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8篇
  免费   352篇
  国内免费   1033篇
安全科学   232篇
废物处理   272篇
环保管理   152篇
综合类   1982篇
基础理论   366篇
污染及防治   624篇
评价与监测   57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21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29篇
  2022年   126篇
  2021年   175篇
  2020年   162篇
  2019年   176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151篇
  2014年   259篇
  2013年   214篇
  2012年   214篇
  2011年   188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89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176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文章综述了近来膨润土负载纳米零价铁的合成与改性方法,以及不同改性膨润土负载纳米零价铁对不同水相无机和有机污染物的还原降解情况,分析了膨润土的改性方法对纳米零价铁颗粒整体功能活性影响的特性和机理。总结了改性膨润土负载纳米零价铁技术尚需解决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92.
吸附处理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废油资源化处理技术,吸附剂作为该技术的核心,一直是油处理领域研究的热点。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渐严峻、传统吸附剂缺陷的日益凸显以及新型吸附材料的不断涌现,使得替代型吸附剂的开发和应用成为油处理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对基于不同材料来源吸附剂在油处理和废油再生过程中的研究和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并对其中的研究进展和研究热点进行了详细介绍。在此基础上,对吸附剂在油处理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并指出处理效果好、环境友好性强、重复使用率高是废油资源化领域吸附剂未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993.
介绍了目前改性絮凝剂的种类,对其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改性淀粉絮凝剂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4.
以高温活化改性钢渣颗粒为研究对象,对其在机械搅拌条件下对水体中不同种属藻的去除效果和对藻类的光合作用活性的影响进行试验研究,并对其除藻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改性钢渣颗粒对水体中各藻属均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对藻类的光合作用活性具有很好的胁迫抑制作用;改性钢渣颗粒在100 r/min的搅拌强度下,对藻类的去除主要以吸附为主,在400 r/min的搅拌强度下,对藻类的去除以吸附和机械损伤为主.  相似文献   
995.
目前抗生素的环境污染以及蒙脱石处理抗生素污染研究受到广泛的关注。在总结近年来相关研究基础上,对蒙脱石及其改性产品吸附抗生素机理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指出蒙脱石吸附处理抗生素研究多集中在四环素类抗生素和原蒙脱石直接吸附抗生素,而研究改性蒙脱石吸附处理抗生素较少。建议今后加强不同改性蒙脱石对不同类别抗生素吸附研究。  相似文献   
996.
曝气铁碳内电解-改性茶渣联用技术处理含氰电镀废水,对内电解处理工序中Fe/C体积比、进水pH、不同曝气方式、停留时间及改性茶渣处理工序中进水pH、处理时间对废水中总氰化物去除率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内电解工序:V(Fe)/V(C)为1∶1、进水pH为4、采用连续曝气方式、停留时间为3 h;改性茶渣工序:进水pH为8、室温下投加1 g改性茶渣、处理时间为3 h,总氰化物去除率可达82.15%,最终出水中总氰化物浓度为28.97 mg/L。  相似文献   
997.
建筑节能是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建筑领域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外墙保温材料中的保温、阻燃等关键性问题日益凸显。就此问题,天津市资源节约与环保杂志社记者走访了北京新正迪节能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马玉新。  相似文献   
998.
NaOH改性玉米秸秆对石油类污染物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农业废弃物玉米秸秆进行NaOH化学改性,制得吸附剂,并分别考察其对原油、0#柴油、97#汽油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温度为80℃、NaOH质量分数为1%、固液比为1∶20、时间为12 h的条件下,玉米秸秆经NaOH改性后对3种油类的最大吸附量分别比改性前提高了22.62%、37.57%和38.50%。对改性前后秸秆主要组成成分和FTIR的分析发现,改性后秸秆中木质素和半纤维素的相对含量减少了,纤维素的相对含量增加了;主要存在于木质素和半纤维素中的羧基在改性后显著减少,代表纤维素的醇峰峰值却得到了提升,与改性前后组分变化一致。通过对比分析改性前后玉米秸秆的SEM图像表明,NaOH破坏了玉米秸秆的原始表面结构,使其变得疏松多孔,从而更加有利于秸秆对油的吸附。  相似文献   
999.
研究以环氧氯丙烷、乙二胺、三乙胺对木薯秸秆化学改性制备的吸附剂对磷酸根的去除效果,考察了吸附剂投加量、溶液初始pH值、浓度、接触时间等对磷酸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木薯秸秆可以有效吸附磷酸根。改性木薯秸秆的投加量为4 g/L时,对磷酸根的去除率达到95%;吸附效果受溶液初始pH影响较大,去除率随pH的增大而不断增大,当pH为3.0~8.0范围时,改性木薯秸秆对磷酸根的吸附效果较好,去除率均为95%左右;改性木薯秸秆对磷酸根的吸附均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最大吸附量为2.58 mmol/g;改性木薯秸秆对磷酸根的吸附为快速吸附,30 min即可达到吸附平衡。二级动力学方程可以很好地反映该吸附过程,且平衡吸附量Qe的实验值与拟合值非常接近。颗粒内扩散是控制吸附速度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00.
利用改性膨润土材料稳定钝化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技术对珠三角典型农用地土壤重金属Cd,Pb污染修复进行了研究与应用探讨。在对选择的典型污染工作区进行污染现状详细调查与评价的基础上,以钙基膨润土为基础材料,研制了18种改性膨润土修复材料,通过吸附解吸重金属实验筛选出7种吸附能力较强的改性材料;并通过盆栽模拟修复试验和污染场地示范修复试验,最终筛选出对Cd,Pb污染土壤有较好修复能力的修复材料,即巯基化改性膨润土及钠化胡敏酸改性膨润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