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2篇
安全科学   10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28篇
基础理论   10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31.
本文用相方法研究了芳烃苯与人工海水微乳液体系,观察了40℃时三种表面活性剂和三种盐度的人工海水及纯水与苯、正丁醇组成的四组分体系中微乳液的形态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2.
利用正交优化试验所得最优配比方案,以三正辛胺(TOA)、仲辛醇和磷酸三丁酯(TBP)为载体,Span-80为表面活性剂,正丁醇为助表面活性剂,煤油为膜溶剂制备微乳状液膜;以TOA、仲辛醇、TBP为载体,酸性兰-113为表面活性剂,煤油为膜溶剂制备乳状液膜.通过单因素扩大试验比较了微乳状液膜与乳状液膜对废水中Cr(Ⅵ)的分离效果.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微乳状液膜对Cr(Ⅵ)具有更高的分离率.随着乳液用量的减少,微乳状液膜对Cr(Ⅵ)的分离率下降不明显,而乳状液膜对Cr(Ⅵ)的分离率明显下降,说明微乳状液膜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3.
曾俊  田森林  蒋蕾 《环境化学》2012,31(12):2010-2011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大量含VOCs的工业废气排入大气,除使大气环境质量下降外,同时也给人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一般VOCs是非极性或弱极性化合物,难溶或不溶于水,但利用表面活性剂胶束溶液可显著增大疏水性有机物在水中溶解度的特性,吸收净化含VOCs废气.加入一定配比的助表面活  相似文献   
34.
通过测定液体与废白土粉末之间的接触角及液体与蜡之间的液液界面张力,对水基表面活性剂乳液的溶剂及配方进行了优选,得到最俊的水基表面活性剂乳液的组成为:质量分数0.2%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体积分数为2.5%的乙醇十体积分数为25%的混合烃(正己烷十苯,等体积)+体积分数为72.5%的水,实验证明,用该水基表面活性剂乳液处理废白土,蜡的回收率可达80%,同时不破坏白土的颗粒结构。  相似文献   
35.
针对隧道防火要求,开发一种可用于户外环境下保护隧道混凝土结构的耐烃类火灾的NPD型膨胀隧道防火涂料,并对硅丙乳液和纳米二氧化钛(TiO2)用量对涂料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硅丙乳液和纳米TiO2的加入提高了防火涂料的粘结强度和耐水性能,其中分别添加质量百分数为25%、09%的硅丙乳液和纳米TiO2后涂料的性能达到最优。添加质量百分数为25%硅丙乳液后,涂料的粘结强度和耐水极限分别达到020MPa和14天;而添加09%的纳米TiO2后涂料的粘结强度提高到035MPa,耐水极限达到24天,耐火  相似文献   
36.
微乳液和混合表面活性剂对甲苯的增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Tween系列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及助表面活性剂组成的混合表面活性剂溶液作为增溶试剂,增溶吸收难溶有机物甲苯。结果表明,当表面活性剂浓度大于临界胶束浓度(CMC)时增溶效果显著,甲苯的表观溶解度与表面活性剂浓度呈线性关系,且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增溶曲线在CMC处出现折点;微乳液较单一表面活性剂溶液对挥发性有机物甲苯的增溶能力更强,增溶比更大;添加助表面活性剂可以不同程度的提高表面活性剂溶液的增溶能力,其规律为:正丁胺正丁醇正丁酸;温度对微乳液及混合表面活性剂溶液的增溶作用有很大的影响,且低温条件更有利于增溶吸收挥发性有机物甲苯。非离子型微乳液是一种良好的增效试剂,在挥发性有机废气污染治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7.
采用“含有配制油基钻井液用主乳和油相的Winsor I微乳液+臭氧氧化”联合工艺对油基岩屑进行处理,Winsor I微乳液处理油基岩屑后所得的基础油和部分主乳化剂进入平衡油相,可以用来配制油基钻井液,臭氧氧化对岩屑进行深度处理,进一步降低岩屑表面含油量。文章以处理后岩屑含油量为指标,系统优化了微乳液组成、微乳液清洗油基岩屑工艺和臭氧氧化工艺。根据实验结果推荐微乳液组成为“脂肪醇聚氧乙烯 醚硫酸钠+配制油基钻井液用主乳化剂(2:1)”,混合乳化剂浓度为6%,正戊醇浓度5%,柴油浓度36%,其他为盐水。微乳液清洗条件为固液比1:5,室温下搅拌清洗60min。此条件下岩屑含油量可降至1.41%,微乳液重复使用4次后,岩屑含油量仍可以保持在2.0%以下。臭氧氧化深度处理时,推荐工艺条件为臭氧氧化时间40min,清水pH=7,固液比1:5,臭氧流量5mg/min ,处理后岩屑含油量可降至0.36%。  相似文献   
38.
为了有效地清除城市小广告以及街头涂鸦,研制了一种针对热塑性丙烯酸树脂类手喷漆的乳液型脱漆剂。采用单因素实验法研究了有机溶剂的种类、用量,主、助溶剂的质量比,表面活性剂的种类、用量,甲酸的用量,对脱漆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脱漆剂的最佳组成为以乙酸丁酯为主溶剂,苯甲醇为助溶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OP-10复配为表面活性剂,甲酸为促进剂,石蜡为挥发抑制剂。当乙酸丁酯为27 g,苯甲醇为9 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1 g,OP-10为1 g,甲酸为2 g,石蜡为6 g时脱漆效率最高。在最佳实验配方及其用量的条件下,1 mL脱漆剂所能擦除漆膜的面积为70.65 cm2。并且脱漆剂中水含量超过50%,其余组成部分均为低毒、挥发性不大的物质,易于生物降解,市售常见,成本低廉,符合绿色化学"高效、洁净、经济、环保"的要求。  相似文献   
39.
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以凹凸棒土为原料,合成了新型NH4+-N吸附剂淀粉-g-丙烯酸/凹凸棒土,并进行了氨氮吸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凹凸棒土氨氮单位吸附量为4.243 mg/g;淀粉-g-丙烯酸/凹凸棒土氨氮单位吸附量为5.301 mg/g,吸附能力比未改性的凹凸棒土提高了25%。淀粉-g-丙烯酸/凹凸棒土的氨氮吸附过程比...  相似文献   
40.
以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和丙烯酰胺(AM)为单体,通过反相乳液聚合制备阴离子聚丙烯酰胺,再通过Mannich反应制得两性聚丙烯酰胺.将制得的两性聚丙烯酰胺产品直接用于碱性品红溶液的脱色.实验结果表明:在n(AMPS)∶n(AM) =0.2、n(多聚甲醛)∶n(阴离子聚丙烯酰胺)=0.5、溶液pH为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