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0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65篇
安全科学   292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41篇
综合类   326篇
基础理论   59篇
污染及防治   27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5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研究了西藏地区的气候特点,与内地气候相比,认为其低温低湿和气温日较差大的特点会对弹药储存带来不利影响,在弹药管理中需要考虑这些特点的影响,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72.
湖南省雷电特征及闪电数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是雷暴多发区,雷暴分布是南多北少,西多东少。近35年地面雷暴观测数据显示,全省年平均雷暴数呈下降趋势。湖南闪电以负地闪为主,占总地闪的94.59%,平均闪电强度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加大,长沙、韶山为闪电强度低值中心。一天中13~20时是闪电高发期,正地闪的平均能量要大于负地闪。  相似文献   
173.
城、郊能量及辐射平衡特征观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化发展导致城、郊能量平衡及辐射平衡存在明显差异。利用城、郊夏季涡度相关系统观测数据,分析了南京城、郊在晴天条件下的辐射平衡、能量平衡、反照率以及储热项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夏季晴天条件下,城、郊辐射收支分配有显著不同。城市辐射陷阱作用导致城区向上短波辐射日均值小于郊区,城、郊分别为246 W/m2和395 W/m2,城市辐射陷阱效应导致截留的短波辐射日平均值可达237 W/m2。同时城市地表向上长波辐射日均值大于郊区自然地表,城、郊分别为5051 W/m2和4883 W/m2,这与城、郊地区不同的地表温度直接相关;(2)城、郊能量平衡分配的方式有显著不同,城市地表储热及感热为能量分配的主要方式,感热全天为正,始终处于不稳定层结。郊区潜热为能量分配的主要方式,夜间存在稳定层结条件;(3)城区总体日平均反照率为011,郊区草地日平均反照率为017,城区水泥楼顶日平均反照率为023。城区铁塔上日均反照率代表整体城市下垫面反照率的特征,城市辐射陷阱作用导致其小于郊区反照率。而水泥楼顶的反照率代表水泥板单一下垫面城市特征,因此大于前2者的反照率日均值。另外,郊区日平均反照率的日变化比城区表现出更明显的不对称性;(4)白天城区储热项占净辐射的56%,而郊区仅占净辐射的7%,并与已有试验中夏季白天储热项数据进行了比较,城市储热项特征与观测所处站点的水泥(硬地)面积所占比重以及是否考虑人为热的影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4.
阐述民用建筑地下室、半地下室锅炉房容量设置不同规定间区别,试析了爆炸能量估算的方法,提出相应满足建筑结构防爆要求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5.
古训云:天天防火,夜夜防盗!足见防火的重要性。火是物质燃烧过程中散发出光和热的现象,是能量释放的一种方式。人类对火的控制,是人类认识自然并利用其来改善生产和生活的第一次实践,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件大事。在使用了火之后,人类才算是真正和野兽区分开来。而当火失控时--即在时  相似文献   
176.
《中国环保产业》2011,(11):44-44
节能就是应用技术上现实可靠、经济上可行合理、环境和社会都可以接受的方法,有效地利用能源,提高能源设备使用或工艺的能量利用效率。环保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结构中,以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而进行的技术产品开发、商  相似文献   
177.
为研究玉米淀粉粉尘爆炸危险性,采用哈特曼管式爆炸测试装置和20 L球爆炸测试装置对200目(<75μm)以下的玉米淀粉粉尘爆炸危险性进行评估,基于静电火花和粉尘质量浓度对粉尘爆炸的影响,对玉米淀粉的静电火花最小点火能量、爆炸下限质量浓度、最大爆炸压力和爆炸指数进行了研究,根据试验结果对玉米淀粉爆炸危险性进行分级。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在25℃,喷粉压力为0.80 MPa,粉尘质量浓度在250~750 g/m3范围内,粉尘的最小点火能量随着粉尘质量浓度增加而降低,其最小点火能量在40~80 mJ之间;在点火能量为10 kJ时,粉尘爆炸下限质量浓度在50~60 g/m3之间;在粉尘质量浓度为750 g/m3时,爆炸压力达到最大,为0.66 MPa;在粉尘质量浓度为500 g/m3时,爆炸指数达到最大,为17.21 MPa.m/s,其粉尘爆炸危险性分级为Ⅰ级。  相似文献   
178.
为在设计复合装药结构时得到复合装药的能量输出和安全性双优结构,利用BP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建立结构优选模型。利用不同的感度和能量输出试验数据,进行模型的训练,训练后对样本进行预测和优选。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克服评估复合装药结构性能优劣的各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实现精确的非线性预测,得到安全性和能量输出双优的设计结构。  相似文献   
179.
当前,从浙江省的危险化学品事故防范、安全监管现状来看,难点在中小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浙江省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嘉兴开发区)目前有14家危化生产储存企业为中小民营和转制企  相似文献   
180.
为研究微塑料上雌激素共存的吸附行为,以17α-乙炔基雌二醇(EE2)和双酚A (BPA)为目标污染物,微塑料聚酰胺(PA)为吸附剂,通过等温吸附实验研究二者在单溶质和双溶质体系下的吸附性能,基于位点能量分布理论进一步剖析二者在PA微塑料上的的吸附特性.同时,采用X射线光谱(XPS)以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吸附前后的PA微塑料进行表征,探究其可能存在的吸附机理.等温吸附拟合结果及XPS、FTIR的表征结果表明BPA和EE2及二者混合溶液在PA上的吸附属于非均质吸附,疏水分配及氢键作用为主要的吸附机制.位点能量分布分析结果表明,相同浓度(1~4mg/L)条件下,BPA吸附位点主要分布于高能量区;单溶质体系的EE2吸附位点主要集中于低能量区.双溶质体系下,相同浓度的两种物质位点分布函数均随着位点能量的增大而呈指数降低,BPA下降趋势较为平缓,吸附位点分布更集中.两种体系相比较,BPA平均位点能量和位点能量非均质性分别增加了0.749%和2.483%,吸附位点数量减少了10.852%;双溶质体系下EE2平均位点能量降低0.813%,位点能量非均质性增加1.870%,吸附位点数量增加42.429%.双酚A和EE2在PA微塑料上的竞争吸附中,EE2占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