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6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442篇
安全科学   46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732篇
基础理论   163篇
污染及防治   117篇
评价与监测   59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大气细粒子中水溶性有机碳(WSOC)的在线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一种新型的大气颗粒物在线水萃取采样装置(PILS),通过该装置与快速有机碳分析仪的连接,建立了大气细粒子水溶性有机碳(WSOC)的在线监测系统(PILS-WSOC)。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快速稳定地获得大气细粒子中WSOC的实时变化数据。与滤膜法的平行实验结果相比,PILS装置对大气颗粒物中WSOC的采样效率远高于滤膜法。  相似文献   
992.
以杭州市四堡污水处理厂的厌氧污泥为接种污泥,驯化富集了厌氧腐殖酸还原混合菌,加入不同的腐殖酸和碳源以优化驯化条件.结果表明,利用驯化厌氧污泥降解对乙酰氨基酚,1周降解时间内,驯化1个月的含腐殖酸还原混合菌群污泥比普通厌氧污泥降解率高34%,驯化半年的成熟厌氧污泥降解效果更好,降解率达90%以上.驯化厌氧污泥的最佳pH为7.0,Fe3 与腐殖酸同时存在时能进一步提高对乙酰氨基酚的厌氧生物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993.
陶澍  崔军 《环境科学学报》1990,10(2):189-194
研究了串联凝胶色谱系统的峰加宽效应.在该系统中,单分散标样的GPC谱图为低流出体积一侧较宽的不对称形式,以峰流出体积为界,这样的谱图可视作两个半侧正态函效的拼接.峰加宽效应还随淋出体积增大而加强,简单的直线方程可近似地描述分辨因子h随淋出体积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腐殖酸GPC谱图峰加宽效应的校正方法.并根据实测结果计算了两个水生腐殖酸样品的分子量分布.  相似文献   
994.
水中腐殖酸的O_3氧化与其生物可降解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探讨了水中DBPs的重要先质———腐殖酸的臭氧化机理 ,采用O3氧化作为生物预处理 ,可以提高腐殖酸的生物降解能力。实验研究表明O3氧化 +生物流化床组合工艺下HA的UV- 2 50 和CODMn的去除率与单独生物处理相比 ,预臭氧化后水中有机物生物降解能力可提高30 %左右。  相似文献   
995.
996.
华南二叠纪末缺氧海水中的有毒气体与生物集群绝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华南P/T界线地层有机碳同位素和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和沉积特征进行研究表明 :二叠纪末海洋中发生了大规模海水缺氧事件 ,持续时间约 6~ 10万年 ;海洋底层存在大量的CO、CO2 、H2 S和CH4等水溶性有毒气体 ,在剧烈的火山爆发事件及相伴的温室效应影响下 ,这些气水化合物由海底及陆架沉积中快速分离释放 ,导致生物集群绝灭 ,最终造成灰岩的δ13 C值发生强烈的负漂移  相似文献   
997.
天然水中广泛存在的有机质,其中主要是腐殖酸,与水体中重金属元素通过整合、吸附、表面络合和凝聚作用制约着重金属污染元素在水体中的行为和分配.并最终导致重金属元素向沉积物中积聚.通过控制水体系中的有机质分布和浓度而达到重金属污染的自净作用.水的自净能力与水体系有关,海水的自净能力明显大于淡水.  相似文献   
998.
土壤中水溶性氟化物,随外界的氟化物对土壤污染,较土壤中全氟变化明显。以土壤中水溶性氟化物为研究对象,对土壤中水溶性氟化物分析时提取条件进行了研究,评价地热利用后,尾水对土壤污染的程度。  相似文献   
999.
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土壤中溶解性有机碳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土壤溶解性有机质及其可利用性与土壤质量密切相关。通过研究秸秆不同还田方式(粉碎还田、覆盖还田、高茬还田)对农田土壤溶解性有机碳的影响,探讨了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对土壤质量的贡献。水溶性有机碳(WSOC)和热水溶性有机碳(HWSOC)通过冷水和热水提取获得。结果表明:秸秆还田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影响土壤中水溶性有机碳和热水溶性有机碳的含量。在粉碎还田、覆盖还田、高茬还田处理中,粉碎还田的农田土壤中WSOC和HWSOC的含量比覆盖还田、高茬还田的高,粉碎还田的农田土壤中的WSOC和HWSOC占土壤有机碳的百分比也最高。另外,WSOC和HWSOC与土壤呼吸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75,0.85)。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针对我省水库水低温低浊尤其是腐殖酸含量高这一特殊问题,总结工程设计及运行管理中解决这些问题的经验的体会,供灯似工程项目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