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30篇
基础理论   15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村级安全综合监管平台建设事关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前阶段,无锡市锡山区安监局组织开展了全区村级(工业集中区)安监平台建设情况调查.听取了乡镇分管领导、安监办主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村治保主任和企业代表的意见建议,对村级(工业集中区)企业数量、安全监管机构设置、专兼职安全人员配备等情况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62.
苏南山丘区小流域土壤养分特性空间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地统计学与GIS相结合的方法,以苏南山丘区邓下小流域为研究区,研究了表层土壤(0~20 cm)的pH值、全氮、全磷和速效钾等4种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1)土壤养分的变异系数大小是全磷>速效钾>全氮>pH值,存在中等程度的空间变异性。土壤pH的半方差函数理论模型为线性模型,全氮、全磷和速效钾均为指数模型。土壤全氮、全磷和速效钾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结构性因素是影响其空间变异的主要因素。土壤pH值存在中等的空间相关性,随机因子引起的空间变异性所占比重较大。(2)土壤pH值自北部向东南部总体趋势递减,中部波动较大。全氮条带状分布明显,自北部向东南部递减。全磷含量具有南北部低,中部较高的趋势,中部波动较大,高值中心出现在这一区域。速效钾在研究区波动较大,高值区域主要集中在中北部,低值区域主要分布在中南部。研究结果可为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土壤养分管理与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苏南地区经济高速发展,工业化及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建设用地急剧扩张。为了研究苏南建设用地扩展类型,基于1980~2010年建设用地数据,利用ArcGIS 93软件识别并提取了3种建设用地扩展类型:填充型、边缘增长型和跳跃型,并分析了建设用地扩展类型景观格局时空动态及其驱动力。结果表明:1980~2010年,苏南地区的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了44582%,其中1980~2005年增加了16373%;2005~2010年增加了10696%,常州市建设用地的扩展速率最大,为75286%。1980~2005年,苏南地区边缘增长型占据了7403%,其次是跳跃型与填充型,而2005~2010年,建设用地扩展类型的比重仍与1980~2005时段相一致,但变化更为剧烈。建设用地扩展类型的斑块个数均处于增加趋势,3种扩展类型的形状区域复杂,建设用地扩张景观类型破碎化严重但其链接度仍较高。苏南5市的填充型扩展类型主要集中于城市中心附近,而跳跃型主要分布于远离城市的区域。苏南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加、工业化进程、房地产投资、外资直接投资、固定资产投资都在影响着建设用地的扩展  相似文献   
64.
以流域尺度为研究单元,流量、水质同步监测分析了雨强对太湖缓坡丘陵地区农田土壤养分随地表径流迁移的影响.10场降雨试验结果显示,雨强对农田氮、磷径流迁移有巨大影响.总磷、磷酸盐及氨氮EMC值随雨强的增强而增大;小降雨强度条件下,总氮、硝氮EMC值随雨强的增强而增大,强降雨条件下,其EMC值与雨强呈负相关.小雨、中雨、大雨及暴雨条件下,总氮及总磷的SMA值依次为1.91、311.83、127.65、731.69g/hm2及0.04、7.77、2.99、32.02g/hm2,与雨强表现出正相关.硝氮及氨氮是氮素迁移的主要类型,且主要是溶解态迁移.磷酸盐是磷迁移的主要形态.小降雨强度下,磷以溶解态迁移为主,随着雨强的增强,颗粒态磷迁移量逐渐增加,当雨强达到暴雨时,磷主要是颗粒态迁移.次降雨量、小时最大雨强、平均雨强及降雨历时影响因素中,氮、磷迁移量与小时最大雨强及次降雨量显著相关(p0.01),均表现为正相关.  相似文献   
65.
对25个苏南城市群河流表层沉积物中二噁英及17个样品中共平面多氯联苯的监测表明,PCDD/Fs和dl-PCBs中位值分别为6.61 ng WHO1998TEQ·kg-1和1.43 ng WHO1998TEQ·kg-1,均处于我国和亚洲河流表层沉积物的中等水平.PCDD/Fs和dl-PCBs含量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规模呈现正相关.开发区新建企业是PCDD/Fs的新排放源之一.统计分析表明,南通PCDD/Fs的排放以燃煤和农药五氯酚的使用为主,无锡来源于农业活动和少量工业污染源,苏州则受到目前工业排放源的影响,3个城市的PCBs主要来源于历史上PCBs工业品的使用.96%的采样点总毒性当量浓度(TEQ)超过加拿大沉积物质量指导值(ISQGs),88%的采样点超过美国EPA ISQGs,表明苏南城市群表层沉积物PCDD/Fs和dl-PCBs具有一定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66.
