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31篇
安全科学   29篇
废物处理   30篇
环保管理   19篇
综合类   126篇
基础理论   14篇
污染及防治   24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41.
42.
对自然恢复下4类不同年代样地的灰渣养分含量及重金属含量进行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有机质、全氮、全钾、全磷含量随着自然恢复时间的增加呈现递增的趋势,全磷含量在各恢复阶段与对照样地之间并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pH随着恢复时间的增加呈现递减的趋势。对灰渣综合质量指数进行研究发现,自然恢复长期、中期、短期与自然恢复初期对比均有显著提高(P0.05),且随着自然恢复时间的增加灰渣综合质量指数逐渐提高。对灰渣场锌、铅、铜3种重金属研究后发现,在自然恢复下随着时间的增加,灰渣中重金属含量均呈现递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43.
淋滤条件对矿物废渣中铊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淋滤时间、淋滤液pH值、粒径及滤速对沉灰渣中铊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因素均能影响废渣表面铁氧化物的水解,这种水解支配着铊释放的过程;滤速及碱性颗粒的参予能显著影响废渣表面的水解作用。  相似文献   
44.
用X射线衍射分析和电子显微镜分析,对涠洲岛沉凝灰岩母质发育土壤的两个典型剖面八个土样的粘粒矿物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离火山口距离不同的两个剖面土壤粘粒矿物组成不同,1号剖面以2:1型粘粒矿物为主,2号剖面则以1:1型粘粒矿物为主;结合其它分析结果,讨论了两个剖面土壤粘粒矿物组成不同的原因、对土壤有关特性的影响及其与土壤形成和分类的关系。  相似文献   
45.
燃煤灰渣中微量元素分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研究了锅炉飞灰和底灰中1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和分布,探讨了煤炭燃烧后,微量元素在灰渣中的集散及其影响因素,飞灰和底灰中大多数元素高于全国土壤背景值,7种元素高于克拉克值,其余8种低于克拉克值,飞灰中多数元素的地球化学富集因子高于1,呈富集状态,而底灰中多数元素富集因子小于1,飞灰和底灰中微量元素含量与煤中微量元素含量呈线性关系,微量元素含量不仅与煤有关,还受锅炉燃烧方式等人为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46.
两级曝气生物滤池工艺主要特点是体积小、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好、流程简单,集生物氧化和截流悬浮固体于一体,在有效去除水中的有机物的同时,脱氮效果良好。该工艺不设二沉池,节省了基建投资,且自动化控制水平高,也降低了运行成本。本文综合介绍了该工艺的工艺流程、设计要点、技术经济分析和运行状况等。  相似文献   
47.
在污水处理厂实验室,对二沉池出口污水进行了曝气和机械2种方式的混合絮凝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同一水质,在相同的投药量下,曝气混凝沉淀后的水质明显优于机械混凝沉淀后的水质,各项水质指标的去除率分别提高:BOD5 6%~9%,COD 4%~6%,NH3-N 6%~9%,TP 15%~24%,SS 8%~18%。  相似文献   
48.
模拟煤灰渣垂直潜流人工湿地的除磷性能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确定煤灰渣作为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基质的可行性,通过静态吸附实验和煤灰渣去除生活污水中的磷素实验,表明煤灰渣对污水中磷素的吸附平衡时间较短,吸附速率较快.当温度降低时,煤灰渣的磷素吸附容量对吸附平衡浓度依赖性和吸附强度随之降低,最大理论吸附容量亦降低 83.10% .在处理0.5 m 3 /(m2·d)的生活污水中,煤灰渣对TP的平均去除率达86.03%,吸附方式包括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同时得出煤灰渣最大磷素解析量占最大理论吸附容量的0.73%,在实际人工湿地应用中应注意磷素解析而形成的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49.
当前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站存在占地面积大、运输过程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导致城市交通拥堵等问题。按照国务院发布的城市环卫设施"适用、经济、绿色、美观"建筑方针,该文提出了一种半沉式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站设计方案,并基于e-F@ctory节能管理理念设计了其监控系统,具有占地面积小、结构紧凑、减少环境污染、信息化水平高、运营高效等优点。为确保半沉式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站的有效运营,需要依法制定城市生活垃圾综合治理规划,通过构建政府、环保企业、城市社区和城市居民多元主体协调参与机制,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进行统筹管理,实现共建共享。  相似文献   
50.
以垃圾衍生燃料(RDF)为研究对象,在600~1100℃条件下灼烧RDF灰渣,对灰渣中的主要元素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RDF灰渣中主要元素包括硅、氧、铝、钙、镁、钾、钠、碳、硫、氯、磷、钛、锌等;灰渣中的可溶盐倾向富集在≤0.3 mm的灰渣颗粒上;在600~1000℃范围内,其总量处于动态平衡,在1100℃则大幅度减少.随着温度的上升,碳转化为二氧化碳气体;硫元素转化为硫酸盐,随后部分再转化为二氧化硫气体;氯元素转化为以氯化钠和氯化钾为主的氯化盐,在达到一定温度时发生相变转化为气体.硅、氧、铝、钙、镁、磷等元素留存于废渣中,随着温度提高,发生复合化学反应,相互键接形成复合硅酸盐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