸的温度和水分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孟磊  丁维新  蔡祖聪 《生态环境》2008,17(2):693-698
温度和水分是影响土壤呼吸的重要因素.利用室内培养试验研究因长期施用不同肥料造成有机质含量存在差异的土壤在不同土壤水分含量(30%WFPS、45%WFPS、60%WFPS、75%WFPS 和90%WFPS)和培养温度(5 ℃、15 ℃、25 ℃、35 ℃)下的土壤呼吸.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含量和培养温度对土壤呼吸既表现出相互制约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又具有相互促进作用.施肥影响着土壤呼吸所需的最适水分含量,不均衡施肥处理的土壤呼吸所需最适土壤水分含量高于均衡施肥处理的土壤.培养温度也影响土壤呼吸的最适水分含量,土壤呼吸所需最适水分随培养温度升高而升高.土壤水分含量的增加可增加土壤呼吸的Q10.施肥特别是施有机肥而增加的土壤有机碳的释放速率是最快的.因此,气温升高和降水增加等气候变化趋势下,不利于通过施用有机肥来增加农田土壤有机碳储量.  相似文献   
54.
谈农药污染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由于生产体制的变革和农药供销途径的多样化,大量的不合理的滥用农药而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相当突出。基于此,通过对农药污染循环途径的综合分析,就农药污染对生态系统及人类的危害作用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合理施用农药的方法及必要的环保措施。  相似文献   
55.
为克服烟气脱硫石膏改良盐碱地存在的土壤盐分升高、营养物质降低等不足,通过对不同重量配比的园林废弃物堆肥与适量烟气脱硫石膏混合施用,且开展了其对上海南汇滨海盐渍土的改良效应研究。结果表明:2种改良剂混合施用能显著降低滨海盐渍土pH和全盐含量,增加土壤营养物质含量和植物生物量,并提高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与对照相比,当烟气脱硫石膏施用量为25 g·kg~(-1)时,土壤pH降低了10.9%,EC升高了8.4%,有效磷、有效氮和速效钾含量分别降低了30.1%、 40.5%和36.1%,黑麦草发芽率下降了8.0%,植株内全氮、全钾含量均有所升高,但全磷含量减少了25.4%;混合施加不同重量配比的园林废弃物堆肥后,土壤pH降幅为6.8%~13.8%, EC降幅为4.2%~11.6%;土壤有效磷、有效氮和速效钾含量增幅分别为96.0%~182.7%、40.0%~186.7%和71.7%~157.5%;黑麦草发芽率和生物量逐渐增加,在园林废弃物堆肥施用量为40%时,与对照处理相比,此时植物发芽率达到90.0%,总湿重、地上干重、株高和根长等分别增加了154.1%、100.0%、89.2%和103.6%,植株体内氮和钾含量分别增加了139.9%和40.8%,磷的含量则接近对照处理。通过分析可知,烟气脱硫石膏和园林废弃物混合施用可较好地改良滨海盐渍土壤,并为城市固废的适合处置方式和综合利用途径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6.
农田土壤生态保护是从源头确保食用农产品质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基于2017年湖北省998份微观调查数据,运用二元Probit模型探讨了在家庭生命周期视角下,生计资本对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生计资本中,金融资本、自然资本、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有显著影响;(2)家庭生命周期变量对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有显著影响,相比于起步期农户,抚养期、负担期、稳定期和空巢期农户更有可能施用有机肥;(3)就不同家庭生命周期阶段的农户而言,金融资本和自然资本影响的主要是抚养期农户,物质资本影响的主要是负担期和空巢期农户,社会资本影响的主要是抚养期、负担期和稳定期农户,而人力资本仅对负担期和赡养期农户有显著影响。基于此,针对不同类型农户提出相关建议,促使农户施用有机肥进行农业绿色生产。  相似文献   
57.
基质施入污泥对马尼拉草和波斯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污泥和土壤的混合对马尼拉草和波斯菊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污泥施用比在10% ~ 15%之间,对马尼拉草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其株高、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优于对照组,丙二醛(MDA)含量与对照组相近;污泥施用比大于30%时,则明显地抑制马尼拉草的生长.当污泥施用比在3%~5%之间时,可促进波斯菊的生长,其株高、花数、叶绿素含量均大于对照组,MDA随时间的增长有减小的趋势,CAT活性较高;而污泥施用比大于10%时,则显著地抑制波斯菊的生长.  相似文献   
58.
我国目前面临着粮食供求紧平衡和化肥过量施用导致农业面源污染的严峻挑战。利用河北邯郸地区1026户小麦种植农户的调研数据,构建经济理性与环境可持续双目标下的农户化肥施用模型,并进行优化模拟分析,旨在探讨应该如何优化粮食主产区农户的化肥施用行为,以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优”目标。结果表明:农户对化肥的认知和化肥价格是实现“双优”目标的关键因素。现阶段农户过高估计了化肥投入对粮食增产的效果,农户的预期化肥产出弹性显著高于化肥实际产出弹性,化肥使用效率偏低;当前粮食主产区化肥价格是模拟优化分析结果中最优化肥价格的一半左右,较低的化肥施用成本促使农户倾向高化肥投入以实现粮食增产。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矫正农户施肥认知偏差、科学高效施肥和适当提高化肥价格水平、优化化肥使用结构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9.
改良剂连续施用对农田水稻Cd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连续2a田间试验,研究了在Cd重度污染土壤上施用有机肥、石灰、石灰与有机肥配施1a后,第2a连续施用和不再施用改良剂对稻田土壤有效态Cd含量和水稻Cd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石灰单施及石灰与有机肥配施均能显著提高稻田土壤pH值,降低土壤中有效态Cd含量和水稻各部位Cd含量,第1a有机肥、石灰、石灰与有机肥配施处理的糙米中Cd含量较对照分别显著降低35.9%、69.2%和65.4%.与对照相比,第2a连续施用有机肥、石灰及石灰与有机肥配施处理下,稻田土壤pH值分别显著升高0.27、0.57和1.05个单位,土壤有效态Cd分别显著降低26.6%、29.7%和59.4%;糙米中Cd含量较对照分别显著降低63.1%、79.5%和83.6%,其中,第2a连续石灰与有机肥配施处理下糙米中Cd含量为0.20mg/kg,达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7)中糙米限量值.第2a不再施用有机肥、石灰及石灰与有机肥配施处理的糙米中Cd含量较对照分别显著降低49.2%、69.7%和75.4%.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其值与连续施用改良剂的处理无显著性差异.上述结果表明,石灰与有机肥配施可有效降低污染稻田土壤中有效态Cd含量和水稻Cd含量,施加后一年内可不施或减少改良剂施用量.  相似文献   
60.
丘陵林地土壤酸化修复在维持林地生态系统生产力稳定中具有重要地位.本试验通过在丘陵林地坡顶集中施用石灰、污水污泥和联合施用石灰+污水污泥3种土壤酸化改良剂,研究了3种改良剂对丘陵林地酸化土壤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①联合施用污水污泥+石灰能够显著(P<0.05)降低土壤酸度,促进土壤有机质和氮素含量快速上升,增加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从而有效改良丘陵林地酸化土壤;②土壤改良剂在丘陵林地上坡位集中施用,能够通过径流和泥沙随坡体向下坡迁移的自然扩散机制,使丘陵大面积酸化土壤得到修复;③将城市污水污泥用于丘陵酸化土壤的修复,有利于解决城市污水污泥的污染问题,但只限于非经济林酸化土壤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