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68篇
安全科学   15篇
废物处理   31篇
环保管理   18篇
综合类   159篇
基础理论   30篇
污染及防治   49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271.
聚合氯化铝铁复合絮凝剂处理高浊度洗煤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72.
以某医药企业产生的含铝废盐酸为原料制备了液体聚合氯化铝(PAC)。确定了适宜的有机物去除方法和碱化剂,考察了碱化剂投加量、废盐酸铝离子含量等合成条件对PAC产品指标的影响,并比较了自制PAC和市售PAC对该企业污水站二沉池出水的混凝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活性炭吸附法去除废盐酸中有机物,选择固体Ca O作为碱化剂,在活性炭投加量1‰(w)、吸附时间1 h、铝离子含量9.5%(w,以Al_2O_3计)、CaO投加量80 g/L、反应时间24 h的条件下,制备的液体PAC达到行业标准HG/T 2677—2017《工业聚氯化铝》中的Ⅲ类标准;自制PAC对废水COD和SS的去除率均优于市售PAC,不仅可替代其使用,还可外售产生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73.
高岭土制备聚合氯化铝新工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以高岭土为原料,经盐酸预处理后,加水聚合、调整反应液pH,制备液体聚合氯化铝净水剂的新工艺。对所得产品的净水性能和技术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采用该工艺制得的聚合氯化铝产品技术指标符合GB1592-95标准。  相似文献   
274.
275.
以含AlCl3的酰基化反应工业废水为原料,采用聚芳醚砜酮中空纤维超滤膜为反应介质制备聚合氯化铝(PAC)。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碱浓度、碱化度、碱类型和加碱速率对PAC絮凝性能的影响。经优化后的试制参数用于PAC的放大实验,并将试制产品应用于染料废水的处理,考察了PAC对一定浓度的染料废水(达旦黄、活性红、甲基橙和食品黄)的脱色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NaOH溶液浓度0.5mol/L、渗透压0.2MPa、碱化度2.0时制备的PAC对4种染料的脱色率均大于96%。  相似文献   
276.
龙年伊始,当人们欢度佳节之际,广西河池市龙江镉污染可能影响柳州市饮用水源的报道,不时牵动人们的心。为保证当地群众的饮用水安全,当地政府采取多项应急措施,尽量减少污染物浓度,包括在下游投放石灰粉和聚合氯化铝,开采地下水源替代等。  相似文献   
277.
以三氧化二铝质量分数为22.58%的煤矸石为原料,采用酸溶法制备高效絮凝剂聚合氯化铝(PAC).在聚合时间为30 min,温度为60℃,pH值为3.7的条件下制成的PAC符合国家标准(GB 15892-2009).对自制和市售PAC的混凝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优化后的试验条件下,自制PAC处理高岭上废水的效果优于市售PAC.  相似文献   
278.
聚合氯化铝中纳米Al13电荷特性及其混凝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柱层析法分离纯化聚合氯化铝(PAC)中的Al13形态,并采用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和ZATESIZER 3000HSA测定仪对分离所得纳米Al13形态以及AlCl3和PAC进行了分析表征和电荷特性的对比性研究;采用烧杯实验法对3个样品处理实际和模拟水样的混凝效果进行了对比性研究.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的结果表明,采用层析法分离可得到含量99%左右的纳米Al13形态;电荷特性和混凝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纳米Al13形态较其它两者具有更好的除浊、除腐殖酸和脱色效果并且具有更强的电中和能力,因此Al13形态是一种具有较高正电荷和较高的水解稳定性,在给水和废水处理中的一种较为有效的Al形态.  相似文献   
279.
强化混凝消除微污染水中有机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聚合氯化铝和聚合硫酸铁为絮凝剂,采用强化混凝的处理方法,对微污染水中有机氯(OCPS)的消除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混凝剂投加量、pH值、原水浊度、温度和凹凸棒土助凝剂等因素对OCPS消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在5~6,PAC投加量为14mg/L时,OCPS及浊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57.03%~74.83%和98.18%;OCPS和浊度的去除率随原水浊度的增加而增加;低温有利于OCPS去除;活性炭和改性凹凸棒土作为助凝剂对OCPs的去处率有不同程度地提高,分别投加5mg/L改性凹凸棒土和活性炭,OCPS去除率分别达到47.4%~78.2%和22.8%~79.5%,低投加量下改性凹凸棒优于活性炭;混凝对DDT去除好于HCHs;PFS去除OCPS的效果好于PAC.  相似文献   
280.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RSM)对红平红球菌所产发酵液与聚合氯化铝(PAC)复配处理高岭土悬浊液及发酵液与改性沸石复配处理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的过程进行了优化.设定的响应值分别为絮凝率和絮体粒径,COD和氨氮去除率.实验分别拟合了关于絮凝率,絮体粒径,COD去除率和氨氮去除率的二次模型,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933,0.8353,0.7819和0.8343,表明拟合情况良好.根据响应值的分布情况,确定高岭土悬浊液的最佳絮凝条件为发酵液3.7mL/L,PAC 49mg/L,pH值8.7,CaCl224mg/L, 反应时间15min,相应絮凝率和絮体粒径分别为96.3%和0.67mm;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的最佳絮凝条件为发酵液4.5mL/L,改性沸石12g/L,pH值8.3,CaCl216mg/L,反应时间55min,相应COD,氨氮去除率分别为87.9%和86.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