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6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16篇
安全科学   266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90篇
综合类   679篇
基础理论   82篇
污染及防治   30篇
评价与监测   32篇
社会与环境   24篇
灾害及防治   3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269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41.
本文阐述了基于干涉复数场(ICF)相关时间方法的GNSS-R测量有效波高的技术原理,利用大连海事大学教学实习船育鲲轮平台和Oceanpal接收机,进行了国内首次船载GNSS-R有效波高测量实验。通过与船上安装的WAVEX雷达波浪仪数据进行对比,二者之间的一致性验证了船载观测平台的可行性,为深入广泛开展GNSS-R海洋动力环境监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2.
对本文结合实际工作,从仪器建档、日常维护使用、人员职责等方面进行阐述,总结出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环境监测仪器管理程序。  相似文献   
143.
如今,我国社会经济不断进步,环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也越来越关注生态环境的问题,国家和政府对这方面的问题也十分重视,因此,基层环境监测单位务必加强对环境的检测,选择先进的检测方法。如今,我国基层环境监测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本文主要就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简单的阐述,并且提出相关建议,以期能够对环境监测工作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4.
分析某一电子企业工业生产中废水处理中水回用技术运用,其中该企业生产的主要有含氟废水和有机废水两大废水。并采取中水回用技术,以便实现中水回用,开展混凝沉淀、水解酸化、缺氧反硝化以及好氧生化还有RO、MBR组成的工艺技术,对该废水进行处理。按照技术流程完成处理工作,查看系统出水中的水氟离子浓度已经降低至小于0.1mg/L,而且总氮和氨氮浓度也已控制在1.5mg/L水平线以下,达到回用水质的要求,同时有效实现节约用水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5.
实验室分析过程产生的废液虽然量少但是直接排放会污染环境,有害人身安全和健康,所以必须对其进行有效处理后再行排放。  相似文献   
146.
147.
研究了一些对地铁隧道抗震稳定有较大影响的因素。例如,地铁隧道的整体平均容重和地铁隧道的埋深,尽管它们对地基的孔隙水压力发展影响不大,但却对地铁隧道的震后残余变形影响相当显著。还有,砂性土中粘性土的含量多少对砂性土的动力行为有直接而显著的影响。最后,从能量的角度分析了输入不同地震波的地铁地基土层动力反应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8.
149.
为了解不同流域水陆过渡带氮磷的分布特征及其环境意义,对闽江上游、太湖西部和洪泽湖西部这3个研究区土壤及沉积物氮磷的总量和有效态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方式对区域环境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太湖西部研究区土壤氮磷总量均高于其他两个流域,洪泽湖西部研究区沉积物氮磷含量均高于土壤.研究区有效态氮磷的分布趋势整体与总氮总磷分布趋势一致,太湖西部与洪泽湖西部的有效态氮磷占比高于闽江上游流域,沉积物有效态氮磷占比高于土壤.土壤及沉积物理化性质如pH值、有机质及铁铝氧化物对氮磷元素及其有效态的影响较大,但不同流域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不同流域的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方式明显影响了滨岸带氮磷的分布,人类活动方式对氮磷形态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0.
街道峡谷对称性对污染物扩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行列式和错列式街谷两侧建筑物的对称性对街谷内和下游建筑尾流区污染物浓度的影响,并引入3个用于评价室内空气环境的指标来描述街谷中人员区域内的空气质量.结果表明,平均残留时间(ART)和有效通风率(PFR)可用于评价不对称街谷内的空气质量.街谷的不对称性对街谷内部和下游建筑尾流区污染物浓度分布均有明显影响.下游建筑越低,则尾流区的浓度越高.行列式和错列式街谷中人员活动空间的无量纲平均浓度分别在建筑高度比例为7/3和7/2时最大.为在城市规划中尽可能避免出现最不利比例的街谷,根据平均残留时间和有效通风率等指标,给出了上下游建筑高度比与最不利街谷改善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