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2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584篇
安全科学   223篇
废物处理   57篇
环保管理   105篇
综合类   1341篇
基础理论   345篇
污染及防治   153篇
评价与监测   152篇
社会与环境   68篇
灾害及防治   22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180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27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水中砷的火焰分子发射光谱法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砷化物是一种剧毒物质。在环境评价及水质监测中,砷含量往往是重要的分析内容之一。国家卫生部明确规定,饮用水中砷含量不能超过0.04mg╱l。本文研究了砷的氢化物发生一火焰分子发射光谱法测定。该法具有装置简单、操作方便、测试成本低、干扰少等特点。其捡出限为10μg/l,可直接用于饮用水中砷的测定。由于天然水中砷含量一般在0.001mg/l左右或更低,即便是原子荧光法也难以准确测定。因此,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度,通常,须对水中痕量砷进行预富集。本文采用氢氧化铁共沉淀法富集砷,其  相似文献   
42.
43.
44.
根据有机污染物在底质中的含量及其在底质/水间的分配情况,对苏州河底质可能对河水产生的影响作出初步估价和预测。研究表明,对于上海市苏州河市区段,底质中的氯苯、多氯联苯、六六六、滴滴涕、多氯酚不大可能对河水产生二次污染;在西藏路桥附近河段,底质中多环芳烃可能会产生二次污染;在天原化工厂——北新泾河段,底质中多环芳烃和一氯酚可能会对河水产生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45.
南京大气中多环芳烃的相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玻璃纤维滤膜(GF)和聚氨基甲酸乙酯泡膜(PUF)同时采集南京大气中颗粒态和气态上的多环芳烃(PAHs),用气质联用仪分析了16种优先控制的PAHs,研究了PAHs在南京大气中的相分布,研究结果表明,颗粒态和气态样品中16种PAHs的平均浓度值分别为20.49ng/m3和182.45ng/m3,2~3环的PAHs主要分布在气态中,而>4环的PAHs主要分布在颗粒态中。  相似文献   
46.
水质砷污染及除砷新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概述了砷化物的理化特征和砷污染过程,复习了传统的水质除砷方法和效果。重点阐述了高分子粘合剂并用滤膜分离技术在水质除砷方面的应用。当地下水PH值为7.0,含砷浓度为0.3×10^-6时,按1×10^-6浓度投放粘合剂DADMAC,经聚醚砜膜过滤后,砷去除率达100%。  相似文献   
47.
煤炭是我国目前的主要一次能源之一,燃煤中的重金属污染愈来愈受到重视,如何控制煤炭中砷向环境中扩散,减轻环境污染是近年来重要的研究课题.通过开展对铁法煤业集团内部高砷煤和低砷煤的动力配煤燃烧试验,分析动力配煤燃烧过程中的砷迁移水平,研究铁法煤业集团内部动力配煤燃烧过程中的砷迁移规律和动力配煤降砷的可行性,并为开展最佳动力配煤操作数据提供理论依据,为高砷煤燃烧控制砷的排放寻找治理途径,提高煤炭资源的最大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48.
砷测定方法的剖析邢台市环境监测站丁瑞巧,赵华敏前言砷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元素,砷的化合物有较强的剧毒性,在制药、氮肥、冶炼及焦化等工业废水中均含有砷的化合物,砷容易在人体内积累,造成急性或慢性中毒,在环境监测中,砷是常规化验项目之一,要做好砷的测定,仅...  相似文献   
49.
用线性分配法评价重庆主城区排水系统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综合评价的目的及要求,建立了重庆主城区排水系统方案的评价体系,并用线性分配法对诸方案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