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8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01篇
安全科学   43篇
废物处理   83篇
环保管理   29篇
综合类   300篇
基础理论   88篇
污染及防治   56篇
评价与监测   23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0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71.
四环素类抗生素和铜复合污染对猪粪厌氧消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兽用抗生素和矿物元素添加剂可起到预防动物疾病、促进动物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等作用,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畜禽养殖业。本研究以猪粪中温厌氧消化为研究目标,采用全自动甲烷潜势测试系统,考察了一定浓度的四环素(TC:30 mg·kg~(-1)dry weight,DW)、土霉素(OTC:50 mg·kg~(-1)DW)和金霉素(CTC:15 mg·kg~(-1)DW)对厌氧累积产甲烷量和日产甲烷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TC、OTC和CTC对猪粪中温厌氧消化累积产甲烷量和日产甲烷速率均有促进作用(累积产甲烷总量提高比例分别为7.9%、0.4%和5.4%)。另外,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串联质谱对猪粪厌氧消化前后样品中四环素类抗生素及其代谢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液相中的四环素类抗生素在猪粪厌氧消化过程中得到了明显的去除,去除率达到90%~100%;而固相中只有金霉素和差向异构金霉素有明显的去除效果,去除率分别为41.69%和41.58%。采用Tessier连续提取法对猪粪厌氧消化前后样品中5种形态的铜包括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结合态、有机物结合态、残渣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猪粪厌氧消化后,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和铁锰结合态的铜浓度比厌氧消化前分别降低了1%~9%、0.1%~3%、12%~19%,而有机态和残渣态的铜浓度却在厌氧消化后分别增加了15%~35%、1%~2%。厌氧消化后,70%~80%的铜都是以有机铜的形态存在。铜逐渐从不稳定态转化为相对稳定的有机态和残渣态铜,因此,厌氧消化过程使铜从可生物利用态转变为不可生物利用态,趋于稳定化。  相似文献   
72.
寻求一种简便准确,可测定硫酸庆大霉素含量的衍生化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以硼酸-醋酸为缓冲液,乙酰丙酮-甲醛为衍生化剂,在339 nm检测波长下测定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通过相应的回归方程,计算其浓度。回归方程为A=0.0020C-0.0085(r2=0.9991,n=5),在10~100 mg/L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98%~104%,RSD3%(n=9)。本法适用于测定溶液中硫酸庆大霉素含量,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适用于实验室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73.
为研究植物活性物质对PM2.5致细胞损伤的抗性作用,研究了北京城区PM2.5对CHO(Chinese hamster ovary,中国仓鼠卵巢)细胞的损伤作用,并选择植物活性物质绿原酸、阿魏酸和荭草素探讨其对CHO细胞的保护作用.以CCK-8法确定PM2.5的试验剂量和3种活性物质的最佳保护剂量,然后通过彗星试验、微核试验、流式细胞术及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PM2.5的损伤作用及植物活性物质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1由CHO细胞存活率可知,PM2.5的有效试验剂量为15μg/m L,绿原酸、阿魏酸和荭草素的最佳保护剂量分别为50、20、10μmol/L.2PM2.5可引起CHO细胞明显的DNA损伤、微核形成增加、细胞周期阻滞所致的细胞增殖指数降低,而经阿魏酸、绿原酸和荭草素预处理后,均可减轻PM2.5对细胞的损伤作用,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3PM2.5能引起CHO细胞中p53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增加,而阿魏酸、绿原酸和荭草素均可使其表达量有所降低.由PM2.5引起的细胞损伤经绿原酸、阿魏酸、荭草素作用后表达量降低.在3种植物活性物质中,以阿魏酸拮抗PM2.5损伤的效果最佳,绿原酸次之,荭草素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74.
