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2篇
  免费   184篇
  国内免费   563篇
安全科学   978篇
废物处理   30篇
环保管理   429篇
综合类   2052篇
基础理论   346篇
污染及防治   145篇
评价与监测   40篇
社会与环境   274篇
灾害及防治   155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195篇
  2022年   196篇
  2021年   200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139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348篇
  2013年   221篇
  2012年   277篇
  2011年   273篇
  2010年   215篇
  2009年   265篇
  2008年   288篇
  2007年   229篇
  2006年   180篇
  2005年   150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151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971.
粘土矿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简要介绍了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与危害.通过粘土矿物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中净化功能的阐述,提出利用粘土矿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观点.继而从天然和改性粘土矿物特性,叙述了粘土矿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机制与应用进展及其影响因素.最后讨论了粘土矿物在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过程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并展望了粘土矿物在该领域应用中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72.
桉树遗态Fe/C复合材料表面的磷动态解吸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饱和吸附磷后的桉树遗态Fe/C复合材料(PBGC-Fe/C)为解吸对象,选择解吸液种类、解吸液浓度、流速和温度为影响因素开展动态解吸实验研究。结果表明:NaOH溶液为适宜的解吸液;0.10mol/L NaOH的动态解吸率可达85.39%;增大流速可缩短解吸时间,但过高的流速易导致流出液体积增加而带来二次污染风险;温度对解吸过程有轻微影响。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表征分析可知,PBGC-Fe/C表面的含氧官能团在解吸过程中至关重要,解吸过程主要由静电斥力作用以及表面配位协同完成。  相似文献   
973.
利用高压甥片法制备了一种新型PbO2电极,采用X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对电极性能进行表征,并研究了其用于处理难降解染料废水(以中性枣红为例)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该电极不仅具有较高的电催化活性,而且还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适合含高盐度废水的预处理.通过与普通石墨电极的对比研究发现,该电极在染料脱色和去除COD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型PbO2电极降解有机物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74.
采用共混合法制备氧化镁基催化吸附剂,通过正交实验设计找出其组分的最佳配比.利用该催化吸附剂对烟气进行脱硝实验,考察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和床层温度对氧化镁基催化吸附剂去除NO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氧化镁基催化吸附剂可以对烟气进行直接催化分解脱硝,其最佳的焙烧温度和时间分别为350~500 ℃和3~4 h,脱硝率可达85%~95%.利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对脱硝处理前后的氧化镁基催化吸附剂进行了分析,探讨其脱硝的机制.  相似文献   
975.
详细介绍了电除尘技术研究现状、现存问题及其发展趋势.论述了烟尘荷电凝聚机制及其输运特性等,以便解决除尘电场中的电离占空比、输运项甚低等问题;又着重研究了烟尘的荷电、凝聚的物理过程,将有助于解决电除尘器存在的捕集微细烟尘效率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976.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机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CRI)是在传统的污水快速渗滤处理系统(RI)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污水土地处理技术.通过对CRI的模拟,揭示了非生物机制与生物机制对有机物、营养元素的降解机制.结果表明,CRI对污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是在非生物机制与生物机制协同作用下完成的.对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的降解以生物机制为主、非生物机制为辅;对磷的降解则以非生物机制为主、生物机制为辅.生物机制对有机物、氮的去除占70%以上,非生物机制对磷的去除占61.9%.系统中氮转化以硝化效果为主,反硝化效果较弱.  相似文献   
977.
以纳米CuO为催化荆,采用微波辅助催化湿式过氧化氢氧化方法对高浓度苯酚废水(1 000 mg/L)进行降解处理,并与传统的催化湿式过氧化氢氧化技术进行比较,研究了微波强化作用对该技术的处理工艺条件、降解效率及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微波的辅助作用下,当温度仅为60℃、压力为0.3 MPa时,催化湿式氧化反应15.0 min,苯酚废水的TOC去除率即达到90.8%.这表明微波促使催化湿式氧化反应可以在温和的条件下实现,而且效率高、速率快.进一步的降解机制研究发现,在微波的作用下,苯酚于2.0min内完全氧化转化,主要发生直接开环反应,生成短链羧酸,所经历氧化过程更为简单.  相似文献   
978.
水生毒理联合效应相加指数法   总被引:49,自引:3,他引:49  
修瑞琴  许永香 《环境化学》1994,13(3):269-271
在水体中往往是多种污染物共存,它们彼此相互影响,产生协同、加合或拮抗作用。本文以联合效应相加指数法研究污染物对水生生物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979.
土壤的芘污染与土壤酶活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农村生态环境》2004,20(3):53-55,59
  相似文献   
980.
《生态毒理学报》2006,1(4):384-384
1.论文题名:论文题名要简练并明确反映论文内容,一般在20 ̄25字以内;题名所用每一词语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应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2.论文摘要:摘要应是对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应以第3人称写,避免使用“本文研究了……”、“作者研究了……”等字样;摘要应以过去时态阐明研究工作的目的、实验方法或研究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其重点是结果和结论;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全文也能够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应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包含与论文同等数量的主要信息,供读者确定有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