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5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65篇
基础理论   19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71.
以宁波市北仑区梅山水道形成的人工泻湖为研究对象,在不同季节进行水质及浮游生物调查,分析其浮游生物时空分布特征与水质的关系。4个采样点共检出浮游植物66种,以硅藻为绝对优势种,检出浮游动物25种,主要为桡足类、少量轮虫及网纹虫;拦坝后水道内浮游生物密度有了数量级增长,各项生物评价指数降低,但各采样点仍处于中污染水平。监测理化参数表明,研究水域在拦坝后盐度下降、悬浮物浓度下降,氮磷含量无明显变化;水域大部分点位处于中度富营养化水平。结合浮游生物分布与理化参数进行分析,发现堤坝合龙后,水道内侧海水淡化、悬浮物含量下降,导致浮游生物密度上升、生物多样性下降、出现淡水优势种群;营养盐含量不是浮游生物生长的限制因子,对浮游生物分布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2.
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对水胺硫磷(isocarbophos,ICP)2个对映体进行拆分与制备,分别以浮游植物水华微囊藻(Microcystis flos-aquae)和浮游动物大型蚤(Daphnia magna)为实验生物,考察了ICP导致2种浮游生物氧化损伤对映体选择性差异.结果显示:除了10-4 mg·L-1和10-3 mg·L-1,10-2~1 mg·L-1的(+)-ICP对水华微囊藻叶绿素a含量表现为抑制作用;而10-4~10-1 mg·L-1的(-)-ICP对水华微囊藻叶绿素a含量表现为促进作用.且在10-4~1 mg·L-1浓度范围内,(+)-ICP使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显著下降,且最大下降31.2%,而(-)-ICP未引起SOD活性发生明显变化;(+)-ICP各浓度组诱导水华微囊藻的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的上升程度显著高于(-)-ICP;2个对映体未引起水华微囊藻发生脂质过氧化.此外,ICP对大型蚤的毒性要远远高于水华微囊藻;在1~20μg·L-1浓度范围内,(+)-ICP未引起大型蚤SOD活性增加,而(-)-ICP则引起大型蚤SOD活性显著增加,且最高增加79.0%;2.5~10μg·L-1的(+)-ICP诱导大型蚤CAT活性上升而(-)-ICP则导致CAT活性下降;(+)-ICP随着浓度的增加引起明显的脂质过氧化.研究表明,ICP对2种浮游生物的氧化应激均存在对映体选择性差异,且对水华微囊藻和大型蚤的毒性均表现为(+)-ICP>rac-ICP>(-)-ICP,但是其对浮游动物的毒害风险远大于对浮游植物.  相似文献   
73.
74.
广东肇庆星湖浮游生物及其与水质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6年4月至1997年8月对广东肇庆星湖5个子湖泊的浮游生物进行6次调查.观察到浮游藻类82种,浮游动物中轮虫56种,枝角类19种,桡足类19种.不同子湖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类及其季节变动均有不同.对星湖水生生物的分析可以得出,各子湖水质优劣程度为中心湖>青莲湖>里湖>波海湖.  相似文献   
75.
长江源区浮游生物调查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简要报告了长江源区包括长江正源沱沱河等三条河流浮游生物的初步调查结果。  相似文献   
76.
采煤塌陷塘浮游生物对矿区生态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分析淮南矿区生态环境对塌陷塘水体的影响及不同时序采煤塌陷塘浮游生物的种类变化,探讨了塌陷塘水域浮游生物对矿区生态变化的响应;从中发现塌陷初期硅藻-裸藻占优势,到中期随着营养水平的增加,绿藻-蓝藻成为水体主要藻类,经过很长时间的高营养化水平后,塌陷塘周边环境逐渐稳定,影响因素也趋于单一化,硅藻-裸藻再次成为水体的优势藻类.浮游动物种类则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且优势种也发生变化.这说明塌陷塘的浮游生物演替不同于一般的水库和湖泊.  相似文献   
77.
沙河水库是北运河上游的关键节点,2018年实施低水位运行后水质逐步改善.本研究于2020年10月对低水位运行后沙河水库浮游生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展开研究,结合历史报道数据与本次监测数据,对比分析了低水位运行前后沙河水库浮游生物群落演变状况,并开展了低水位运行后库区富营养化状况评价.结果表明,库区共检测出浮游植物6门62属1...  相似文献   
78.
渭河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渭河是黄河第一大支流,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研究区域.为了掌握渭河浮游生物组成结构及生态环境现状,于2018—2019年分两个季节在渭河开展4次水生态调查,研究分析了渭河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子.调查结果显示,浮游植物有8门53种,以绿藻门和硅藻门为主,占比分别为43.4%、33.9%;浮游动物4...  相似文献   
79.
生物监测项目多、功能全,对环境污染具有综合性、累积性反映的特点。对滇池中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的监测结果表明,滇池富营养化进程仍在发展,并对外海带来严重影响。盘龙江水质仍在下降,而螳螂川水质92年较91年略有改善。利用紫露草微核技术监测的结果还表明了三个水厂水源受污染程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80.
1991-1992年对重庆市郊若干酸化水体的生物待正与理化参数进行综合研究的结果表明,藻类的种类数、细胞密度、生物量和叶绿素a含量以及浮游动物的种类数等均与呈正相关,但与H+和总Al浓度呈负相关。浮游动物的个体密度在酸化水体中明显下降,但是鱼的捕食作用掩盖了其与上述化学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水体中H+和总Al浓度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对浮游生物产生了不利影响,水体的透明度、总Al.TP和SO与pH的相关性十分明显,r值分别为-0.6375、-0.6868、0.7561和0.73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