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8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90篇
安全科学   32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90篇
综合类   360篇
基础理论   61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41篇
社会与环境   40篇
灾害及防治   5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1.
镜头     
《世界环境》2014,(2):10-11
<正>山西黄河湿地天鹅飞翔2014年1月13日发布的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显示:近10年间,我国湿地保护面积增加了525.94万公顷,湿地保护率由30.49%提高到43.51%。图为三只天鹅在山西省平陆黄河湿地上空飞翔。  相似文献   
42.
田桂荣     
森澜 《世界环境》2014,(2):88-88
<正>田桂荣——河南省新乡市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从种地的农妇到"电池大王"再到"公益楷模",她用70余吨废旧电池的回收经历,诠释了一种执著,一个奇迹。为了环保事业,她游走在民间,这给她带来了荣誉,也令她陷入困境。这个只上过八年学的农村妇女,是以怎样的精神,一步一步将环保进行到底的呢?  相似文献   
43.
一个事实。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她养育了人类,然而人类却伤害了她。一桩事件。今年初,新《水浒》摄制组破坏黄河湿地被叫停,新《水浒》摄制组成了破坏湿地的反面典型。一个个事件的背后,"地球之肾"正在衰竭。一个日子。2月2日,世界湿地日,今年的主题是"湿地、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或许是临近春节的缘故,这一天,出奇得冷清、平淡,人们似乎把她遗忘了。一个命题。人生病药可救,湿地生病了,能救吗?倘若湿地消亡了,人类又将会怎样?  相似文献   
44.
分析了黄河兰州段近3年的水环境污染状况,并以条件价值评估法(CVM)为依据,设计问卷并调查了兰州市居民对黄河兰州段水环境恢复的支付意愿(WTP),估算出2007年黄河兰州段水环境恢复价值为1.79亿元.针对黄河兰州段水污染提出了治理黄河兰州段环境的几点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45.
2009年—2010年,研究了刘家峡水库的藻类群落特征。共鉴定出8门11纲 16目33科55 属114种藻。丰水期优势类群是金藻门(占27%),次优势类群是硅藻门(21.5%);枯水期优势类群是硅藻门,占总数34%(羽纹纲占33%),次优势类群是金藻门(18%)。对刘家峡水库水质初步评价结果显示:水库上游水质较清洁(1#—2#站点),中下游为轻度—偏中度污染(3#—4#站点),下游为中度—偏重度污染(5#—6#站点)。对藻类群落特征与6项水环境因子的Pearsong相关性分析表明,枯水期影响藻类群落特征的环境因子依次是DO﹥TN﹥pH值﹥T﹥Mcb(粪大肠杆菌);丰水期则是DO﹥Mcb﹥pH值﹥TN。  相似文献   
46.
以历史上黄河下游的决溢频率为泥沙灾害的代用指标,研究了人类活动,历史地震及地形因子对黄河下游历史泥沙灾害的影响,研究表最,人类活动是影响黄河下游泥沙灾害的重要因素,历史上人口的增加使下游决溢频率增大,人口低谷与决溢频率的低值时段相应,历史上农牧交错带的南移与下游决溢频率的减小相伴发生。北移则导致决溢频率的增大,历史地震对黄河下游历史泥沙灾害有一定的影响,黄河下游历史泥沙灾害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这种分异与平原地貌条件的沿程变化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7.
黄河水体喾物对敌百虫和甲拌磷的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桂芝  刘永明 《环境化学》2001,20(3):244-248
对敌百虫和甲拦磷在黄河水体喾物中的吸附特性进行了研究,观察了pH值和离子强度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敌百虫的吸附过程为一级动力学规律;敌百虫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式,甲拌磷的吸附可用Freundich等温式较好地描述,pH值降低或离子强度增加使敌百虫和甲拦磷在沉积物中的吸附程度明显减小,敌百虫在黄河水体沉积物中的吸附以表面吸附为主,而甲拦磷则表现为表面吸附和在有机磷中的分配作用两种吸附方式。  相似文献   
48.
黄河水体沉积物对敌百虫和甲拌磷的吸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桂芝  刘永明 《环境化学》2001,20(3):244-248
对敌百虫和甲拌磷在黄河水体沉积物中的吸附特性进行了研究,观察了pH值和离子强度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敌百虫的吸附过程为一级动力学规律;敌百虫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式,甲拌磷的吸附可用Freundich等温式较好地描述.ph值降低或离子强度增加使敌百虫和甲拌磷在沉积物中的吸附程度明显减小.敌百虫在黄河水体沉积物中的吸附以表面吸附为主,而甲拌磷则表现为表面吸附和在有机碳中的分配作用两种吸附方式.  相似文献   
49.
哲夫 《环境教育》2012,(5):88-89
那种不从努力恢复自然植被的根源上着手,而一味地扬汤止沸、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地到处修水库、到处建高坝、到处移山倒海、到处挪地调水的工程手段,已经到了该罢手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50.
韩昭庆 《绿叶》2012,(5):62-69
建国六十多年来,政府实施了比较科学的管理,加上技术手段的运用,黄河下游几乎没有发生过大的决口事件,治河取得史无前例的成功。习惯于黄河安流的现代人已经很难想像历史时期的黄河是怎样的,也容易疏忽对黄河决口的堤防。但是,黄河的河性并没有改变,黄流南流仍需警惕。通过历史回顾,尤其是对受人类活动较少干扰时期的研究,我们会发现黄河变迁的自然规律,并找到更有助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治理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