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6篇
基础理论   10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盐胁迫下弗吉尼亚栎生长和生理生化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弗吉尼亚栎(Quercus virginiana)是美国沿海地区重要的绿化树种,具有较强的耐盐性.文章采用Hoagland溶液水培方法,研究了美国引进树种-弗吉尼亚栎(简称弗栎)在3.0 g·L-1、5.0 g·L-1和7.0 g·L-1 NaCl胁迫下的生长状况以及叶片脯氨酸含量和对Na 、K 选择性吸收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在经过不同质量质量浓度NaCl处理21 d后,随着NaCl质量质量浓度的增加,弗栎植株生长受到抑制,其中茎叶生物量减少的幅度较根系大,表明弗栎地上部生长比地下部对盐胁迫更加敏感,从而导致根冠比增加.同时发现,盐胁迫处理不同时期对叶片脯氨酸含量和Na 、K 含量的影响各不相同,在处理7 d和21 d时,叶片对Na 和K 的吸收量均有增加,使K /Na 维持相对稳定的比值,而脯氨酸含量随NaCl质量质量浓度的增加减少;在处理第14 d时,对Na 吸收增加的同时,抑制了对K 的吸收,导致K /Na 比值随NaCl质量质量浓度的增加而迅速下降,而此时叶片脯氨酸含量随着盐质量质量浓度的增加而迅速增加,表明在盐胁迫早期和晚期,弗栎可能通过增加对K 的吸收以减轻Na 离子毒害效应,而在盐胁迫中期,叶片积累脯氨酸是适应盐胁迫的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2.
萌蘖调控对辽东栎再萌生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调控措施下辽东栎灌丛再萌生株各生长因子的特征,分析了不同的人为调控措施对辽东栎次生灌丛再萌生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人为调控对辽东栎再萌生株的发生与生长有着重大影响.调控强度大,再萌生株的数量、高度较小,基径、单株生物量较大;调控强度小,再萌生株的数量、高度较大,基径、单株生物量较小.在辽东栎种群的更新过程中,幼苗与幼树问存在着明显的瓶颈现象,经过激烈的竞争生长,只有少数才能进入下一个生长季.生长季前清除所有再萌生株后,由于当年生长季调控措施的不同,再萌生能力出现差异.调控后,辽东栎灌丛再萌生株的总生物量主要与其高度有关.图2表3参31  相似文献   
13.
蒙古栎林生态系统的辐射能量与水分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2015年5月17日,以“创新创业、科技惠民”为主题的“科技列车丹东行”活动暨2015年辽宁省科技活动周在辽宁省丹东市滨江中路玫瑰广场正式启动.来自中国地震局的专家特派员(新疆自治区地震局副局长张勇、云南省地震局工程院院长安晓文以及辽宁省地震局高级工程师石岩)参加了活动.每年5月科技活动周期间,科技列车都要开往老、少、边、穷地区,普及科技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至今已经成功举办11届.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实地调查与统计,介绍了安徽省祁门县可以作为生物质能源的栎类树种,如青冈栎、苦槠、甜槠等的资源分布状况,其中栎类(壳斗科)能源树种苦楮、甜楮、青冈栎、小叶青冈、大叶青冈、锥栗所占比例高达35.7%,为祁门县生物质能源开发与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展示在辽东大地上的千山是由近千座状似莲花的奇峰组成的,故曰"千朵莲花山"。相传在遥远的上古时代,辽东一带是一片汪洋大海,叫太子海。海上有一座宝岛,叫积翠岛。岛上有一座高山,叫积翠山,山中居住着美丽善良的积翠仙子。她不分昼夜地绣织朵朵金莲,用金莲挡水的方法来拒恶龙于海岛之外,使宝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同乐。  相似文献   
17.
辽东山区的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前言辽宁东部山区包括抚顺、本溪、丹东等地区的部分县(市) ,这些地区森林植被好 ,水源涵养能力强 ,是许多河流的发源地。因为其地理位置及资源条件等特点 ,相对来说 ,生态环境破坏较轻。但由于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对森林的过度砍伐 ,陡坡耕作 ,乡镇企业污染等原因 ,生态破坏呈现出加剧的趋势。位于辽东山区的新宾满族自治县 ,1996年被国家环保局列为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以来 ,通过生态规划的制定和实施 ,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保护 ,社会、经济迅猛发展 ,并建立了多种适合山区特点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因东部山区地形、地质构造以…  相似文献   
18.
19.
采用2×2列联表的χ2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分析了喀斯特山地青冈栎(Cyclobalanopsis glauca)群落22个优势种的种间联结性和相关性。结果表明,在所组成的231个种对中,χ2检验中有100个种对为正联结,110个种对为负联结;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有114个种对为正相关,117个种对为负相关,正、负联结或相关的种对数相近。正联结或正相关的种对主要体现了种间对生境具有相似的生态适应性和生物学特性,而负联结或负相关关系则主要由于对生境的不同偏好或相异的生物学特性所致。喀斯特山地高度的生境异质性促使优势种间的生态位相互分化,对生境的偏好趋异,负联结或负相关的种对趋于增加,因而喀斯特山地高度的生境异质性对植物种间关系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研究结果对于指导喀斯特地区进行人工植被恢复和重建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黄河流域秦岭主要林分凋落物的水文生态功能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用水量平衡场和收获法研究了秦岭松栎林带主要林型凋落物在生态系统水分循环和营养循环中的功能。26龄锐齿栎林、24龄油松林和24龄华山松林凋落物现存量平均值为17.475t/hm2,排序为华山松林>油松林>锐齿栎林。3种林分年凋落物平均值为4.179t/hm2,前者是后二者的1.4倍,但凋落物现存量不及后二者一半。生长季节,3种林分凋落物层蓄留量平均值为44.81mm,占同期大气降水量的4.47%,阔叶林较针叶林高。地面蒸发量及其蒸发率为:无林裸地>阔叶林地>针叶林地,无凋落物覆盖>凋落物覆盖;针叶林地表蒸发季节变化相对稳定,阔叶树的变化较大。3种林分凋落物N、P、K、Ca和Mg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08%、0.07%、0.37%、1.37%和0.21%,锐齿栎林较大,油松林和华山松林则差异不大。凋落物主要营养元素积累量平均值为502.5kg/hm2,排序为:油松林>华山松林>锐齿栎林。锐齿栎林、油松林和华山松林5种营养元素年吸收量、归还量分别为334.4kg/hm2和147.2kg/hm2,195.5kg/hm2和66.9kg/hm2及138.8kg/hm2和80.4kg/hm2,不同林分营养元素的年吸收量和归还量也存在一定差异。锐齿栎林不仅对林地营养元素要求较高,而且循环较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