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9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41篇
安全科学   240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60篇
综合类   255篇
基础理论   23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60篇
灾害及防治   4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81.
城市道路塌陷灾害频发,有效的塌陷风险评价对于塌陷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道路塌陷成因具有模糊性、随机性、复杂性等特点,为尽可能保证其评价过程的客观有效,通过识别城市道路塌陷风险要素,构建城市道路塌陷的风险评价体系,使用层次-权-云模型进行组合评价,建立道路塌陷风险评价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宝安区部分道路塌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6条主干道基于道路塌陷风险评价模型评价结果与探地雷达(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GPR)实测风险评价结果吻合度较高,具有一定的应用能力。该模型为城市道路塌陷的防治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为城市安全风险防控起到了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682.
为准确评估山区公路环境下交通安全设施组合的效用,设计“直线+长大坡道、急转弯、弯坡道组合”3种经典山区公路场景下交通安全设施组合驾驶模拟试验,通过分析驾驶员在山区公路交通安全设施下的驾驶特性,将权法和物元可拓理论有机结合,构建了山区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效用评估指标体系,建立了交通安全设施组合效用的权物元多级可拓评价模型。评估山区公路环境下不同设施组合场景效用,得出安全设施组合的效用等级,并以此提出交通安全设施设置的改进策略。结果表明:在直线+长大坡道场景下,相较于减速标线,道路标志的设置更有利于吸引驾驶员的注意力和提升驾驶员的警惕性;在急转弯场景下,设置道路防护类设施,如护栏等,对驾驶安全性的提升最大;在弯坡道组合场景下,采取交通标志标线与护栏设施组合的设置方式,可以使驾驶员快速判断前方道路路况,从而促使其采取安全的驾驶行为,保证驾驶员的驾驶安全性。  相似文献   
683.
为了高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传播和救治感染者,从快速建立应急医疗点出发,建立健全完善的疫情应急响应机制。以湖北黄冈市在2020年疫情爆发初期的感染数据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通过权法对应急医疗点进行选址作为疫情爆发初期的应急预处理,选出最佳的应急点。考虑到应急点医疗设备不足等条件限制,同时感染人数也难以精确预知,进一步利用多面体不确定集来刻画患者数并以总成本最小为目标构建具有容量和时间窗约束的鲁棒配置模型,为最佳应急点配置大型基地医院,保证当感染者病情恶化时能得到及时治疗。结果表明,权法可为疫情爆发初期的应急医疗点选址提供实证参考,基于不确定患者数所构建的鲁棒配置模型可为高效开展疫情防控活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684.
685.
为研究系统故障演化过程带来的系统功能状态的不确定性,提出事件故障概率分布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系统故障演化过程的不确定性来源于事件故障概率分布和演化过程本身的不确定性,可等效为概率分布和演化的混乱性。基于上述考虑,借助信息的思想建立事件故障概率分布,对演化过程中事件故障概率分布的变化混乱程度进行度量。考虑事件故障概率分布特征,确定了分布模型的各参数,给出了模型推导过程,建立了分布表达式。研究表明:分布具有对称性、确定性、非负性、扩展性、可加性和极值性,符合信息规则;分布与因素数量、因素值域的等距划分点数量、故障概率变化程度均存在正相关性。通过实例演示了事件故障概率分布的计算过程,得到了不同事件分布的大小关系,表明了不同事件对系统功能状态不确定性的影响。为下一步建立系统故障演化过程的理论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686.
为了检验新型多功能救援属具在结构设计、制作工艺、功能组合等方面在实际复杂灾害救援场景下的应用实效,采用改进的AHP、权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从工作能力、工作效率、协作能力、维护能力等四个方面对2种新研发的多功能救援属具进行了应用效能综合评价的研究,构建了具有针对性及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制定指标测试方法。结果表明:利用改进AHP、权法、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能够进一步减少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提升评估结果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多功能救援属具提升了实际救援行动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应用效能评价结果同专家经验判断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87.
董伟  杨玲  康铭洋 《安全》2023,(4):30-35
为提高城市稳定性、减少内涝灾害损失,依托安全科学和韧性理论,结合城市内涝灾害形成机理,从安全韧性角度建立评估指标,采用权—正态云法构建城市内涝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并以河南省郑州市“7.20”暴雨为例对所构建的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市道路铺装面积占比过大,植被覆盖率小,风险评估处于高风险等级;该市在鲁棒性、迅速性、冗余性及智慧性4方面均处于较高风险,发生内涝综合风险为Ⅲ级,即较高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对于城市安全治理及应对未来内涝灾害的发展规划有着良好的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688.
为解决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指标间的关联性和模糊性问题,进而有效提升化工园区应急管理能力,推动应急关口前移,以事前预防为研究视角,构建基于改进组合赋权可拓的化工园区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模型。从应急管理预防与准备、监测预警、响应救援、恢复重建4个环节入手,构建化工园区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改进网络分析法和改进权法对评价指标进行组合赋权,确定各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物元可拓模型确定评价指标之间的关联度函数。最后,结合实例评估陕西省某化工园区的应急管理能力。结果显示:该化工园区应急管理能力综合评价等级为良好,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689.
为了提高农牧业交错带禾本植被过滤带截流减沙效果,在内蒙古中部巨宝庄试验基地设置过滤带茎间距(0.9cm、1.2cm、1.7cm)和宽度(3m、6m、9m)2个因素,包括空白对照共10个处理.研究了植被过滤带茎间距和宽度对截流减沙的响应,并运用权TOPSIS模型评价了不同植被过滤带模式的综合效益,筛选该地区禾本植被过滤带适宜茎间距和宽度.结果显示,在相同植被过滤带茎间距条件下,增加过滤带宽度显著降低径流与泥沙出流量,过滤带宽度为9m与6m处理比3m处理在过滤带末端平均泥沙含量分别减少了80.97%和60.66%,平均径流量分别降低了62.14%、33.59%,并分别推迟水沙出流时间7min和2min.在相同过滤带宽度下,减少植被茎间距有效提高截流减沙效果,其中过滤带茎间距为0.9cm处理比1.2cm与1.7cm处理在过滤带末端平均泥沙含量分别减少了35.4%和48.28%;平均径流量分别降低了16.5%和18.26%.茎间距与宽度对径流、泥沙拦截量影响极显著,过滤带宽度对径流影响更大,且两者交互作用对泥沙拦截量影响极显著.通过权TOPSIS评价得出过滤带宽度为9m,茎间距为0.9cm的禾本植被过滤带模式综合评分最高,经济与截流减沙综合效益最优,研究结果对当地植被过滤带建设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90.
为进一步提升现有评价方法的精度,提高地铁站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构建基于改进赋权法-云模型的地铁站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模型。针对地铁站应急能力影响因素的复杂性、模糊性等特点,根据地铁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从应急管理4个环节出发,确定地铁站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改进的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权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并结合云模型理论建立地铁站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模型;以西安地铁某站为例开展实例分析,验证模型的合理性。结果显示:西安地铁某站的应急能力评价结果为“应急能力良好”,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这为西安地铁站的应急管理能力提升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