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43篇
  免费   820篇
  国内免费   2504篇
安全科学   953篇
废物处理   588篇
环保管理   609篇
综合类   5876篇
基础理论   1005篇
污染及防治   1446篇
评价与监测   180篇
社会与环境   149篇
灾害及防治   161篇
  2024年   86篇
  2023年   254篇
  2022年   308篇
  2021年   391篇
  2020年   336篇
  2019年   385篇
  2018年   248篇
  2017年   280篇
  2016年   341篇
  2015年   420篇
  2014年   682篇
  2013年   487篇
  2012年   564篇
  2011年   548篇
  2010年   486篇
  2009年   518篇
  2008年   567篇
  2007年   610篇
  2006年   510篇
  2005年   436篇
  2004年   372篇
  2003年   367篇
  2002年   292篇
  2001年   248篇
  2000年   207篇
  1999年   184篇
  1998年   135篇
  1997年   104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107篇
  1994年   108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971.
《环境保护》2014,(24):75
赵良廷同志于2006年到中山嘉明电力有限公司工作,现任公司总经理兼任党委书记。他一心扑在工作上,求真务实,大胆创新,创造了横门电厂发电量连创历史新高、安全生产屡刷新记录、"十一五"期间完成节能19.9万吨标准煤的骄人成绩。在赵良廷同志的领导下,嘉明电力超额完成了"十一五"期间的节能减排任务,被中国海油评为"2007年度节能减排先进单位",被广东省评为2007年度节能先进单位、2009年度节能先进  相似文献   
972.
可持续土木工程结构的若干科学问题与实现技术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木工程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其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在大量地消耗资源和能源,可持续的土木工程结构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可持续的土木工程结构涉及材料、结构体系、结构可持续性的分析设计理论和评价体系。本文分别从结构材料、功能材料、可持续的结构体系、结构可持续性的分析与设计理论、结构可持续性的定量评价指标等几个方面阐述可持续土木工程结构的科学问题与实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973.
综述了甲苯选择性氧化生成苯甲醛的研究进展,分气相和液相一步选择氧化对钒基、钼基、复合氧化物及MOFs等新型催化剂进行了评述。分析了各种甲苯的选择性氧化方法的优劣,发现该过程的难点在于苯甲醛的选择性生成,即氧化的程度,添加TEMPO能有效地提高苯甲醛的选择性,抑制完全氧化的发生。甲苯液相一步选择氧化法条件温和可控,安全性好、三废排放量少,工业应用前景广,但选择性不佳,有待继续研究。  相似文献   
974.
975.
种稻盆钵土壤甲烷排放通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冬作处理时后茬水稻生长期甲烷排放通量及土壤温度、土壤Eh的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连续晴天甲烷排放通量和土壤温度存在明显的昼夜变化,最大值出现在下午4时左右,最小值出现在凌晨4时左右,符合余弦函数变化规律;连续阴雨天甲烷排放通量有逐日降低的趋势,但其昼夜变化缺乏规律性。种稻盆钵土壤甲烷排放通量昼夜变化主要受0~10cm深土壤温度的影响,而与土壤氧化还原电位无关。  相似文献   
976.
实验利用电沉积法制备的不锈钢基PbO2电极,以对氯苯酚溶液为模型废水,通过静态实验研究外加电压、电解质浓度、曝气量及初始pH值对电化学氧化降解对氯苯酚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制备的PbO2电极具有较高的电催化活性,能够有效降解对氯苯酚;较低的操作电压有助于降低处理成本;随着电解质浓度和曝气量的增加,对氯苯酚去除率均呈...  相似文献   
977.
常温低基质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启动及其稳定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上向流生物滤池为反应器,以实验室内氧化沟回流污泥为接种污泥,采用先培育好氧生物膜,后转为厌氧环境培育厌氧氨氧化生物膜的方式,成功实现了常温低基质浓度下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启动。控制反应器进水pH为7.50~7.80,NH4+-N为30~40 mg/L,NO2--N为35~50 mg/L,温度为20~25℃。224 d以后,反应器启动成功。在稳定运行阶段,出水亚硝氮和氨氮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4 mg/L和4.6 mg/L,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5.3%和90.1%,去除比例为1~1.8∶1,主要集中在1.4~1.5∶1,亚硝氮和氨氮去除的容积负荷分别为104.2 mg/(L.d)和146.0 mg/(L.d)。  相似文献   
978.
为了揭示颗粒污泥形成过程中氨氧化菌(AOB)群落结构的演替规律,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克隆测序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对AOB群落的演替进行了研究。DGGE结果表明,污泥接种驯化期,AOB群结构的变化较为剧烈,在外加选择压的作用下,种群多样性迅速下降;但随着污泥颗粒化的完成而趋于稳定。测序结果表明,接种污泥中的大多数亚硝化单胞菌属因可快速适应工艺的淘洗过程而被保留在系统内,而亚硝化螺菌属逐渐被淘汰。real-time PCR结果表明,在经历了运行初期的淘洗后,AOB含量随着污泥浓度的提高而逐渐增长;但污泥的氨氧化活性随着污泥浓度的增长而降低。  相似文献   
979.
2011年12月29日至30日,2012年全国安全生产控制指标汇报会在北京召开。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兼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主任王德学主持会议并讲话。各省(区、市)安全监管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负责人,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相似文献   
980.
土壤的盐渍化是干旱区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也是影响绿洲生态环境稳定的重要因素。利用破碎度(C)、分离度(F)、优势度(D)等景观格局指数及景观脆弱度(S)建立了盐渍化景观危险度(SR)评价指数以研究渭干河-库车河流域盐渍化地的危险程度。选择新疆渭干河-库车河流域1989年和2001年Landsat-TM图像为本底数据,结合野外调查样本进行实例验证。研究表明,在12年期间,由于研究区内人类活动不断加强,景观结构变化导致盐渍化景观危险度指数明显增高,综合盐渍化危险度指数(SCR)由0.4832上升到0.5234,盐渍化危险度有扩大的趋势,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有较好的一致性。该方法对提高不同干旱区域土壤盐渍地危险度评价的准确性及定量化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