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3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258篇
安全科学   341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586篇
综合类   1681篇
基础理论   219篇
污染及防治   53篇
评价与监测   100篇
社会与环境   388篇
灾害及防治   197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232篇
  2013年   216篇
  2012年   193篇
  2011年   194篇
  2010年   168篇
  2009年   166篇
  2008年   231篇
  2007年   202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8 毫秒
961.
《民防苑》2011,(2)
近期,我国东部地区地震频发。1月1日,江苏盐城市建湖县;1月12日,南黄海5.0级地震;1月19日安庆地震;短短20天不到,这一地区已发生三起地震。社会上产生  相似文献   
962.
中国水资源利用效率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中国水资源问题的核心是利用效率问题。由于区域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水资源利用方式等诸多变量的不同,中国水资源利用效率表现出了明显的区域差异特征。研究探讨水资源利用效率区域差异是解决中国水资源短缺问题的一个重要的可能途径。也是建立节水型社会、统筹区域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通过实证研究,我们发现:中国中、西部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收敛趋势明显,而东部地区不存在收敛趋势: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较高,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导致中国水资源利用效率存在区域差异的最重要因素是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对此,需要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来缩小这种区域差异状况。  相似文献   
963.
中国地震应急地区系数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砚  苏桂武  聂高众 《灾害学》2008,23(1):140-144
首先探讨了地震应急地区系数的概念,认为地震应急地区系数是描述各地区在遭受同等强度地震打击时,所表现出来的应急紧迫性、应急重要性和应急救援强度的大小的指标;然后提取了影响地震应急地区系数的因素;继而建立了地区系数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最后,以地市级行政单元为例,计算出全国各地市的地区系数,并分析了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市地区系数的地域差异明显,东南部地区明显高于西北部地区;高值主要集中于华北平原、东南沿海和四川盆地等地区的地市。  相似文献   
964.
渝鄂湘黔接壤贫困山区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渝鄂湘黔接壤地区是位居我国腹心的重要待开发贫困山区。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就业转移问题;突出,1996年农村劳动力剩余量达800~1000万人,且呈增长趋势。到2010年,农村劳动力将达2200万人,剩余量约达1200~1400万人,就业压力很大。本区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应实行就地转移和输出转移双管齐下,其转移的主要领域包括商品农业、乡镇企业、生态经济经营型生态环境建设及劳务输出等。研究结果说明,上述  相似文献   
965.
池州地区位于长江南岸 ,安徽省西南部。国土面积 8391km2 ,人口 1 5 2万 ,呈“七山半水分半田 ,一分道路和庄园”的自然格局。该地区建国后三建两撤 ,失去许多发展的机遇 ,工业欠发达 ,但生态环境非常好 ,境内处处山清水秀 ,树木郁郁葱葱 ,人和自然比较协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池州地区最宝贵资源 ,是池州形象的反映 ,是发展生态经济的基础和优势。早在 1 988年池州地区重新组建时 ,地委、行署就明确提出“不会治山治水 ,就不会治区”的发展思路 ,并坚持治山治水不松懈。长期以来 ,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不仅没有破坏生态环境 ,而且得到进一…  相似文献   
966.
分析了江苏省苏锡常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以及因地下水长期超量集中开采导致的资源破坏和生态环境问题,提出该区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967.
孙钰  杨雪杰 《环境保护》2013,41(2):31-34
新年伊始,我国大部分地区遭遇了一场连续数日的灰霾天,北京和我国中、东部地区很多城市都经历了严重的空气污染,数个空气质量监测点都出现PM2.5值"爆表"的现象.严重的灰霾污染引发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很多市民也对城市的空气质量问题表现出格外的关注,驱逐城市上空灰霾,常见蓝天成为各地市民的殷切期盼.  相似文献   
968.
长三角与环渤海地区的企业绿色竞争力测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来评估企业绿色竞争力是有效培育企业绿色竞争力的前提和依据.该文通过构建熵权模糊评价模型,以上市公司公开信息为依据.对长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4个重污染行业的144家上市公司的绿色竞争力水平进行了测评和比较分析.测评结果显示:两地区企业绿色竞争力状况总体水平相当,且都有待提高;两地区行业绿色竞争力平均水平排序相同;长三角地区内部企业绿色竞争力两极分化程度大于环渤海地区.讨论认为:由于两地区的产业政策、环境管理协调、政府政策执行力度等较为一致.而出现企业绿色竞争力状况趋同的现象.但是,环渤海地区的科学发展具有相对优势.  相似文献   
969.
基于多源遥感影像的台风灾情动态评估——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沿海地区作为人口聚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的区域和战略中心,台风带来的损失往往是惨重和致命的。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台风突发强度、频度和广度的不断增长,灾后救援工作显得格外重要,亟待开展灾情信息快速获取与动态评估研究。该领域目前主要探讨的问题为:台风灾情信息的遥感数据来源;基于遥感影像的灾情评估方法;台风灾情表征指标与评估模型;台风灾害风险综合管理等。在全球变暖和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目前应集中开展的研究为:以我国沿海地区典型台风为剖析对象,构建台风多尺度灾情表征指标体系和基于多源遥感影像的台风灾情动态评估模型;集成开发遥感-地理信息系统(RS-GIS)灾情动态评估工具集;探讨台风灾情信息共享与分布式管理机制。这不但能实现受灾地区灾情快速评估与制图,而且能为我国沿海地区台风综合灾害风险管理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70.
针对乌鲁木齐市最突出的环境问题——冬季采暖期空气污染,从主客观二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并结合“十一五”和2020年环境保护目标,从7个方面分析论述了解决乌鲁木齐市空气污染的途径,使多年困扰乌鲁木齐市的空气污染问题有望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