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0篇
  免费   304篇
  国内免费   893篇
安全科学   154篇
废物处理   196篇
环保管理   144篇
综合类   2107篇
基础理论   546篇
污染及防治   387篇
评价与监测   347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135篇
  2020年   127篇
  2019年   145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159篇
  2015年   157篇
  2014年   230篇
  2013年   207篇
  2012年   190篇
  2011年   199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174篇
  2006年   155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91.
以高温碱熔融处理粉煤灰合成了NaX型沸石分子筛,考察了不同水热晶化温度对产物结果的影响,用粉末XRD、XRF、SEM和FT-IR等手段对产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以粉煤灰为原料用水热合成法合成微孔分子筛时,在晶化温度为90℃时能得到晶形较好的NaX型分子筛。同时考察了NaX分子筛的用量、时间和pH值等因素对Fe2+离子的吸附影响,在25 mL Fe2+离子浓度为2×103 mg/L的溶液中,当吸附剂用量为0.2 g,吸附时间为2 h,吸附效率达到最大值(36.41%),而随着溶液pH值的升高其吸附效率显著增大。  相似文献   
992.
Cu2+-Mn2+-H2O2体系催化氧化降解罗丹明B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研究了Cu2+-Mn2+-H2O2体系催化氧化降解染料罗丹明B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Cu2+-Mn2+-H2O2体系的罗丹明B降解率比H2O2体系、Mn2+-H2O2体系和Cu2+-H2O2体系有显著提高,反应120rain后罗丹明B降解率接近100%。对于Cu2+-Mn2+-H2O2体系,最佳罗丹明B降解条件:溶液pH为5,反应温度为45℃,质量浓度为10mg/L的罗丹明B溶液体积100mL,浓度为0.01mol/L的硫酸铜溶液加入量5.0mL,浓度为0.01moVL的硫酸锰溶液加入量3.0mL,体积分数为30%的H2O2溶液加入量1.5mL。在此条件下罗丹明B降解的反应速率常数最大,为0.04228min-1,其拟合相关系数为0.99912。罗丹明B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993.
基于活性污泥2号模型(ASM2)对快速易生物降解组分(SS)进一步划分为可发酵的易生物降解有机物(SF)和发酵产物(SA),本研究提出了一套科学的表征方法。该方法涉及SS与XS(慢速可生物降解组分)的好氧呼吸测量同时表征、SA组分的离子色谱测定以及物料衡算。应用这套方法对重庆市某2个城市污水厂隔栅井出水水样平行进行了4组实验,各种组分测量值序列的CV值在2.09%~6.18%之间。  相似文献   
994.
采用一步法制备石墨烯(GO)和铋[Bi(Ⅲ)]改性沸石咪唑酯骨架结构(ZIF-8),得到GZIF和Bi@GZIF吸附剂,并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及扫描电镜(SEM)对制备的吸附剂进行表征。结果显示,改性后ZIF-8晶体结构没有被破坏,表面形态及表面基团发生了变化,对碘离子的吸附能力增强,吸附速度加快,尤其是Bi@GZIF在5 min内完成吸附88.3%,最大吸附容量达197.2 mg/g。  相似文献   
995.
以煤气化细渣为原料制备了高比表面积碳硅复合材料,并利用过硫酸铵对其进行表面改性,用于吸附100.0 mg/L PbCl2溶液中Pb2+。表征结果显示:碳硅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为1 347 m2/g,改性后降为474 m2/g;改性后材料表面的羟基、羰基和羧基等含氧基团的含量显著增加。实验结果表明:溶液pH为5时,改性碳硅复合材料对Pb2+的平衡吸附量为124 mg/g,Pb2+去除率可达98.2%;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以化学吸附为主,伴有物理吸附;吸附过程分为外扩散和内扩散两个阶段,受内扩散控制。  相似文献   
996.
采用生物吸附法,研究了经过预处理的无花果曲霉对Cu^2 吸附行为与影响吸附的主要因素,具体包括菌丝球与Cu^2 接触反应时间、Cu^2 浓度、原初pH值3个方面。结果表明:该菌丝球在吸附进行5min时,吸附量已达量2.855mg/g,在吸附进行4h以后趋于平衡。最佳pH范围为4.0-5.0,Cu62 浓度在20-100mg/L范围内吸附量为2.763-4.713mg/g,而吸附率却为32.31%-9.54%。其吸附行为在一定的温度和一定浓度范围内较好地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  相似文献   
997.
用毛细管离子分析方法分析阴离子(Br^-,Cl^-,SO4^2-,NO2^-,NO3^-,F^-,HPO4^2-,HCO3^-)的混合标准溶液,并测定了北京颐和园昆明湖表层水样中阴离子的含量,结果表明,用这种方法所做的标准曲线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较好,比较不同季节表层湖水样品中阴离子的含量变化特征表明,在实验期间,表层湖水中阴离子含量在不同季节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998.
沸石-壳聚糖吸附剂吸附废水中的Ni2+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沸石-壳聚糖吸附剂吸附废水中的Ni2+。将粒径为180μm的天然沸石与脱乙酰度90%的壳聚糖混合,制成沸石一壳聚糖吸附剂。考察了沸石一壳聚糖吸附剂对模拟含镍废水中的Ni2+静态吸附效果的影响因素。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在壳聚糖与天然沸石质量比为0.05、吸附剂加入量为14g/L、Ni2+初始质量浓度为40mg/L、模拟含镍废水pH为6—7、吸附时间为40min的条件下,模拟含镍废水中Ni2+去除率大于96%。对实际电镀含镍废水的动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NP的质量浓度由38.0mg/L减少到0.8mg/L,小于GB8978-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规定值(1.0mg/L)。  相似文献   
999.
分光光度法与离子色谱法测定空气中氯化氢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和离子色谱法测定空气中氯化氢含量的对比发现,两种方法对实验室质控样和实际样品的分析测定均能达到要求,且F检验法分析表明实测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然而,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的测试过程操作繁琐,误差较大,稳定时间较长,且硫氰酸汞具有剧毒,危害操作人员的健康,残液也难以处理。离子色谱法分析操作简单,过程安全可靠,能够有效降低样品受污染的可能性并保证分析质量。  相似文献   
1000.
建立了用离子色谱法测定有组织废气和无组织废气中丙酸的新方法,常规无机阴离子对该方法的测定没有干扰。对实际废气样品进行分析,丙酸的回收率分别为91.5%~106%。该方法分析速度快,所需样品量少,且无需复杂的前处理,简便、灵敏、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