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59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红枫湖沉积物中汞的环境地球化学循环   总被引:19,自引:13,他引:6  
基于冷原子荧光测定方法对红枫湖沉积物及孔隙水中总汞、甲基汞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红枫湖沉积物总汞含量为(0.392±0.070)μg/g,高于世界其它背景区汞浓度,也高于处于同一流域的乌江渡水库和东风水库,表明红枫湖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汞污染.2个采样点总汞无明显的季节变化,但其剖面分布都有在上层富集的趋势.沉积物甲基汞浓度在春季最高,其余季节则没有明显差异,甲基汞峰值出现在表层0~8cm以内,与红枫湖沉积物中硫酸盐还原菌活动区域一致.沉积物甲基汞浓度的季节变化和剖面最大峰值分布,主要受氧化还原带的季节性迁移所控制.红枫湖孔隙水中总汞的浓度及在固/液之间的分配系数主要和随季节变化的温度或氧化还原条件有关,与沉积物固相中总汞浓度和分布相关性不大,而孔隙水中甲基汞浓度则和沉积物甲基汞浓度存在着极显著的相关性(r=0.70, p<0.001).沉积物和孔隙水甲基汞浓度除受到固/液分配系数影响外,主要还受到甲基汞产生过程控制.  相似文献   
62.
红枫湖位于北纬26°31'—31°34'和东经106°24—106°43'之间,是云贵高原乌江支流猫跳河上的一个人工河道深水水库,其东西宽约9 km,南北长约16 km,面积57.2 km,最大水深45 m.红枫湖是贵阳市的主要水源地之一,占贵阳市饮用水总量的一半.近年来,为保障红枫湖水质,流域上游地区加大了水环境保护力度,红枫湖水质有明显改善.但在贵州  相似文献   
63.
2010年1—5月对贵州省贵阳市红枫湖水库的浮游生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共鉴定出浮游植物95种,绿藻在种类组成上占绝对优势,共53种,其次为硅藻20种,蓝藻18种,甲藻2种,裸藻和金藻各1种;后生浮游动物36种,其中轮虫22种,枝角类8种,桡足类6种. 浮游植物、后生浮游动物的丰度分别为0.6×106~39.4×106 L-1和3.3~448 L-1,生物量分别为0.56~20.06和0.01~0.98 mg/L,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0.45~1.02和0.62~0.92. 典范对应分析(CCA)显示:ρ(TN),电导率,温度,ρ(NO-3-N),溶解氧饱和度和透明溞〔Daphnia (Daphnia) hyalina〕是影响红枫湖浮游植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因子;温度,ρ(NH4+-N),电导率,pH,微小四角藻(Tetraedro minimun),胶球藻(Coccomyxa dispar)和华丽星杆藻(Asterionella formosa)是影响浮游动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因子. CCA排序图较好地说明了浮游生物物种分布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4.
红枫湖流域表层沉积物中全氟化合物的污染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PFCs(perfluorinated compounds, 全氟化合物)因具有持久性、生物富集效应和毒性而受到环境科学领域的普遍关注.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UPLC-MS/MS)并结合固相萃取的方法,对贵阳市主要饮用水水源地——红枫湖主要入湖支流及湖区表层沉积物中10种PFCs的质量分数进行了检测,分析了其污染水平、空间分布及组成特征. 结果表明,各采样点w(∑PFCs)(10种PFCs的总质量分数)为0.27~1.65 ng/g,其中PFBA(全氟丁酸)、PFPeA(全氟戊酸)、PFOA(全氟辛酸)、PFBS(全氟丁烷磺酸)、PFOS(全氟辛烷磺酸)及PFHxA(全氟己酸)不仅检出率高,而且对各采样点w(∑PFCs)的贡献较大,是红枫湖表层沉积物中主要的PFCs;受湖区水文水动力条件及沉积物有机质的影响,北湖表层沉积物中w(∑PFCs)高于南湖,并且全湖w(∑PFCs)的最高值位于出湖口处,达到1.65 ng/g;红枫湖流域表层沉积物中的w(PFOA)和w(PFOS)分别为0.07~0.51和nd(未检出)~0.16 ng/g,与国内外其他流域相比处于较低水平;大气沉降可能是红枫湖流域PFCs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65.
为了研究高原湖泊底泥沉积物中磷的释放负荷,对贵州红枫湖区10个地区的沉积物进行了磷形态分析。选取10个采样点中5个典型区域,研究结果表明,底泥中各形态磷占总磷比例Org-P为58.6%,NaOH-P为29.91%,Ca-P为11.48%,底泥中主要的磷形态为有机磷。上覆水溶解性总磷酸盐(TSP)与底泥中各形态磷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底泥中的Ca-P与上覆水中的TSP几乎没有相关性,NaOH-P与Org-P与上覆水的TSP有较高的相关性(R2>0.94),而底泥中的总磷(TP)与上覆水中的TSP相关性最高(R2>0.98),底泥中这种形态的结构有利于抑制底泥的释放。研究表明,在10点位样品中,间隙水中TP和SRP(溶解性正磷酸)浓度远大于上覆水体中相应磷形态的浓度,间隙水中TP平均浓度为0.37 mg/L,SRP平均浓度为0.18 mg/L,上覆水体中TP平均浓度为0.10 mg/L,SRP平均浓度为0.02 mg/L,间隙水中TP、SRP与上覆水中TP、SRP存在了一种浓度梯度。  相似文献   
66.
红枫湖是贵阳市重要的生活饮用水源地,20世纪90年代末期水体污染严重。从2008年开始进行综合治理,2011年起进入治理成效阶段。为了对治理成效期的水质状况有全面了解,为进一步污染治理和生态调控提供科学依据和对策,利用富营养化指数法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2011—2013年水体富营养化状态特征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在监测期,红枫湖始终保持中营养状态不变,但呈现逐年减弱的趋势,水质达标率逐年升高。(2)全湖的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存在明显的时空异质性。(3)影响红枫湖水体质量的主控因子为叶绿素a、pH、透明度、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总氮对其影响不显著。(4)在下一步治理中,继续加强外源性治理的同时,须加强水体内源性污染的治理工作,促进水质进一步好转。  相似文献   
67.
红枫湖是贵阳市重要的饮用水源地,由于城市化发展及诸多原因,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水质受到一定程度污染.1995年省委、省政府立法保护红枫湖,并成立"两湖"领导小组,对红枫湖流域进行综合整治,使其水质得到不断改善.至2019年,红枫湖水体环境质量已经达到治理预期目标,各个监测点位水质从局部劣Ⅴ类改善至整体Ⅱ类.笔者回顾了...  相似文献   
68.
红枫湖沉积物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喀斯特高原深水湖泊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以贵州红枫湖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湖13个采样点表层沉积物中的Cd、Pb、As、Hg、Cu、Zn、Fe、Mn 8种重金属的含量分布特征,并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R I)与地统计分析对其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生态风险性进行了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红枫湖沉积物中的重金...  相似文献   
69.
70.
2002~2009年红枫湖水污染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详细的水质监测资料为基础,分析了2002~2009年红枫湖水质的变化状况。结果表明:8a间,红枫湖水质类别以Ⅳ类和V类为主;红枫湖水体已属中富营养型湖泊。水质恶化的驱动力是网箱、围栏和温流养殖,工业废水污染,现代农业生产影响,江湖连通变化与外河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