采用固相微萃-气相色谱/质谱法(SPME-GC/MS)对GSM和2-MIB进行富集检测。实验对萃取富集和仪器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出最佳实验条件:NaCl投加量30%,萃取温度65℃,萃取时间40 min,解吸3 min,不分流进样,SIM模式采集数据。实验还对萃取头的使用次数和维护进行了探讨。利用已经建立的SPME-GC/MS法对佛山市28家水厂的出厂水和原水、佛山典型景观千灯湖和亚艺公园湖水进行普查。该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能实现自动化连续检测、准确、灵敏度高等特点,适用于饮用水中嗅味物质定性和定量。  相似文献   
75.
为明确能源作物柳枝稷在缺钾条件下的耐受能力,筛选出耐贫瘠性强的优质种质资源,以13个柳枝稷品种为供试材料,在人工气候室中开展水培试验,通过相关农艺性状和生理指标等评价指标的测定,采用标准差系数赋予权重法对柳枝稷在缺钾胁迫下的表现做出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缺钾胁迫下,13个柳枝稷品种地上及地下部的生长均受到显著抑制,具体表现为:生长速度下降,叶绿素含量减少,光合面积减少,光合速率降低,进而导致其总生物量积累下降。由标准差系数赋予权重法得出的13个品种耐胁迫性由高到低依次为:Cave—In—Rock、Trailblazer、BJ-5、Forestburg、BJ-4、Pathfinder、BJ~3、BJ一2、Blackwell、Alamo、BJ-1、BJ-6、Kanlowo  相似文献   
76.
以辽宁省最大的硫酸生产企业(辽西某锌厂)为研究对象,剖析了硫酸含汞问题的来源,论述了该厂原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车间内外环境汞的污染状况。并论述了使用该厂硫酸的十大企业的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含汞状况,给出了厂内外环境受汞污染的测定结果,研究表明含汞硫酸污染问题是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7.
大玉竹低聚糖硫酸酯抗HSV-2病毒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传统中药大玉竹中提取低聚糖Poos,用吡啶-氯磺酸法制备了它的硫酸酯衍生物S-Poos,产物经红外鉴定,证实Poos硫酸酯化后羟基连上硫酸基,硫含量为8.47%,取代度(Ds)为0.6体外实验研究了Poos、S-Poos对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的细胞毒怀和抗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活性。结果表明,Poos和S-Poos都无细胞毒性。Poos本身无抗病毒活性,对HSV-2引起的细胞病变和  相似文献   
78.
巯基化合物在万寿菊镉解毒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培实验方法研究了万寿菊体内镉积累和解毒与巯基化合物含量的关系。万寿菊植株分别在镉浓度为0、0.1、0.5、2和8 mg/L的营养液中暴露7 d,测定了根、茎、叶中镉、非蛋白巯基(NPT)、半胱氨酸(Cys)、γ-谷氨酰半胱氨酸(γ-EC)、谷胱甘肽(GSH)和植物络合素(PCs)的含量。植物根、茎、叶中镉含量都随着镉暴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溶液中镉浓度较低(0.1~2 mg/L)时,茎叶中NPT、PCs、Cys和γ-EC含量随着镉浓度增加而增大;当镉浓度较高(8 mg/L)时,茎叶中PCs含量迅速降低,GSH含量大幅度增高。在根部,这些巯基化合物的含量几乎不受镉处理影响,且含量较低。以上研究结果表明:PCs在万寿菊镉的解毒机制中发挥一定的作用,暴露于高浓度的镉,GSH比PCs起着更为重要的解毒作用。  相似文献   
79.
采用中和、循环法治理硫酸生产废水,是小型硫到厂治理废水污染的有效办法,它具有投资少,工艺简单等特点,处理过的废水污染物含量大大低于处理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0.
本文报道了以炼钢烟尘或钢渣、废硫酸和工业硫酸为原料,经过配料、溶解、过滤、氧化、中和、水解和聚合等步骤,生产出了优质聚合硫酸铁(简称聚铁)。找到了一种溶解酸和氧化催化剂,缩短了溶解时间,亚铁被氧化成高价铁离子,并且迅速形成聚合硫酸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