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18篇
综合类   56篇
基础理论   22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通过造林造林工程进行固碳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本文根据土地利用机会成本及净现值的基本原理,借鉴Benítez固碳模型,基于造林造林工程,对我国各省区的固碳成本收益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考虑土地农业生产机会成本且在折现率为8%的情况下,我国西南、西北地区固碳成本较低;固碳成本最高的省份是广东省,北京次之,最低的省份是云南省;以国际碳交易市场321元/t碳作为市场价格时,云南省的收益最高,为适合造林固碳的最佳省份;各省固碳成本对折现率的敏感性分析表明,折现率越低,固碳成本越低,适合开展造林固碳的省份越多;另外,内蒙古、云南和西藏三省对折现率的变化最为敏感。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全国应该统筹安排,在不同省份实施不同低碳政策,如东部沿海地区鼓励低碳技术发展,而在西北、西南地区鼓励造林造林创造碳汇;另外,为了更加有效地推动区域性碳排放交易,提升我国竞争力,建议积极建立国内各区域间的碳汇交易制度,推进省际之间碳排放权交易,合理利用优势资源,达到省与省之间的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22.
春天,是绿化造林的黄金季节。经过一场数十年未遇的雪灾后,绿化林地惨遭毁坏。今年的绿化造林任务尤为艰巨。然而,我们在大力开展造林绿化的投资与劳作中,须防备一种不良造林绿化“怪圈”影响造林复绿工程。  相似文献   
23.
石灰岩山地造林树种——光皮树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石灰岩山地的造林绿化,土壤条件差、难度大、任务重,选择好适生造林树种是获得成功的关键.光皮树适生特点突出、三大效益明显、营林技术可行,是石灰岩山地理想的造林树种,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4.
新言 《沿海环境》2002,(8):14-14
一个普通的农家妇女,动员、说服有正式工作单位的丈夫丢掉“铁饭碗”,和她一起治沙,终于用三年时间让1.5万亩荒沙披上了绿装。她就是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河南乡农家妇女高怀芳。1999年,国家生态建设重点工程在毛乌素沙地启动,乌审儿女掀起轰轰烈烈的治沙造林大会战。在毛乌素沙地深处生活了46个年头的高怀芳在亲眼目睹了那激动人心的会战场面后,就再也坐不住了。“刮起黄沙不见天,种地全靠老天爷。”几十年来,肆虐的狂沙给了她吃苦耐劳的品质和坚韧不拨的性格,同时也让她吃尽了苦头。她心痛地看到漫漫黄沙不仅吞没了乡亲们…  相似文献   
25.
中德财政合作辽宁朝阳生态造林项目监测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目监测在中德财政合作辽宁朝阳生态造林项目执行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总结多年监测经验,对造林类型,取样方法,评估的数量标准,面积的真实性和评估的质量标准等方面进行科学归纳,形成了一套科学实用的监测方法与监测体系,对提高监测效率和保证造林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6.
中德财政合作辽宁朝阳生态造林项目管理及相应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管理一直是我国林业发展的弱项,造成"两率"低的主要原因除技术问题或资金问题外,机制问题和管理问题也是重要的方面,本文阐述了中德财政合作辽宁朝阳生态造林项目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7.
桂西北喀斯特地区6种退耕还林(草)模式的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桂西北喀斯特地区森林生态系统退化造成的水土流失加剧以及石漠化严重的现状,筛选适合该地区植被快速恢复的5种人工造林(草)方式和自然抛荒恢复模式,分析评价各种模式的生态效应。结果表明,随着经营年限的增加,6种退耕还林(草)模式都使土壤肥力、生物生产力明显提高。对水土保持最好的是自然抛荒,其次是牧草、板栗 金银花、毛竹和木豆,最差的是任豆;经济效益最好的是牧草,其次是任豆、毛竹、板栗 金银花和木豆,最差是自然抛荒。  相似文献   
28.
GGR6对楠木春季造林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GR6是一种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能促进幼苗的生根、成活和生长.楠木在春季造林前,用50mg/L的CGR6对其一年生苗进行浆根或泡根处理1h后再进行造林,能显著地提高其造林成活率,并能促进林木的生长.  相似文献   
29.
通过对六种植物配置方式及三种开发模式的对比试验分析,试验出了一种融水土保持效益与经济效益于一体的高效生态经济型造林模式,并探讨了灰毡毛忍冬产量与海拔高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自然条件恶劣的小沙江高海拔山区,采用金银花(品种为灰毡毛忍冬) 三木药材或其它草本药材,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进行设计开发,可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能保持山区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试验出了主栽树种灰毡毛忍冬在海拔1000~1400m之间时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30.
三倍体毛白杨引种育苗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2000年引进的三倍数体毛白杨73、80、96、330、331及本地繁育的303、304、305等品种在不同土壤上进行育苗、造林试验.育苗试验表明:土壤质地及肥力对育苗成活率无明显影响,成活率引最高69.4%,苗木高、径生长8月达到高峰,最高达0.93 m (331号)和0.51 cm (96号);造林试验表明:造林成活率与土壤湿度、地下水位密切相关,生长量与品种及土质密切相关,造林密度为89-110株/667㎡,截干高度1.8-2.3 m为宜,综合表现以96号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