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107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45篇
综合类   84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浅谈室内环境的污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公共场所、办公与居家室内装修的普及,装修材料的多样化,室内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本文通过对室内环境污染源、化学污染物的分析和论述,使读者对室内环境污染物及污染源有所认识,以促进人们在家庭装修和日常生活中注意室内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52.
环境与安全风险评价理论上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具有安全风险和具有环境风险的建设项目,要进行安全风险评价和环境风险评价.目前,对于如何进行安全风险评价和环境风险评价,未见有具体的指导性建议.许多评价报告中,两者往往雷同,不利于突出各自的重点和评价工作的深入.本文作者依据自身时两类风险评价的认识,从二者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二者间的相关性问题,简述了风险评价的意义.  相似文献   
53.
三江平原的迁徙鸟类状况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鸟类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它的种群的变化可以直接反映一个区域的生态现状.三江平原是国际性的重要湿地,每年来此越冬、繁殖或停歇的鸟类数以万计,其中有很多濒危和珍稀物种,我们应该从认识它们出发,来了解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从而更好地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54.
对生态旅游的认识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旅游是近几年来逐渐时兴起来的一种旅游形式.最初生态旅游的提出本意是为了改善人类与自然生态环境的紧张关系,实现自然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就目前而言,并非所有的人都了解生态旅游的真正内涵,甚至有相当数量的人对此存在误区,造成了诸多旅游景区有生态旅游之名,而无生态旅游之实,由此导致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55.
袁毅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29(Z1):114-116
通过分析我国污泥处理处置的现状及国内外污泥处理处置发展动态,指出目前污泥处理过程中在污泥处理责任主体、污泥监管系统和相关标准上存在的若干问题,以及就目前各种污泥的处置方案,引出污泥处理处置的认识误区,从而对污泥处置方法进行分析说明,找出一条经济可行、管理方便的处理对策,并对污泥的最终处置方式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56.
冷战结束后,俄罗斯充分认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制定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政策.立法上,除《宪法》外,俄罗斯还制定和颁布了大量保护环境的专门性联邦法律;管理体制上,俄罗斯联邦国家权力机关、联邦各主体国家权力机关、地方自治机关,负责在相应的区域内保护环境;生态监督上,俄罗斯实行严格的生态鉴定制度.  相似文献   
57.
运用R/S分析(Rescaled Range Analysis)方法对连云港市3个大气环境定位监测点近10年来的SO2、NOx和TSP序列数据进行了时间序列的长程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连云港市SO2、NOx和TSP月均值序列的Hurst指数在0.500~1.000,表现出明显的长程相关性,并且这种相关性程度的强弱随着城市功能区的不同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研究结果对于认识连云港市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变化过程和科学制定环保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8.
本文从讨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出发,认为可持续发展尽管事关全人类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但是推行起来却有相当难度,其原因在于人的自利本性.而且通过对中西方文化底蕴的简单对比可以发现,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难度更大,这是因为两者对人性认识上的差异.所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在于对人性的充分认识和正确把握并利用,只有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才会有所附依,也只有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利益驱动和理想驱动相结合,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9.
姚卫新 《环境导报》2003,(14):14-14
环境意识和环境质量如何,是衡量社会进步和民族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建立一个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人类新文明已是当今世界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培养中学生环境意识,增强他们对地球、对环境、对人类、对祖国的责任感,是为国家培养和造就合格人才,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课题。环境意识的基本要素环境意识主要包括认识要素和道德要素两部分。环境意识的认识要素是指人们对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的认识水平和程度。科学的环境意识必须正确认识人与环境的辩证关系:一是能认识到环境是个大系统,人类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二是能认识到环境…  相似文献   
60.
生态环境的恶化已引起各国重视,我国生态环境问题表现在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工业污染、森林毁坏及生态物种减少诸方面。我国对于改善生态环境作了很大的努力,我们应该坚持走发展的道路,但在发展的进程中要注意保护环境,即坚持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