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84篇
安全科学   28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155篇
基础理论   74篇
污染及防治   35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文以被重金属铬的太湖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将抗铬菌株Bacillus sp. C31投加到沉积物中进行铬污染的修复研究。实验表明:该菌株对沉积物中浓度为100 mg/kg的六价铬有33.9%的还原能力,此外,经过菌株修复后的沉积物中,重金属铬的赋存形态也发生了变化,部分转变成了性质更加稳定,对环境危害小的形态。  相似文献   
32.
通过开展城镇污水处理模拟实验,与WATER9模拟结果比对和误差分析,使用优化后的WATER9模型模拟计算扬州汤汪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的VOCs排放量,并分析各参数对VOCs排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WATER9模型满足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过程中VOCs排放量的模拟要求,优化后的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的相对偏差小于8%.实验结...  相似文献   
33.
认识化学品的毒性机制是开展化学品健康风险评估的基础。掌握化学品有害效应的遗传易感性机制是开展精准的健康风险评估的前提。传统的毒理基因组学主要分析化学品暴露诱导的组学表达图谱,不能建立生物学表型与特定基因/通路表达的直接关联。功能基因组学通过敲除或者敲降全基因组或者特定的基因集,建立基因-化学品毒性的直接关联,进而研究化学品致毒的过程和机制,同时可以提供与化学品暴露的遗传易感性相关的分子响应信息。本论文综述了功能基因组学技术的原理及其主要发展,介绍了酵母、鸡DT40细胞和RNA干扰等功能基因组学测试方法的优缺点。同时,详述了CRISPR功能基因组学的原理和特点,以及其在化学品毒性机制研究中的应用,展望了联合应用分子流行病学和CRISPR功能基因组学,开展化学品有害效应的易感性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34.
重金属吸附菌处理含锌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污水厂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出3株对重金属锌吸附能力较强的菌株,考察了pH值、温度和Zn2+质量浓度对菌株吸附含锌废水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Z-5-2在pH=7.0、温度30℃、Zn2+质量浓度为200mg/L时吸附效果最好;菌株Z-5-3在pH=6.0、温度28℃、Zn2+质量浓度为250mg/L时吸附效果最好;菌株Z-5-4在pH=7.0、温度28℃、Zn2+质量浓度300mg/L时吸附效果最好。其中,菌株Z-5-4吸附能力最强,吸附率可达95.5%,对菌株Z-5-4进行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Z-5-4为产吲哚金黄色杆菌。  相似文献   
35.
NG—M701FR型锅炉也叫9F燃机余热发电锅炉,锅炉高压过热系统和再热系统各布置一个多孔喷管式喷水减温器。再热减温器立式布置在一、二级再热器导管之间,设计运行参数为:4.07MPa,557℃;  相似文献   
36.
9%镍钢液化天然气储罐制造安装过程中,焊缝检验通常用常规射线照相(RT)进行。本文研讨用相控阵半自动超声检测(AUT)取代射线照相的工艺制定及验证方法。要领分四步:首先带缺陷专用焊接试样的制备;然后相控阵AUT工艺的编制;其次在有已知缺陷的焊接试样上,对AUTT艺作“开放性”验证试验;最后在现场对整个数据采集系统作“封闭性”操作演示和验证评定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相控阵AUT取代RT可行可靠,能凸显AUT种种优势。  相似文献   
37.
刘洪艳  王珊 《环境工程学报》2019,13(5):1113-1118
以分离自海洋沉积物中异化铁还原细菌Klebsiella sp. KB52为研究对象,分析微生物异化铁还原过程对还原Cr(Ⅵ)的影响。菌株KB52是一株非典型耐铬细菌,在Cr(Ⅵ)浓度10~50 mg·L~(-1)范围内,该菌株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当将Fe(OH)~3添加至培养体系,菌株KB52能够良好生长并具有铁还原性质,同时提高了Cr(Ⅵ)还原效率。Fe(OH)~3浓度为300 mg·L~(-1)时,菌株KB52细胞生长指标OD600和累积产生Fe(Ⅱ)浓度最高,分别是1.4760±0.04和(39.79±1.45)mg·L~(-1),Cr(Ⅵ)还原率(42%)是对照组的5.25倍。当柠檬酸铁作为电子受体,菌株KB52还原Fe(Ⅲ)效率最高,Fe(Ⅱ)累积浓度达到(109.87±1.27)mg·L~(-1),Cr(Ⅵ)还原率提高至67%。上述结果表明,菌株KB52能够利用可溶性和不可溶性Fe(Ⅲ)作为电子受体进行生长,同时其异化铁还原过程偶联Cr(Ⅵ)还原。研究结果可为利用异化铁还原细菌还原Cr(Ⅵ)提供理论依据,拓宽微生物治理重金属污染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38.
混合菌对石油的降解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从含油污水中分离得到4株能高效降解石油的微生物菌株(X2、X3、X4、X5),经鉴定,4株菌分别属于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 sp.)、动胶菌属(Zoogloea sp.)、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和邻单胞菌属(Plesiomonas sp.).通过观察4株菌在原油培养基中的生长变化过程,确定了其中的优势菌;并对4株菌进行复配实验以确定各株菌混合后的石油降解效果;用正交实验法确定达到最佳石油降解效果各菌的投加量;通过对残油的Gc-MS测定分析,确定各菌在降解石油时所起的作用.结果表明,混合菌株中菌X4为优势菌,且有高的降解效果(达68,60%),其它3株降解率不高的菌混合投加也能达到较高的降解效果(达63.17%),菌X4是混合菌株维持高降解率的关键;达到最佳降解效果的各菌投加量分别为0.1%、0.1%、0.5%、2.0%;菌X2和菌X3降解C12-C16直链烃和少量支链烃,菌X4和菌X5对C12-C22直链烃有好的降解效果.图2表4参10  相似文献   
39.
从3种污泥中驯化筛选出10种菌株,研究了各菌株对油制气废水不同污染指标的处理能力差别,以及各菌株对废水中芳烃化合物的降解能力.结果表明,各菌株可在初始阶段提高废水的BOD值,在高低废水浓度条件的降解能力基本一致;酚的去除率可达93.9%,但对废水中氨氮的去除率小于27.3%;实验采用的3种菌株对废水中的芳烃化合物都能降解,但其对芳环数≤3的芳烃化合物的降解能力强于对芳环数为4~6的芳烃化合物的降解能力.图4表2参10  相似文献   
40.
文章通过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微核试验和Ames试验,对聚天冬氨酸(PASP)毒理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LD50≥5000mg/kg.bw,证明PASP是实际无毒物质;在剂量为5.0g/kg.bw以下时,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PCE)微核的发生率与阴性对照组相近,说明PASP不是染色体畸变型的致突变物质;对TA97,TA98,TA100和TA102四种菌株,在剂量为0.008~5mg/皿范围内,投加与不加S9时PASP的MR最大值为1.45,最低值为0.67,呈阴性,即PASP不是基因致突变物质.研究结果对PASP阻垢剂的工业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