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83篇
  免费   597篇
  国内免费   459篇
安全科学   928篇
废物处理   120篇
环保管理   958篇
综合类   6930篇
基础理论   542篇
污染及防治   330篇
评价与监测   2478篇
社会与环境   111篇
灾害及防治   342篇
  2024年   75篇
  2023年   271篇
  2022年   274篇
  2021年   259篇
  2020年   276篇
  2019年   337篇
  2018年   184篇
  2017年   262篇
  2016年   343篇
  2015年   403篇
  2014年   643篇
  2013年   494篇
  2012年   497篇
  2011年   468篇
  2010年   364篇
  2009年   378篇
  2008年   402篇
  2007年   407篇
  2006年   308篇
  2005年   344篇
  2004年   326篇
  2003年   471篇
  2002年   490篇
  2001年   549篇
  2000年   574篇
  1999年   383篇
  1998年   546篇
  1997年   378篇
  1996年   333篇
  1995年   367篇
  1994年   302篇
  1993年   233篇
  1992年   253篇
  1991年   181篇
  1990年   150篇
  1989年   20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海洋环境污染监测方案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环境污染监测方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经过20多年海洋环境污染监测的实践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由于未能对海洋环境污染监测方案进行深入细致的研讨,致使今天我国海洋环境污染监测尚停留在定性或半定量描述阶段。该文第一次把有关海洋环境监测相结合,通过运用逻辑构思方法和监测方法学,详细分析监测方案设计中的各个阶段,监测目标的提出,到方案的实施,从监测数据的加工,到监测信息的发布都进行了辩证的  相似文献   
22.
水土流失的定量遥感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简要介绍了水土流失定量遥感的概念,阐述了它的四项基本要求,报道了它的应用研究进展,并为尽快实现中国水土流失定量遥感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3.
本文针对敞口大面积、低流速、低浓度这类特殊尘排放源的特点,用质量守衡的方法导出在出口附近,烟气的夹卷作用仅出现在这类排气筒所排烟流的边缘。这一现象通过实测烟气参数的各种实验得以证实。以此基础上提出了这类排放源烟尘的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24.
分析了竣工验收监测中的主要制约因素、缺陷和难点,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和注意点,为加强建设项目的竣工验收监测工作提出了作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25.
26.
本文首次报导了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浙江省南麂山列岛及其邻近北麂山列岛海域(121°11’55"E.27°36’54"N)1991年6月间发生的赤潮。该赤潮发生在高温(25.38℃)低盐(28.79)海域;赤潮生物是海洋原甲藻(Prorocentrum micans Ehrenb.),主要聚集在上、表层,最大密度达7.61×109个/m3,占浮游植物细胞总密度的94.56%;辛普森生物多样性指数为0.046;未发现有发光,死鱼等现象。建议在北麂山列岛设立季节性监测站,对南、北麂山列岛海域赤潮进行监测、分析.以利于进一步保护、开发、利用这一片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27.
郑苗壮  赵畅 《环境保护》2020,48(17):60-64
近年来,全球在推进保护海洋的爱知目标11和可持续发展目标14.5上取得了重大进展,各国日益重视海洋保护,海洋保护区数目和保护面积不断增加,但保护的实际成效并不尽如人意,部分保护区止步于"口头上"和"纸面上"。本文首先回顾了全球海洋保护目标的演进过程,评估了海洋保护目标实施进展和效果,针对现有海洋保护目标落实过程中存在的过分重视数量、没有达到实际效果的问题,提出制定2020年后海洋保护目标的对策建议,即各方合力推动实现海洋保护目标;海洋保护目标重点关注国家管辖内海域;海洋保护目标重在有效执行。  相似文献   
28.
29.
生态文明新时代下的空间规划体系对国土空间底线管控提出了明确要求,“双评价”与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是底线思维的体现。研究“双评价”与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在国土空间底线管控中的作用和地位,通过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的建设,对二者的联系及其相互作用进行体现,构建二者的联动方式,服务于国土空间底线管控及治理的全过程。“双评价”与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共同组成底线管控的两个阶段,前者是开展底线管控的基础,后者是底线管控的路径和手段,两者皆是生态文明新时代下国土空间规划底线管控的重要工具,需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为基础加强两者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30.
以青岛市海绵城市典型项目区为研究区,通过收集、整理和概化汇水区资料,构建了研究区降雨径流模型——SWMM模型。利用2018年雨季的降雨-径流实时监测数据,进行了模型关键参数的率定和模型验证,研究了海绵城市建设在削减径流量、增加入渗与滞蓄雨量方面的定量效果。结果显示:海绵改造后,不同降雨强度下形成径流的雨量占总雨量的平均比例由56%下降至29%;下渗雨水的平均比例由40%增加至60%,滞蓄深度由0.63 mm增加至5 mm。海绵改造前后研究区场降雨径流总量控制率变化显著,当以1~10年一遇的短历时(120 min)设计降雨作为模型边界条件进行模拟时,海绵化改造后场次降雨径流总量控制率提高了26%~34%,认为研究区基本达到了海绵城市关于水量控制的建设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