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0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442篇
安全科学   48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15篇
综合类   732篇
基础理论   164篇
污染及防治   117篇
评价与监测   59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21.
热液流体中的主要有机质包括腐殖物质(t<50℃)、有机羧酸(t=80~140℃)、原油(120~180℃)和水溶性甲烷气(180~300℃)。腐殖物质在初始矿源层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在腐殖酸缩合成干酪根过程中通过去氧而导致还原的成岩环境,从而有效地防止金属元素在初始矿源石化过程中的分散。有机羧酸是干酪很早期演化的必然产物,富含有机羧酸的油田卤水可以成为MVT铅锌矿的成矿流体。在一定成熟度范围内原油可能成为汞金热液流体的重要有机组分。水溶性甲烷气是铜、铀、金等中低温热液流体的重要有机组分。有机质演化的阶段性决定了相应热液流体中有机质的类型;此外沉积建造的类型、金属元素在油/卤之间分配系数差异和构造条件差异导致了金属矿化分异。  相似文献   
22.
试验研究了微涡旋絮凝-逆流气浮-纳滤集成工艺去除水中腐殖酸的工艺特征和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微涡旋絮凝-逆流气浮工艺去除水中腐殖酸时,在聚合氯化铁(PFC)的最佳投药点0.62 mmol·L-1(Fe3 )下,出水水质符合纳滤膜系统预处理单元的要求,而且该工艺需要PFC絮凝剂的量较低.该预处理系统与纳滤系统组合的集成工艺可以使水中的腐殖酸有机物浓度大大降低,且含TQ56-36FC型纳滤膜的流程1比含M-N1812A型纳滤膜的流程2效果好.前者出水的TOC值可达0.48 mg·L-1,CODMn值为0.64~0.69mg·L-1,UV254值为0,且有95%以上的脱盐率.后者出水的TOC值为0.61~1.00mg·L-1,CODMn值为0.72~0.97mg·L-1,UV254值为0~0.0109,脱盐率很低.另外,尽管保安过滤/活性炭预处理有利于纳滤膜出水水质的提高,但活性炭柱的存在也降低了纳滤膜对有机物的去除率.动态实验结果表明,该集成工艺在本试验中运行周期为72h.水中颗粒物粒度分布表明,原水、絮凝后和气浮出水中颗粒物粒度分布的中位直径(d50)分别为2~5 μm、21 μm和16μm;经过保安过滤器或保安过滤器/活性炭柱,水样中的颗粒物的d50为0到几个μm;经过纳滤膜后,出水基本无颗粒物.初步研究表明,微涡旋絮凝过程中投药量对絮体的分形维数有着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3.
水生腐殖酸净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腐殖酸是饮用水主要致癌、致突变前体物质之一,国内外学对其危害和净化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章简要叙述饮水深度处理方法研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24.
水溶性染料废水脱色新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本研究选择若干种类的水溶性染料,采用一种含镁的脱色剂进行脱色试验。对染料结构与脱色原理之间的关系及脱色的最佳条件进行了探讨。实验表明,脱色剂的脱色效果直接与染料种类、脱色的pH条件、脱色剂的用鞋有关。脱色率可达98%以上。本工艺简单,费用较低,町望成为一种理想的染料脱色新方法。  相似文献   
25.
1前言医院污水中,不同程度地含有多种病毒、病菌、寄生虫卵和一些有毒、有害物质。如果不经过消毒,这些病毒、病菌和寄生虫卵在环境中将成为一个集中的污染源,引起多种疾病的发生和蔓延,严重危胁人类的身体健康。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细菌学检验证明,国内外历次大规模的传染病爆发流行,几乎都与饮用或接触被污染的水有关。医院污水中病原体的含量大,对环境理化因素抵抗力强,因而在环境中的存活率比较高,有文献资料证明,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可以在各种外界环境中长期生存,因此,医院污水的消毒是医院污水处理中的关键的一步。二氧化氯(ClO2)是一…  相似文献   
26.
选择三江平原典型的毛果苔草沼泽湿地为研究对象,测定了沼泽湿地孔隙水中水溶性碳、氮浓度、CH4浓度和CH4排放通量,以及相关环境因子;研究了沼泽水中水溶性有机碳、氮浓度变化特征,探讨了沼泽湿地孔隙水中CH4浓度和排放通量季节性变化及发生原因.结果表明,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土壤孔隙水中DOC浓度有明显的季节变化(p<0.01).最高值(剖面平均值为95.1 mg·L-1)出现在6月份,9和10月份出现最低值(剖面平均值均为79.3 mg·L-1),剖面上浓集中心位于15~30 cm.孔隙水中NH4 -N和NO-3-N浓度也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而DON变化不明显.孔隙水中CH4浓度在剖面上的分布特征与DOC一致,高浓度中心位于20~30 cm.除6月份外,孔隙水甲烷浓度与土壤温度和DOC浓度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NH4 -N和NO3-N均没有显著相关性.土壤温度和孔隙水中DOC浓度是影响沼泽湿地产CH4能力的重要因素.CH4排放通量与土壤温度和积水深度呈很好的指数关系,与剖面CH4浓度和孔隙水NH4 -N浓度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CH4排放通量与孔隙水DOC浓度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27.
农药杀虫单的稻田流失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测坑、人工降雨等手段,对水溶性农药杀虫单的稻田消解动态、渗漏流失和径流流失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无水稻时,杀虫单在稻田水中消解的半衰期为0.76d;分蘖初期,杀虫单在稻田水中降解的半衰期为1.02d;平均为0.89d。(2)杀虫单的渗漏流失量在用药后8d内可达总用药量的7%—10%,平均为8.48%。(3)极端情况下,用药当天如果遇暴雨(50mm雨量),杀虫单的径流流失量将达到用药量的30%左右。杀虫单的渗漏损失不可避免,故其流失控制应从径流损失着手,尽量避免在可能有暴雨的当天或雨前1—2d用药。  相似文献   
28.
采用标准油盘火试验模型对比考察了无水乙醇和丙酮的燃烧性质差异,以及3类6种抗溶泡沫灭火剂灭乙醇火和丙酮火的灭火性能差异。试验结果表明,乙醇的燃烧剧烈程度和放热量远低于丙酮,且乙醇火比丙酮火易于扑灭;不同类型抗溶泡沫灭火剂在灭火效能上没有明显差异,但不同来源产品灭火效能差异较大。在选用抗溶泡沫灭火剂时建议开展针对性的灭火试验评估。  相似文献   
29.
2016年5月6日—8日南京市经历了一次由沙尘影响的重污染过程,在此期间对南京城区的PM_(10)、PM_(2.5)和PM_(2.5)化学组分、消光系数、退偏振比等参数进行连续观测,结合HYSPLIT后向轨迹模拟对此次过程作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沙尘为典型的北方传输影响,传输方向为西北至东南,受其影响南京市空气质量一度达到重度污染;PM_(2.5)中Ca2+平均质量浓度达1.52μg/m3,高出沙尘过境后2.45倍;近地面至高空1.2 km范围内消光系数值约0.4 km~(-1),退偏振比值达0.4左右,沙尘造成近地面PM_(10)和PM_(2.5)质量浓度均有升高。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