通过农田样方观测与实验分析获得主要农作物的含碳率、经济系数、果实水分系数,再根据盐亭县近55年来(1949~2004年)农作物产量与耕地面积的相关数据,估算了该区农田生态系统植被碳储量与碳密度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近55年来该区农田植被碳储量和植被碳密度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具有碳汇效应;但植被碳储量和碳密度很不稳定。植被碳储量以大春作物为主(占总碳储量的70.80%);近期大春作物的比重略有下降,而小春作物所占比重则略有上升。今后该区应加强农田基本建设,维持农业生产和农田植被碳储量的稳定;改进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作物单产、农田植被碳储量和碳密度;适度扩大水稻、马铃薯和油菜等作物的种植面积,稳定小麦播种面积。  相似文献   
67.
苏南丘陵区典型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宝先  张金池  俞元春 《生态环境》2010,19(9):2054-2060
针对苏南丘陵区杉木、马尾松、毛竹、栎林等4种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实测了其主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运用多种生态经济学方法估算了4种林分的生态服务价值。生态服务价值包括直接使用价值和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包括气体调节、涵养水源、保土固肥、防止水库淤积、营养物质循环、净化环境价值等。研究区杉木、马尾松、栎林、毛竹4种林分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中,间接经济价值分别是其直接经济服务价值的1.82、2.12、3.16、4.04倍,单位面积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别为192397.30、113262.69、88350.51、103289.69元·hm-2·a-1。在区域研究中,根据地方实测的数据进行估算,能提高计量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精度。  相似文献   
68.
苏南丘陵地区森林土壤酶活性季节变化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陶宝先  张金池  愈元春  丛日亮 《生态环境》2010,19(10):2349-2354
研究了苏南丘陵区不同林分土壤养分、酶活性的剖面分布以及酶活性的季节动态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偏酸性,土壤中TN质量分数较高,有机质、TK、AK质量分数中等,TP、AP质量分数较低,土壤TN、有机质、AK、AP的质量分数及蔗糖酶、脲酶、H2O2酶、磷酸酶活性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土壤酶活性在不同季节也存在差异,蔗糖酶活性的季节变化表现为:秋季〉夏季〉春季〉冬季,脲酶活性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毛竹林土壤的磷酸酶活性为:秋季〉春季〉夏季〉冬季,其它3种林分土壤的磷酸酶活性为:秋季〉夏季〉春季〉冬季,H2O2酶活性在马尾松、麻栎、毛竹林土壤内表现为:春季〉秋季〉夏季〉冬季,在杉木内林土壤内表现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在α=0.01或α=0.05水平下,土壤酶活性与土壤TN、AP、AK、有机质及重元素Pb、Cu、Zn、Cr、Ni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与土壤容重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冬季蔗糖酶与其它3个季节的蔗糖酶呈现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秋季磷酸酶与其它3个季节的磷酸酶呈现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夏季脲酶与其它3个季节的脲酶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夏季H2O2酶与其它3个季节的H2O2酶呈现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69.
江苏省溧阳市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倡导实施“环境立市”“生态兴市”战略,创优环境“筑巢引凤”,精心打造全国生态示范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生态市,全市呈现经济良性发展、生态优化提升的喜人景象。溧阳从少为人知的老区、山区、边区、穷区的贫困县,经10余年的绿色崛起嬗变为如今名声大噪的“绿色小康苏南样本”。溧阳,以其调优结构催生的高效生态产业,正在苏南经济板块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70.
基于扰动分析方法的AnnAGNPS模型水文水质参数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席庆  李兆富  罗川 《环境科学》2014,35(5):1773-1780
参数敏感性分析对于水文水质综合模型的构建及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基于AnnAGNPS模型机制,选取可能对模型产生影响的地形、水文气象、田间管理、土壤等4大类31个参数,以太湖地区典型低山丘陵小流域——中田河流域为实验区,利用扰动分析方法评价了模型参数对水文水质模拟结果的敏感性.结果表明,11个地形参数中,LS对径流、泥沙与氮磷等模拟结果普遍敏感,RMN、RS和RVC对泥沙输出分别为一般敏感和弱敏感,其余参数不敏感.水文气象参数中CN对模型径流和泥沙输出特别敏感,对其余结果也都比较敏感.田间管理与植被作物肥料参数中CCC、CRM和RR对泥沙和颗粒态污染物输出弱敏感,6个肥料参数(FR、FD、FID、FOD、FIP、FOP)对氮磷营养盐输出特别敏感.土壤参数中,K对模型除径流之外的所有结果都特别敏感,土壤氮磷含量的4个参数(SONR、SINR、SOPR、SIPR)对相对应的氮磷输出结果弱敏感.通过对中田河流域2005~2010年径流量的模拟和校正检验发现,模拟期与校正期年径流量偏差基本都在10%以内,模拟精度优秀.本研究对AnnAGNPS模型构建中的参数选取与校验调整具有直接参考价值,对研究区的径流模拟结果也证明了模型敏感性分析对于调参过程的可行性和该模型在太湖地区低山丘陵流域径流模拟的适用性,对于模型在国内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