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4篇
安全科学   3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111篇
基础理论   34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入湖河流尤其是城市河流是滇池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文章以滇池流域典型的入湖城市河流——采莲河为例,考查了综合治理工程对于典型城市河流水质生态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综合治理工程之后,采莲河的水生态状况得到了明显地改善,其中浮游动物共检测到91种,平均密度为812.29 ind/L,平均生物量为821μg/L,枝角类轮虫原生动物桡足类;底栖动物共监测到14种,平均密度为1 008.7 ind/m2,平均生物量为13.40 g/m2,寡毛类水生昆虫类软体类其他;浮游动物生物量的季节变化趋势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根据水生态多样性指数分析和浮游底栖群落结构及生物量的变化分析,表明采莲河水体仍处于富营养化状态,且季节性变化趋势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  相似文献   
142.
浮游动物是水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环境因子敏感,是水生生态健康状况的重要指示生物.基于传统形态学的浮游动物调查方法无法鉴定桡足类幼体,难以准确了解浮游动物群落组成.DNA宏条形码技术基于DNA序列差异识别物种,为浮游动物群落组成的准确解析提供了新方法.比较了不同浮游动物采样方法(直接过滤法和网富集法)对浮游动物D...  相似文献   
143.
144.
为研究贵州高原阿哈水库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基于综合营养状态指数、生物多样性指数、RDA(冗余分析)等方法,于2017年11月(枯水期)、2018年4月(平水期)、2018年7月(丰水期)对浮游动物及水环境理化指标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共检出浮游动物38种,其中轮虫25种,枝角类9种,桡足类4种;优势种包括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cochlearis)、曲腿龟甲轮虫(Keratella valga)和矩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quadrata)等13种;浮游动物枯水期、平水期和丰水期丰度分别为105.47,120.65,524.64ind./L,生物量分别为1.40,0.37,1.61mg/L,其最大值均出现在丰水期.(2)多样性指数时空分布差异显著,其中Shannon-Wiener指数(H')、Margalef指数(D)均值分别为2.52和1.63.(3)冗余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水温、营养盐是影响浮游动物群落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综合后生浮游动物优势种、生物多样性指数及TLI指数结果表明,阿哈水库水体已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水质处于中污染状态.  相似文献   
145.
原位微生物技术通过激活水体中的土著微生物快速降解有机物,其在亮马河应用的结果显示,下游COD和TP较上游出现明显下降,因NH3-N本底较低,变化趋势不明显。该技术运行60 d后,监测数据显示下游水生生物种类明显增加。从底栖动物种类数的分布情况看,下游点位底栖动物种类数明显多于上游点位,并且下游出现了中-高需氧型种类,与上游相比,下游调查河段的底质已能够适合多种底栖动物的生存和繁衍,底质生境较上游有较明显改善。原位微生物技术在提升水质的同时改善了底泥,并有利于水体多样性的恢复,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  相似文献   
146.
疏浚后杭州西湖富营养化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c)法评价疏浚前后杭州西湖(Ⅰ~Ⅳ站)的富营养化水平,并与水体浮游动物生物量指标做相关分析。结果表明,Ⅰ站和Ⅳ站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年平均值下降幅度较大,Ⅱ站和Ⅲ站TLIc年平均值下降幅度较小。疏浚促进了西湖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降低水体中高锰酸盐指数,抑制底泥中磷的释放。湖水TLIc值随浮游动物生物量升高而显著增大,并以轮虫生物量与TLIc值之间的正相关性最稳定。  相似文献   
147.
148.
依据1999年2、5、8和11月对昌黎黄金海岸国家自然保护区四个季度的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以及其后连续3a夏季(8月)的年度监测,报道了浮游动物的调查结果。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共鉴定出浮游动物44种,隶属6门、6纲、14目、29科。总生物量高峰期出现在夏季8月并且有明显的年际变化;水母类起主导作用并且优势种有明显的年际演替现象;低谷期出现在冬季2月。在个体丰度上,小型浮游桡足类所占比例较大。优势种突出,季节变化明显,同时,讨论了浮游动物分布与温度和盐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9.
电厂温排水对浮游动物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长山电厂温排水对库里泡湖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和数量变化的影响表明,增温对浮游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增加有促进作用,多样性指数增大;强增温区(31—39.6℃)其种类和数量则减少,多样性指数下降.电厂冷却系统对浮游动物的机械损伤率为66—78%,但这种损伤对其数量未产生明显的危害.由浮游动物量估算了鳙鱼鱼产力,强增温可使水体鱼产力下降,弱增温则促进鱼产力提高.  相似文献   
150.
本文对国内学者利用藻类、浮游动物、底栖动物等水生生物评价水质的工作进行了综述,并就某些生物指数的应用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