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62篇
安全科学   10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226篇
基础理论   47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采用GC-ECD和GC-MS分析了珠江三角洲淡水养殖鱼塘沉积物及鱼体中DDTs、PAHs的质量分数。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地区鱼塘积物中DDTs质量分数范围为2.87~8.25ng·g-1,PAHs质量分数分布在61.76~196.05ng·g-1(干物质量)之间;鳙鱼、草鱼等5种鱼肌肉样品中DDTs质量分数为5.47~125.27ng·g-(1湿质量),PAHs质量分数为30.94~410.06ng·g-1(湿质量),5个品种鱼体内DDTs质量分数均未超过国家食用卫生标准。部分鱼塘中含有o,p’-DDT和p,p'-DDT,表明近期曾受到DDT污染。生态风险分析表明,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区DDTs污染生态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32.
黄河三角洲及珠江三角洲生态足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遥感解译数据,分析了解珠江三角洲及黄河三角洲自然资本的供需状况,通过分析两大三角洲地区的生态足迹,探讨在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情况下,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并借鉴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黄河三角洲今后发展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预防措施,以减少对资源的不合理需求,提出正确的功能定位,制定正确的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1)黄河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生态足迹需求均高于全国0.8hm2/人的平均水平,珠江三角洲地区生态足迹需求为1.5403hm2/人;黄河三角洲地区生态足迹需求为1.3514hm2/人。(2)化石燃料的供需状况是影响两大三角洲地区生态赤字的关键因素,珠江三角洲地区对化石燃料的需求占总生态足迹需求的72.67%,位居全国第一位;黄河三角洲地区对化石燃料的需求占总生态足迹需求的49.85%。(3)珠江三角洲除林地尚有少量生态盈余外,其他生态足迹需求均存在明显的生态赤字。受城市化及工业化进程的影响,黄河三角洲化石燃料用地和耕地资源已出现生态赤字。(4)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两大三角洲的生态足迹均呈现“低需求,低供给”的特点。  相似文献   
33.
珠江三角洲地区大气中有机氯农药的被动采样观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PUF被动采样装置,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大气中有机氯农药(OCPs)进行监测.结果显示,广东省大气中有机氯农药主要是滴滴涕(DDTs)、六六六(HCH)及氯丹(Chlordane),其中DDTs约占总OCPs的54.5%;香港大气中农药残留主要是氯丹和DDTs,氯丹约占总含量的51.3%.珠三角地区大气中有机氯农药空间分布差异明显(580-5500pg·m-3),香港平均浓度远远低于广东省.另外,广东省仍有工业DDT在使用,造成广东省大气中有"新"的工业DDT输入;而三氯杀螨醇是香港大气中DDT高含量的重要来源;广东省和香港HCH主要源于林丹使用的残留,香港的Eastern及Tsuen Wan源于工业六六六使用的残留;珠江三角洲所有采样点的HCB含量较低,大气中HCB少量残留可能是HCB作为药物中间体的化学合成及HCB在大气中长距离传输的结果.  相似文献   
34.
珠江三角洲降水化学成分的区域特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地区降水(降雨)化学成分的分析表明,该区可能存在二条降水物质通道,一条是从陆到海通道,从肇庆和广州分别至佛山、顺德、江门、台山、中山,至珠海出海,基本与西江和江河谷走向一致,另一条是从海到陆通道,从深圳始,到东莞和惠州,珠江口水面成为此二条通道的天然分隔屏障。地面源污染是造成该区局部降水酸度差异的调节因素,而造成全区降水酸化的根本原因是存在于平流层的区域性酸化大气层。南海海洋对降水  相似文献   
35.
珠江三角洲一些菜地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含量及来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了探讨珠江三角洲中心区经济发达地带的多环芳烃污染水平,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的环保政策提供依据,分析了55个分别采自广州、东莞以及佛山郊区表层菜地中土壤样品的多环芳烃的含量.16种EPA(美国环保署)规定的优先控制多环芳烃含量为58~3077 μg·kg-1,均值为315 μg·kg-1,相对于土壤标准和世界其它地区的检测结果属于中等程度污染.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含量同土壤总有机碳、碳黑存在着显著的线性关系.通过几个常用参数分析得知,广州、东莞及佛山的多环芳烃污染来源于石化污染以及化石燃料、生物质和煤炭的燃烧.据估算,广州、东莞及佛山0~20 cm表层土壤中多环芳烃类的储量为1292t.  相似文献   
36.
珠江三角洲河网的水环境问题和影响因素及其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珠江三角洲河网的水体污染严重,水生生态环境恶化,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水环境容量形势严峻,治理任务艰巨。受人类经济活动、水资源时空分布、潮汐回荡、盐水入侵和人为浪费等因素的影响,河网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其中,人文因素是造成水质污染和水生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为此,需采取合理有效的策略来保护河网的水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37.
以2000年TM数据为基础数据源,经解译分类后,将珠江三角洲景观分为10个景观类型,并在两种空间层次下将珠江三角洲分别划分为9个和23个景观生态子区。在GIS与景观斑块分析软件Patch Analyst3.0支持下计算各子区的景观特征指数。通过各子区的景观指数对比分析,探讨研究区范围内景观格局的空间差异,揭示人类活动、自然干扰等各种景现生态机制对区域景观生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8.
以2000年TM数据为基础数据源,经解译分类后,将珠江三角洲景观分为10个景观类型,并在两种空间层次下将珠江三角洲分别划分为9个和23个景观生态子区.在GIS与景观斑块分析软件Patch Analyst 3.0支持下计算各子区的景观特征指数.通过各子区的景观指数对比分析,探讨研究区范围内景观格局的空间差异,揭示人类活动、自然干扰等各种景现生态机制对区域景观生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9.
该文简略叙述了珠江三角洲的自然环境概况和主要的水环境污染原因,就珠江三角洲的水环境污染问题进行了客观的分析,提出改善珠江三角洲水环境质量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0.
春节与疫情管控期间珠三角VOCs的组成和来源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对流层中臭氧(O3)生成过程的关键前体物,是O3与PM2.5协同治理的重要管控对象.基于2020年1月1日~2月29日珠江三角洲(珠三角)4个站点的在线VOCs观测数据,分析了春节与疫情管控期间珠三角地区VOCs组分、活性、臭氧生成潜势和来源的变化.结果表明,春节与疫情管控期间珠三角地区φ(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