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1篇
安全科学   3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16篇
基础理论   37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研究生物炭不同施用量施用5 a后桉树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变化特征,明确生物炭施用下土壤的固碳潜力,为桉树林业废弃物生物炭的土壤改良效应提供科学依据.基于2017年建立的桉树人工林生物炭中长期定位试验,以桉树人工林废弃枝条为原料,在500℃条件下厌氧制备生物炭,选取CK (0%)、T1(0.5%)、T2(1.0%)、T3(2%)、T4(4%)和T5(6%)这6个处理,一次性施用生物炭5 a后测定不同处理下有机碳组分含量特征.结果表明:①与对照相比,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随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大,且在T4或T5达到最大值,土壤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易氧化态有机碳、颗粒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和碳储量分别增加了101.62%、67.46%、143.03%、164.78%、110.88%和41.73%.②随着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各生物炭处理土壤轻组有机碳和重组有机碳含量在0~10、10~20、20~30 cm土层的增幅分别为41.41%~140.63%、9.26%~87.04%、-19.54%~106.90%和15.32%~78.99%、15.72%~75.25%、89.49%~148.64%.0~30 cm土层土壤轻组有机碳和重组有机碳含量的平均值亦呈现增大的趋势,土壤碳库中以较稳定的重组有机碳为主.③土壤有机碳、碳储量和有机碳组分含量均随着土层的加深而减小.总体上,生物炭施用5 a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碳和碳组分含量,有利于提高土壤固碳能力和土壤稳定性碳库,生物炭施用是提升桉树林土壤质量的有效措施.研究结果可为林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桉树人工林土壤肥力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2.
广西罗城马尾松、杉木、桉树人工林碳储量及其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桉树(Eucalyptus grandis x E.urophylla)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含量、碳储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发育阶段马尾松、杉木、桉树人工林林下植被含碳率变化幅度为37.96%~49.03%,枯落物含碳率为41.8%~49.6%之间,马尾松幼龄林林下植被含碳率最高,2年生桉树林枯落物含碳率最小。0~60 cm土层含碳率变化幅度为0.45%~2.17%,0~20 cm土层含碳率表现为杉木〉马尾松〉桉树。马尾松、杉木、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分别为135.61、144.30、87.54 t.hm-2,马尾松和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均表现为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加,马尾松幼龄和近熟林碳储量分别高于杉木,杉木中龄林碳储量高于马尾松中龄林。马尾松、杉木、桉树人工林乔木碳储量分别占其总碳储量的43.03%、34.44%、22.92%。马尾松、杉木、桉树人工林下植被碳储量表现为桉树(2.54 t.hm-2)〉杉木(1.91 t.hm-2)〉马尾松(0.89 t.hm-2)。马尾松、杉木、桉树人工林枯落物碳储量分别占其总碳储量的1.64%、4.56%、1.95%。马尾松、杉木、桉树人工林土壤碳储量分别为74.13、86.48、62.95 t.hm-2,杉木人工林土壤碳储量最高,桉树最小,0~20 cm土层碳储量成为土壤的主体,马尾松0~20 cm土层碳储量占其土壤总碳储量的47.03%,杉木占51.67%,桉树为42.58%。乔木和土壤碳储量成为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的碳储存库。  相似文献   
33.
桉树遗态磷灰石材料对铅污染土壤的钝化修复效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自制桉树遗态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PBGC-HAP/C)为钝化修复剂,探究PBGC-HAP/C对铅污染土壤的修复影响过程和机制.结果表明,随着钝化剂的投加比例增大和钝化时间延长,钝化效果逐渐上升;钝化剂粒径减小有利于钝化效果提升.pH对钝化有较大的影响,随pH升高,钝化效果呈上升趋势,碱性环境下对铅含量为500 mg·kg~(-1)土壤的钝化率可以达到99%以上;含水率的增加有利于钝化效果提升,但贡献效果较小;结合作用前后材料的XRD、 FT-IR和XPS等对比分析得知, PBGC-HAP/C对铅的钝化作用主要通过吸附作用、化学配合作用和离子交换沉淀作用, pH值可间接增强其钝化效应.  相似文献   
34.
