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1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72篇
安全科学   46篇
废物处理   44篇
环保管理   30篇
综合类   457篇
基础理论   112篇
污染及防治   68篇
评价与监测   39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71.
本文主要针对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水样中铜与的含量展开了探讨,通过结合具体的实验作了系统研究,并对实验的结果作了详细的阐述和深入的讨论,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2.
为评价多金属矿山废渣堆场生态修复过程中,废渣在先锋修复植物根系分泌的机酸参与下浸出液对周边环境生物的影响.以斑马鱼(Danio rerio)为受试生物,通过模拟添加典型先锋植物(黑麦草)根系分泌的有机酸(草酸和酒石酸)处理贵州威宁土法炼废渣,以废渣浸出液对受试生物抗氧化酶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不同响应为评价指标,研究各处理组对斑马鱼抗氧化系统、神经系统及组织学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有机酸的参与均会不同程度地降低炼废渣浸出液的pH,并导致废渣释放出更多重金属;暴露于有机酸参与的废渣浸出液14 d后,受试生物组织中的抗氧化酶受到显著影响,并因无法克服长时间的氧化应激最终引起丙二醇(MDA)在组织中累积;有机酸参与下废渣浸出液对斑马鱼具有明显的神经毒性,长时间暴露后受试生物出现游动迟缓、呼吸慢和鳃盖张合频率降低的现象;鳃组织存在上皮细胞水肿、增生或脱落、鳃丝充血和鳃小片扭曲或断裂的现象,而肌肉组织中出现更多肌纤维核增大、固缩和碎裂的现象.综上,选用适生性和耐受性较强、根系发达且有机酸分泌量较大的先锋植物来修复多金属废渣场地将可能促进废渣中重金属的释放并引起环境生物抗氧化系统和神经系...  相似文献   
73.
研究了不同浓度纳米氧化(ZnONP)及其在水中释放的对应浓度的Zn2+溶液对大型溞(Daphnia magna)肠道组织显微和亚显微结构的影响,探讨了ZnONP对大型溞的肠道组织毒性效应特征和作用机理.结果表明,0.3 mg·L-1-Zn2+组(Zn2+浓度0.170 mg·L-1)和0.3 mg·L-1 ZnONP溶液皆对大型溞的肠道造成损伤,主要导致大型溞中肠与直肠之间的连接处发生扭曲,其中ZnONP对肠道组织结构弯曲影响最为明显,0.3 mg·L-1 ZnONP组引起大型溞个体最大肠道弯曲率高达42%.大型溞肠道组织HE染色结果显示,ZnONP暴露会造成大型溞肠道上皮组织断裂、胞间连接空泡化、纹状缘模糊及杯状细胞脱落等,而相对应浓度Zn2+组的毒性较弱.电子显微镜下对大型溞肠道组织亚显微结构观察发现,0.3 mg·L-1 ZnONP处理组大型溞肠道上皮细胞组织出现微绒毛排列紊乱、脱落、溶解,上皮细胞松散,线粒体双层膜结构不完整,嵴溶解消失,核糖体增多等现象.0.3 mg·L-1-Zn2+组大型溞肠道组织上皮细胞有损伤,但整体结构基本完整.从ZnONP和对应的Zn2+所产生的毒性效应特征和各组大型溞机体中Zn元素含量的测定分析,ZnONP对大型溞造成的肠道组织损伤不仅与其释放的Zn2+引起的毒性有关,更可能与大型溞对颗粒物摄取的方式或ZnONP在体内的积累量、排泄速率和作用的细胞器等有关.因此,ZnONP对肠道组织毒性效应产生的分子机制还需要 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4.
75.
此文介绍了采用Zn-22%Al超塑合金超塑成形出一般加工方法难以制造的定时凸轮塑料注射模型腔,具有周期短、成本低、质量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76.
王崇伦 《四川环境》1989,8(1):56-60
一、前言从1987年开始到1988年,在雅安地区的一些县,以“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而受欢迎的火法冶炼,几乎成了一股“热”。仅天全县目前就有大小炼厂九个,荣经县、名山县等也有。目前这“热”  相似文献   
77.
本文利用曲线补偿,变时溶出示差技术提高了测定Cu、pb,Zn,Cd的灵敏度、精密度和准确度,进一步改变了谱图的分辩率,避免了O2波的干扰。  相似文献   
78.
针对日益突出的水体重金属污染问题,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海泡石负载纳米零价铁(S-nZVI),并研究其对Cu(II)、Zn(II)的去除效果.同时,利用比表面积与孔径分析(BET)、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对制备出的材料进行表征,研究pH、S-nZVI投加量、重金属离子溶液初始浓度对去除率的影响,拟合S-nZVI材料去除Cu(II)、Zn(II)的动力学模型和吸附等温模型,并对反应后的S-nZVI进行回收及再生.结果表明,液相还原法可以成功制备出S-nZVI,且颗粒分布均匀.在60 min左右,S-nZVI对Cu(II)、Zn(II)的去除达到平衡.Cu(II)、Zn(II)的去除率随着pH值的升高而升高.当Cu(II)、Zn(II)溶液初始浓度为20 mg·L~(-1)时,最佳S-nZVI投加量分别为0.030、0.050 g,此时去除率分别为98.98%、98.97%.当Cu(II)浓度为90 mg·L~(-1)时,S-nZVI材料对Cu(II)的去除量最大,为127.57 mg·g~(-1);对Zn(II)来说,当浓度为110 mg·L~(-1)时去除量最大,为109.13 mg·g~(-1).去除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S-nZVI可通过外加磁场进行回收,5次再生处理后其对Cu(II)、Zn(II)的去除率仍维持在96.84%、80.25%.实验结果显示,S-nZVI在废水除Cu(II)、Zn(II)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9.
铜、是生命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超过一定的量会对生物产生毒害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在中国的一些典型流域水体中,铜、相对于其他有毒重金属存在较高的生态风险,主要是因为我国铜、的生产量与消费量较高,导致其在部分地表水环境中的浓度较高;同时,水生生物对铜、的敏感性远大于人体的敏感性,从而导致其对水生生物存在较高的生态风险。基于此,提出对流域水环境中铜、的污染应采取针对性的风险管控措施,以保护水生态系统安全。  相似文献   
80.
水中Cu,Zn,Pb,Cd的量浓度变化范围较大,可能从痕量到很高的含量,但大多数水样中Cu,Zn,Pb,Cd含量都在痕量水平。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元素含量时,常受到试样中共存元素的干扰,影响测定准确度,另外因含量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