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8篇
  免费   288篇
  国内免费   1128篇
安全科学   185篇
废物处理   131篇
环保管理   167篇
综合类   2314篇
基础理论   312篇
污染及防治   598篇
评价与监测   75篇
社会与环境   32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150篇
  2020年   125篇
  2019年   159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162篇
  2014年   239篇
  2013年   204篇
  2012年   204篇
  2011年   198篇
  2010年   173篇
  2009年   208篇
  2008年   167篇
  2007年   231篇
  2006年   187篇
  2005年   161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回流式无膜生物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脱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有效提高脱氮效率、降低MFC运行成本,设计了一种新构型回流式无PEM膜的生物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生活污水,回收电能。研究了该系统的启动情况及稳定运行时的污水脱氮效果和产电性能。结果表明,系统稳定运行后,输出电压0.53 V,反应器内阻406.8Ω,最大功率密度201.9 mW/m3。连续进水、停留时间12 h、回流比为1及阴极连续曝气条件下,COD去除率85%以上,氨氮去除率93.94%,总氮去除率44.96%,总氮去除较作参比的A2/O系统提高8.17%。  相似文献   
992.
主要研究了三大修复技术,物理法通过吸附、膜处理等技术将PFOS分离,化学法通过氧化、还原等方式改变PFOS的性质进而将其降解,生物法通过驯化优势菌群有效降解PFOS。上述方法各有优缺点,物理法简单经济,但会产生二次污染,化学法效果显著但条件苛刻,生物法效率高但自然降解能力低,而几种方法的耦合会大大提高降解效率,将成为水污染处理中去除PFOS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93.
主要论述了一种钢线拉丝及表面处理生产线成套装备的设计。该生产线的生产方式是多根钢线在牵引动力系统的作用下依次穿过各种处理设备,完成各道工序,实现钢线完成表面处理的目的。这个生产过程中,钢线可以完成放线、脱脂、退火、镀镍、造膜、烘干及收线一体化的工序。采用立体式布置,空间利用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994.
应用CFD软件Fluent对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submerged membrane bioreactor,SMBR)内气液两相流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重点考查曝气系统的改变对气液两相流态的影响,并结合PIV实验验证模拟结果,从而为反应器的优化设计及膜污染的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模拟结果表明,SMBR内曝气强化了气液两相紊动,膜表面液相速度沿反应器高度增加且形成循环流动,有利于膜面污染物的脱落;反应器内气含率分布不均匀,出现死区,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经实验验证,模拟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995.
猪场沼液具有高氨氮、低碳氮比(C/N)和脱氮难度大等特点,实验采用序批式膜生物反应器进行处理。结果表明,为达到较好的脱氮效果,进水COD宜控制在800~1 000mg/L;NH3-N为800mg/L时不会抑制硝化反应,C/N越高脱氮效果越好,C/N从8下降到1时,TN去除率由82.2%下降为16.7%;pH为8.5时脱氮效果最佳;夏天(进水水温25℃)脱氮效果优于冬天(进水水温13℃),TN去除率分别为93.13%、81.31%,进水水温在10~30℃时,进水水温越高脱氮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996.
针对在"低钠焙烧水浸提取偏钒酸钠-离子交换树脂提纯-氯化铵沉钒"生产钒工艺下产生的废水的高盐度,可生化性差,使用传统的方法难以达到排放标准等特点,提出了"混凝-砂滤-活性炭过滤-微滤-反渗透"集成技术处理钒冶炼废水。考察了混凝沉淀的最佳条件,同时重点探讨了操作压力、运行时间和pH等操作参数对膜运行效果的影响。反渗透出水的COD为20.7 mg/L,Cl-为176 mg/L,电导率为387μS/cm,除盐率达到99.4%,总铬、六价铬和总钒等重金属的去除率都达到99%以上,远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该出水能回用于大部分生产工序;浓缩液也能回用于成球工艺和烟气处理工序,实现了钒冶炼废水的零排放。具有比较可观的经济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7.
现如今,我国大多数净水厂都是采取臭氧活性炭工艺来进行深度处理,其有着出水水质较好的优势,同时符合目前日益严格的用水标准。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膜处理工艺也逐渐被广泛应用起来,尤其是近几年,很多水厂均采用膜工艺技术代替传统水处理,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就此,本文以固安天天一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采取膜技术的不同组合工艺进行分析对比,希望能选择出最佳的工艺模式,以此提高净水厂水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998.
999.
介绍了油气回收技术的基本原理,着重介绍了冷凝膜回收工艺技术的特点,及冷凝膜回收装置在中国石化青岛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轻质油汽车装车的应用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Donnan渗析原理构建了离子交换膜反应器,探讨了受体池溶液种类和浓度、给体和受体池搅拌功率以及给体池溶液的初始pH、进水流量和Cd(Ⅱ)进水浓度等因素对Cd(Ⅱ)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搅拌功率由0.035W增大为0.162 W,Cd(Ⅱ)分离去除率与离子通量显著增加。当受体液NaCl浓度为0~0.5 mol·L-1时,Cd(Ⅱ)分离去除率随着受体液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当给体池进水Cd(Ⅱ)溶液初始pH≤8时,Cd(Ⅱ)分离去除率随受体液pH的增加而增加。此外,给体池中Cd(Ⅱ)分离去除率与Cd(Ⅱ)初始浓度以及给体池进水流量成反比。在本实验条件下,Cd(Ⅱ)的分离去除率最高可达85.5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