李睿达  张凯  苏丹  逯非  万五星  王效科  郑华 《环境科学》2014,35(10):3903-3910
施氮或氮沉降对土壤温室气体通量影响已有比较深入的研究,但施氮对不同有机碳水平的土壤温室气体通量影响及其差异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以我国南方广泛种植的桉树人工林为对象,采用野外控制实验和室内分析,比较研究4种施氮处理(对照C:0 kg·hm-2;低氮L:84.2 kg·hm-2;中氮M:166.8 kg·hm-2;高氮H:333.7 kg·hm-2)对土壤有机碳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的2块桉树林样地土壤-大气界面温室气体(CO2、N2O和CH4)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氮对CO2和N2O排放通量有明显"激发效应",氮肥施用一个月后各个施氮处理土壤CO2和N2O排放通量出现最大值,随着时间推移至生长季后期CO2和N2O排放通量逐渐降低,差异逐渐缩小.施氮对CH4吸收通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2施氮强度和土壤有机碳水平均显著促进了CO2和N2O排放(P<0.001),但对CH4吸收没有显著影响(P>0.05);高土壤有机碳水平样地CO2和N2O排放通量显著高于低水平土壤有机碳样地(P<0.01).3施氮和土壤有机碳水平对CO2和N2O排放通量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与低土壤有机碳水平样地比较,高土壤有机碳水平样地CO2和N2O排放通量对施氮更为敏感:低氮水平就能显著促进CO2和N2O的排放.上述结果表明:施氮对桉树林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的影响既与施氮强度有关,也与土壤有机碳水平密切相关.估算不同施氮水平下的温室气体通量变化时,由土壤有机碳不同带来的温室气体通量差异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35.
刘沁文  丁爱中  梁信  谢领辉  鄢俊彬  李娜 《环境科学》2022,43(12):5657-5666
桉树叶提取物绿色合成的纳米零价铁(nZVI)为主体,使用桉树生物炭(EBC)负载,成功制备一种高效去除Cr (Ⅵ)的复合材料(EBC-nZVI),考察单一材料和复合材料去除Cr (Ⅵ)的效果差异和循环利用潜力;并研究投加量和溶液初始pH对去除效果的影响.使用GC-MS分析合成前后提取液中成分变化,通过SEM-EDS、FTIR、XRD和XPS对材料表征,结合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实验讨论去除机制.结果表明,绿色合成过程中桉树叶提取液提供了充当还原剂和封端剂的生物分子,复合材料分散性良好并有效缓解nZVI的钝化.复合材料去除Cr (Ⅵ)的过程中EBC和nZVI表现出协同作用,在pH为3,投加量1g·L-1条件下对100mg·L-1的Cr (Ⅵ)溶液去除率达到99.5%以上,且具有良好的循环利用潜力.EBC-nZVI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活性位点与Cr (Ⅵ)的化学吸附过程是去除速率的主要限制因素.EBC-nZVI与Cr (Ⅵ)的反应机制是nZVI和Fe (Ⅱ)将吸附的Cr (Ⅵ)还原为Cr (Ⅲ),然后通过表面络合、官能团吸附和共沉淀以FeOOH、Fe2O3、Cr (OH)3和Cr2O3的形式实现去除.  相似文献   
36.
通过对普洱市桉树人工林林下植被和天然林林下植被生物量的对比研究表明,相同立地条件下桉树人工林林下植被生物量小于天然林林下植被生物量,而草本层生物量比重大于天然林林下草本层生物量比重,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桉树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下降。因此,在桉树引种的同时必须考虑由此所带来的生态问题,林下生物量的研究为平衡发展桉树经济林和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7.
在雷州桉树人工林下,两种类型的砖红壤由于受不同母质和质地的影响,土壤养分和桉树叶片养分质量分数有较大差异。本文着重研究了有桉树缺素现象的浅海沉积物砖红壤上的枝树叶片营养特点和桉叶片中各营养元素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桉树是喜锰植物,其营养元素间的相互关系较复杂,且不同树种情况有差别。  相似文献   
38.
杨伟利 《环境》2006,(5):42-43
桉树,桃金娘科,桉属常绿速生阔叶乔木,原产澳大利亚大陆及附近岛屿.自该树种被引种我国后,它就备受“抽水机”、“抽肥机”(过分抽取水分、肥料)的指责.由于桉树的种植一般要具备雨量充沛和热带气候两个条件,所以广东就成为桉树的主要种植地.目前,广东全省的桉树种植面积达67.73万公顷,只占全省林业面积的6.3%.正是这只占6.3%的桉树,近日再次成为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39.
研究雷州半岛桉树人工林地的生物改良途径。结果表明;桉树林下间种绿肥、牧草或菠萝,可以提高林地覆盖度,增加林地枯落物,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桉树的生长。筛选出比较适宜于桉树人工林下间种的植物品种,并对间种的经济效益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40.
根据桉树人工林地土壤营养元素含量及土壤酶活性变化,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评价了桉树人工林地的土壤肥力,列出了以土壤营养元素含量及土壤酶为指标的土壤肥力水平排列顺序.文章认为,以土壤酶活性作为桉树林地土壤肥力的评价指标时,还需对它们的适宜范围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