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0篇
  免费   153篇
  国内免费   264篇
安全科学   51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380篇
综合类   1797篇
基础理论   668篇
污染及防治   71篇
评价与监测   68篇
社会与环境   247篇
灾害及防治   39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43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70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217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以生态服务价值理论为指导,从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度、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和生态价值敏感度3个方面评价陇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林地、耕地在规划期内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都呈增长趋势,区域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增加了30700万元。  相似文献   
172.
亚热带稻田生态系统CO2通量的季节变化特征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为估算和评价稻田生态系统碳源/汇强度及其对大气CO2浓度变化的贡献,研究了稻田生态系统与大气间CO2交换通量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采用涡度相关技术对我国亚热带稻田生态系统CO2交换通量进行了连续监测,在数据剔除、校正和差补的基础上,对瞬时CO2通量值进行计算求得日CO2通量值和年CO2通量值,并对CO2通量季节变化及其与主要气象因子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稻田生态系统光合吸收CO2通量(GPP)、呼吸排放CO2通量(Reco)和净吸收CO2通量(NEE)的季节变化均呈6~9月较高,1~5月和10~12月较低的对称分布.其中5~9月水稻生长时期的NEE总量占年总量的80%以上,对年NEE总量起决定性作用.光合有效辐射(PAR)和日平均气温(Ta)是GPP与NEE季节变化的最主要影响因子,二者与GPP和NEE分别存在显著的二元线性关系.年净吸收CO2总量为2?475.6 g/(m2·a),这表明我国亚热带稻田生态系统是大气CO2的汇.  相似文献   
173.
作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生物多样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丧失,大大削弱了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从全球范围看,作为公共物品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真实经济价值、生态系统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均被很多国家政府部门、企业及公众低估了,而人们对此却缺乏足够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4.
污水中不同的有机化合物,例如,药物、个人护理产品中的添加物、家用化学物质和工业化学等物质都对水生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带来了潜在威胁.这些污染物质的大部分在环境中含量非常低,范围在pg/L至ng/L间,因此,被称为微量污染物.这些微量污染物质对水生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威胁表现在内分泌干扰作用、化学敏感作用,污染混合物的交互作用以及长期暴露下的慢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5.
以广西平果县龙何生态重建示范区的石漠化山地复合生态系统为例,依据试验研究及专家咨询的结果,构建了一个基于自然子系统、社会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值进行了分析,应用指数评价模型对石漠化山地复合生态系统进行综合评估。层次分析结果表明,植被覆盖率、人类活动强度、物种多样性、物质生活指数、石漠化程度、水土流失程度等指标的权重值较大,是石漠化山地复合生态系统的重要影响因子;指数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表明,石漠化山地复合生态系统的总体质量较差,但通过生态示范区建设,改善复合生态系统中的植被状况,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推广先进农业技术,提高系统中人类的生活水平,可以使复合生态系统中社会、经济、环境3个子系统的转运功能逐渐趋于协调,总体质量逐渐好转。  相似文献   
176.
将土地利用类型分类为耕地、有林地(森林地)、灌木林地、草地、迹地、水体、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8类.以遥感数据为数据源,通过自动分类和人工解译相结合的方法获取了以上土地利用类型,并对三峡库区大宁河流域的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和驱动力做了分析.以Costanza等人的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估测结果为基础,对各种地类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重新赋值,进而估算近30年大宁河流域的生态服务价值,分析了其变化过程.结果表明:近30年,大宁河流域土地利用总的变化趋势是林、灌、草地经历了不断破坏和缓慢恢复的过程,耕地面积经历了先增后减,建设用地不断扩展.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国家政策是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原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经历了一个先损害后恢复的过程,表现为生态服务价值从1973年到1995年不断减少,而1995年到2002年连续增加.  相似文献   
177.
羊草草原和贝加尔针茅草原生态系统呼吸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罗光强  耿元波 《环境科学》2010,31(11):2732-2739
应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对羊草草原和贝加尔针茅草原的生态系统呼吸CO2通量进行了测算,分析了生态系统呼吸的影响因素,比较了2种草原生态系统呼吸的差异并分析了产生差异的原因.观测期间羊草草原生态系统呼吸CO2通量平均为(12.03±2.10)mg·(m2·min)-1,显著低于贝加尔针茅草原[(20.09±4.41)mg·(m2·min)-1];而羊草草原生物量显著大于贝加尔针茅草原(p0.001).羊草草原和贝加尔针茅草原生态系统呼吸都与温度(箱内气温、5cm和15cm地温)具有显著的指数函数关系.通过偏相关分析发现,在地温作为控制变量时,生态系统呼吸与土壤Eh、pH间不再具有显著的相关性,Eh、pH对CO2通量的影响可能是由地温变化间接引起的,而CO2通量与活体生物量呈现出了一定的相关性,与凋落物生物量无显著相关性.2种草原的CO2通量都可以用温度指数模型进行很好地模拟,基于地温的模拟效果(R2为0.568~0.639)显著好于基于箱内气温的(R2为0.323~0.426).地温是2种草原生态系统呼吸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它掩盖了地上部植物体对生态系统呼吸的影响.在该区域,土壤呼吸占生态系统呼吸比例较高,贝加尔针茅草原较高的有机质含量导致了其生态系统呼吸CO2通量较高.  相似文献   
178.
The nitrogen (N) biological cycle of the Suaeda salsa marsh ecosystem in the Yellow River estuary was studied during 2008 to 2009. Results showed that soil N had significant seasonal fluctuations and vertical distribution. The N/P ratio (15.73±1.77) of S. salsa was less than 16, indicating that plant growth was limited by both N and P. The N absorption coefficient of S. salsa was very low (0.007), while the N utilization and cycle coefficients were high (0.824 and 0.331, respectively). The N turnover among compartments of S. salsa marsh showed that N uptake from aboveground parts and roots were 2.539 and 0.622 g/m2, respectively. The N translocation from aboveground parts to roots and from roots to soil were 2.042 and 0.076 g/m2, respectively. The N translocation from aboveground living bodies to litter was 0.497 g/m2, the annual N return from litter to soil was far less than 0.368 g/m2, and the net N mineralization in topsoil during the growing season was 0.033 g/m2. N was an important limiting factor in S. salsa marsh, and the ecosystem was classified as unstable and vulnerable. S. salsa was seemingly well adapted to the low-nutrient status and vulnerable habitat, and the nutrient enrichment due to N import from the Yellow River estuary would be a potential threat to the S. salsa marsh. Excessive nutrient loading might favor invasive species and induce severe long-term degradation of the ecosystem if human intervention measures were not taken. The N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s determined in our study might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effective measures.  相似文献   
179.
青田县位于浙江省中南部,瓯江流域的中下游,县域总面积为2493平方公里。全县共辖31个乡镇,总人口48.7万。青田县是中国有名的侨乡,有遍布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23万多人。青田物产丰富,不仅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而且拥有石雕工艺品的珍贵原料青田石。最为奇特的是,这个面积不大、人口不多的小县1200  相似文献   
180.
刘珊 《世界环境》2011,(1):22-23
云南红河州是哈尼梯田的"故乡",也是梯田文化重要的发源地之一。哈尼梯田是以哈尼族为主的红河州各族人民倾注了数十代的智慧与心力,历经1300多年开垦而成的生态农业奇观,它不仅是一幅气势恢宏的农耕山水画卷,更是世界农耕文明的典范和宝贵遗产。在2010年百年不遇的大旱面前,哈尼梯田依然保持了青山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