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1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433篇
安全科学   70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21篇
综合类   529篇
基础理论   321篇
污染及防治   49篇
评价与监测   15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01.
细胞凋亡的线粒体途径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细胞凋亡是近年来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涉及到细胞内许多复杂的生化过程.线粒体是真核生物能量和代谢的中心,也是细胞凋亡信号传导途径中起关键调节作用的细胞器,对细胞凋亡的线粒体途径调控机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细胞凋亡过程中线粒体途径的信号传导及其调控机制、线粒体对细胞凋亡信号的反应、细胞凋亡过程中线粒体功能丧失几方面的研究进展.图1参43  相似文献   
102.
红豆杉细胞抗病反应的诱导及其与紫杉醇合成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从红豆杉植株不同部位(叶、内皮、根等)分离筛选获得的各种真菌制备的激发子,对6种不同红豆杉细胞株进行诱导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细胞对不同真菌制备的激发子的抗病反应有显著的区别,并建立3种-具菌互作模式:极不相容(细胞抗性强,受损小),不相容(抗性强,受损也较严重),相容(细胞抗性小,受损严重)。结果还表明,极不相容和不相容互作模式中细胞的紫杉醇产量显著高于CK,而相容互作模式的细胞不合有紫杉, 同一真菌由不同的方法制备成的不同分子量大小或不同成分的激发子,对细胞的抗病反应与紫杉醇合成的影响不同,这些结果为诱导作用机理及调控红豆杉细胞合成紫杉醇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3.
松胞素B对人血淋巴细胞和CHL细胞微核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松胞素B对人血淋巴细胞和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CHL)分裂吉周期和微核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松胞素B浓度增高过高能引起细胞微核率增高。在本研究中,对CHL细胞微核率试验以3μg/mL松胞素B较适合;而对人血淋巴细胞微核试验,松胞素B浓度以2-4μg/mL为宜,松胞表B浓度过高会提高微核背景值,降低试验的灵敏度和精确性。  相似文献   
104.
五氯酚对鱼鳃丝组织结构及电解质元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了罗非鱼在0.05mg L^-1和0.10mg L^-1五氯酚(PCP)中暴露3d,7d和10d后鳃丝上皮组织结构的变化,以及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联用仪定量分析鳃丝中主要电解质元素Na,Ca和Cl的变化.与CK比较,随着暴露时问的延长和暴露浓度的增加,泌氯细胞出现的密度增加,部分泌氯细胞个体的面积也增大,扁平上皮细胞的微脊碎片数量增加,排列散乱,细胞受损现象明显;鳃丝中Na,Ca和Cl元素的含量总体上呈下降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与Ca^2 、Na^ 和Cl^-运转有关的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图2参14  相似文献   
105.
通过对危害程度0级的汽油发放作业职业危害初步调查,其结果显示出,从事该作业3年以上作业人员,出现身体改变,应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106.
微生物降解洗涤剂直链烷基苯磺酸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微生物生态学和生理学等多角度地介绍了微生物群落对LAS这种非生物源物质的生态适应,以及筛选蒲株降解LAS的能力;研究表明,大多数细菌的降解能力,取决于降解性质粒的存在。筛选菌株以LAS为唯一碳源生长,可高效地去除污水中的LAS。用海藻酸钠固定化的筛选菌株PLesiomonas sp.90-1,还可高效降解100ppm的LAS废水,去除率在90%以上,实现了高浓度LAS废水的好氧处理。  相似文献   
107.
用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V_(79)),进行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位点(HGPRT Locus)试验,检测了上海市若干环境污染物的诱变性。结果发现,污染物量与诱变性之间呈剂量—反应关系。所有样品经代谢活化后(加S_9),其诱变性均有增高的趋势。卷烟焦油、油烟冷凝物的T/C值均>3,而不加S_9的黄浦江水和自来水样,则对V_(79)细胞可能具有间接的诱变作用(T/C值<3)。  相似文献   
108.
严伟  张秀涛 《上海环境科学》1991,10(9):43-44,34
一、前言厌氧法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既可获得甲烷燃料,又可因污泥量少而节约污泥处理和处置的费用。但厌氧法的反应速率慢,反应器的容积大,因此,提高厌氧反应器中的生物量浓度和生物活性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70年代后期,分子遗传学的重大突破,促进了生物工艺学的发展。到80年代,固定化方法开始发展,主要用在固定人类器官和其它动植物,以取得“长生不老”。在化学工业中,研究了用作有机催化剂的固定化生物酶,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固定细胞。固定细胞比一般生物细胞的寿命长,在一般废水生物处理中,微  相似文献   
109.
主要针对筛选的高效降解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的食酸戴尔福特菌USTB-04(Delftia acidovorans,DA菌)的培养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葡萄糖、甘油和乙醇作为惟一碳源时,与氯化铵和尿素相比,酵母粉是支持DA菌生长的较好氮源.在以酵母粉作为惟一氮源时,与甘油和乙醇相比,葡萄糖是提高DA菌生长速度的较好碳源.进一步研究显示,以葡萄糖和酵母粉作为碳源和氮源时,可以支持DA菌的快速稳定生长,但在以甘油和酵母粉作为碳源和氮源时.培养出的DA菌降解MCs的比活性最高.此研究在培养高细胞浓度DA菌作为生物催化剂用于饮用水源中的MCs去除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0.
为提高土霉素菌渣溶破胞效果,利用碱/超声联合方法对土霉素菌渣进行溶胞处理。通过菌渣SCOD、COD溶出率、细胞形态和厌氧沼气产量的变化,考察了碱/超声协同作用对菌渣溶胞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碱/超声协同处理作用溶胞效果明显,对菌渣COD溶出率影响最大的因素是超声声能密度。碱/超声最佳处理条件为:声能密度2.4 W/m L、Na OH投加量0.08 g/g TS、反应时间120 min,此时,SCOD浓度从607.11 mg/L升高到15 265.90 mg/L,COD溶出率达到70.24%,且处理后残渣BMP试验沼气累积产量提升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