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5篇
  免费   161篇
  国内免费   753篇
安全科学   101篇
废物处理   95篇
环保管理   67篇
综合类   1202篇
基础理论   402篇
污染及防治   299篇
评价与监测   25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以石油焦为原料、浓硫酸为磺化剂,通过磺化反应制得磺化石油焦酸催化剂。分析了制备条件的影响,获得了制备磺化石油焦的优化条件:反应温度120℃、反应时间30h、酸(摩尔)焦(g)比0.8mol/g。在优化条件下,磺化石油焦的交换容量可达2.6mmol/g。与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K2641相比,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磺化石油焦作为酸催化剂催化合成乙酸乙酯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且重复使用5次后催化剂活性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992.
内电解-Fenton氧化法降解活性艳蓝X-BR机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蒽醌染料活性艳蓝X-BR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内电解-Fenton氧化法降解蒽醌染料机理的研究。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离子质谱仪等分析检测仪器对反应过程中间产物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对各种谱图的解析,推断出了活性艳蓝X-BR在内电解-Fenton氧化法处理降解过程中的反应历程。  相似文献   
993.
一株高效耐冷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寒冷地区水温偏低,污水生物处理效果差,出水达标困难。从寒冷地区水土样品中,分离到数株能在2℃下生长的低温菌株,选择优势菌N进行重点研究。从脱氢酶活性机制上,考察了不同条件对N菌株降解能力的影响;对比研究了它与常温活性污泥降解能力和脱氢酶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N菌株属于耐冷型低温微生物,结合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及生理生化特性鉴定为黄假单胞菌;5℃曝气8 h,接种废水COD、氨氮去除率均在90%以上;低温条件下,该耐冷菌对生活污水降解率比常温活性污泥高出40%,脱氢酶具有更高的活性,在低温污水处理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4.
研究了N,N-二乙基-1,4-苯二胺分光光度法和便携式光度计测定水中活性氯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结果表明:便携光度测定法同实验室测定方法具有等效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对N,N-二乙基-1,4-苯二胺分光光度法研究结果表明,显色剂于4℃下保存应不超过7d;对于标准曲线测定时碘酸钾的反应时间,应由1min更改为30min。  相似文献   
995.
漆酶对活性艳蓝染料废水脱色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用白腐真菌漆酶对活性艳蓝X-BR和活性艳蓝K-NR 2种活性染料进行脱色实验。研究了pH、温度、染料浓度和酶活力对脱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漆酶脱色的适宜条件为:反应温度45℃,pH 6~7,适宜染料浓度为50 mg/L,酶浓度5 U/mL,反应1 h两种染料脱色率可达到75%;通过正交实验确定2种染料的最佳脱色组合分别为:反应温度55℃、pH7、活性艳蓝X-BR浓度50 mg/L、酶浓度5 U/mL和反应温度55℃、pH 6、活性艳蓝K-NR浓度50 mg/L、酶浓度5 U/mL。在所得最优条件下反应1 h,活性艳蓝X-BR和活性艳蓝K-NR的脱色率分别为74.2%和78.6%;反应2 h,脱色率分别为78%和79.5%。  相似文献   
996.
997.
针对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聚丙烯(PP)、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定向聚丙烯(O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6种典型原料的塑料制品生产,选择了广东省内5家典型生产企业,通过气袋采样法和预浓缩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系统进行了样品采集和测定,获得了塑料制品行业VOCs排放化学谱和排放因子.对企业所采用的活性炭吸附法、水雾喷淋法等VOCs处理方法,比较了VOCs废气处理前、后的差异.结果表明,所采样企业VOCs处理前、后组分均以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VOCs)、芳香烃和烷烃为主;主要物种为己醛、苯乙烯、甲苯、甲基乙基酮和正十二烷等.VOCs处理前、后排放因子变化分别为1.0~8.1 g·kg-1及1.5~6.8 g·kg-1,平均分别为4.6 g·kg-1及4.3 g·kg-1.VOCs经处理前、后归一化臭氧反应活性(ROF)分别为2.83和2.43 g·g-1,主要由OVOCs和芳香烃贡献;归一化二次有机气溶胶反应活性(R...  相似文献   
998.
以自制改性沸石为催化剂,通过微波诱导氧化技术,对活性嫩黄模拟废水进行氧化处理。采用尿素均匀沉淀包裹法制备Fe2O3/沸石微波诱导催化剂。利用SEM、XRD、IR等分析手段分别对催化剂的表面形态、物相结构等特性进行表征。实验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微波辐射时间、微波辐射功率对活性嫩黄废水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在催化剂用量3g/L、微波功率900W、辐射时间4min的条件下,对50mg/L活性嫩黄的处理率达到97%。  相似文献   
999.
本文针对啤酒厂灌装生产线的洗瓶剂的种类,在实验室进行试验,通过数据中的COD去除率和产气量来探讨灌装生产线洗瓶剂浓度对厌氧反应器内的污泥活性是否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00.
臭氧催化氧化处理活性蓝染料废水及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董俊明 《环境工程学报》2008,2(11):1524-1528
进行了臭氧化学氧化体系和臭氧催化氧化体系对活性蓝处理效果的比较。提出了常温常压下臭氧催化氧化预处理活性蓝染料废水的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臭氧催化氧化处理COD为13 800 mg/L的活性蓝染料废水时,最佳反应pH值为5~6,臭氧用量为80 mg/L时,反应时间约40 min,COD去除率大于80%,色度去除率大于90%,达到了预处理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