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8篇
安全科学   19篇
环保管理   37篇
综合类   108篇
基础理论   29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21.
粮食安全关系到西藏农牧民的生计与社会稳定.为促进粮食产量提高,以西藏自治区7个地级行政区为生产单元,采用2010-2019年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产量等数据,运用迪氏指数法定量分析10年来各行政区粮食产量变化差异,探讨粮食增产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近10年来西藏粮食增长趋势较为明显,增幅达15.9%;(2)日喀则是西藏的主要粮食产区,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最大,为42.2%;(3)近年来的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突出了青稞的重要位置,增加了青稞的播种面积,青稞对粮食产量的贡献率达到76.6%;(4)从全区来看,对粮食增产的主要贡献因素是作物播种面积增加.因此,近年来西藏主要通过调整种植结构和扩大种植面积获得了增产,而在未来可积极开展复种措施、提高耕地利用系数(如西藏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区域)以及通过增加科技投入,如改良品种、推行测土配方、提高农业机械化率等措施来提高作物单产、增加粮食总产.(图2表3参14)  相似文献   
222.
文章是在调查西藏卓玛朗错曲流域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分析流域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结合西藏中小河流生态环境的特点和区域环境保护要求,以及流域规划的目的、原则、规划布局和主要规划工程等,针对规划实施对流域重要环境敏感点、重要生态保护目标等生态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分析、说明,提出规划方案优化建议,协调响应,以满足环境保护要求;并针对不利环境影响和流域原有生态环境问题提出生态环境修复、补偿、减缓等保护措施,并进行环境风险分析、预防措施等,为今后类似中小流域规划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23.
叶绿素a浓度是反映湖泊富营养化状态的一个重要参数。以MODIS L1B数据为基础,结合叶绿素a浓度实测数据,基于经验分析法实现了西藏典型湖泊叶绿素a浓度反演研究,并探索了西藏典型湖泊2019年春、夏、秋季叶绿素a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首先,利用叶绿素a浓度实测数据和MODIS L1B影像不同波段的反射率值进行组合试验,选择最佳波段组合建立模型;其次,分别选用2015年、2017年叶绿素a浓度实测值和反演值对模型进行对比验证;最后,利用叶绿素a浓度反演模型对西藏典型湖泊2019年春、夏、秋季叶绿素a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空间尺度上,西藏典型湖泊叶绿素a浓度整体上呈现出周围高、中部低的分布特征,且湖岸水体叶绿素a浓度变化较大;在季节尺度上,不同湖泊叶绿素a浓度的季节变化存在较大差异,格仁错和色林错的季节变化幅度较大,纳木错、塔若错和羊卓雍错的季节变化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224.
西藏最大的水利工程一旁多水利枢纽工程,近日在拉萨市林周县开工。  相似文献   
225.
"十二五"以来中国先后颁布了一系列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并实施相应的大气污染治理措施以提高环境空气质量。为研究西藏自治区"十二五"(2011-2015年)和"十三五"(2016 -2020年)时期环境空气质量变化状况,评估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实施效果,笔者对2011-2020年西藏自治区7个城市(地区)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和优良天数比例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一系列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的实施,西藏自治区环境空气质量显著提升,与"十二五"时期相比,"十三五"时期西藏自治区年平均优良天数比例由97.5%±2.0%提升至99.3%±0.4%,SO2、 NO2、 PM10、 PM2.5浓度年均值和CO 浓度第95百分位数均呈下降趋势,其中CO、PM10和PM2.5浓度下降幅度较大,O3日最大8h滑动平均值第90百分位数略有上升。西藏自治区环境空气质量与人口、经济发展程度呈负相关关系。受污染源排放、气象条件和区域传输等因素影响,西藏自治区O3浓度春、夏季较高,而其余污染物浓度冬季较高。  相似文献   
226.
统计分析了2007—2012年的西藏原野天然γ辐射水平监测数据,与原国家环境保护局1989年开展的西藏自治区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研究的数据进行比较表明,2008—2012年环境连续γ辐射剂量率年均值范围为186.5~190.9 nGy/h,未见异常升高,在正常波动范围内;原野γ辐射剂量率平均值为97.9~134.0 nGy/h,测值范围为51.6~197.7 nGy/h,保持稳定状态;宇宙射线所致居民年辐射剂量为1.29 mSv/a,为内地的5倍左右,但仍属于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