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3篇
安全科学   5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64篇
基础理论   12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黄浦江上游周边农田土壤、蔬菜及道路灰尘中汞的累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浦江上游周边环境介质中总汞的含量进行了研究,并对环境介质中Hg的空间分布、累积特征及环境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黄浦江上游周边土壤及道路灰尘中H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32.06ng·g-1和226.62 ng·g-1,分别是国家土壤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中所规定的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土壤质量标准的2.21倍和1.51倍;蔬菜(豇豆)中Hg的平均含量为15.98 ng·g-1,超出国家标准(GB2762-2005)中规定的限量值;黄浦江北岸环境介质中Hg的平均含量均大于黄浦江南岸;环境介质中Hg的累积主要源于工业污染和生活垃圾的输入,交通污染对Hg的累积无明显的贡献作用;土壤中的Hg是黄浦江饮用水源地水环境中Hg的直接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02.
可视化黄浦江水环境数学模型系统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的水环境数学模型与数据库技术、GIS技术、可视化编程工具紧密结合,水环境数学模型的可视化是其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也是开发水环境决策支持系统和水环境数学模型商业软件的重要基础。对可视化水环境数学模型的设计框架进行了初步探讨,并结合自主开发的可视化黄浦江二维水环境数学模型系统,介绍可视化水环境数学模型的设计与开发。  相似文献   
103.
Detection of estrogenic endocrine disrupting compounds(EDCs) and N-nitrosodimethylamine(NDMA) in drinking water has led to rising concerns. There are, however, a paucity of studies on the distribution and seasonal variation of NDMA and NDMA formation potential(NDMA-FP) in natural waters, especially in China. For EDCs, limited studies have investigated the distribution and seasonal variation of estrone(E1), 17β-estradiol(E2), estriol(E3), 17α-ethinylestradiol(EE2), technical-nonylphenols(t-NP), and bisphenol A(BPA) in Shanghai. In this study, water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11 sampling sites along the Huangpu River in 2012. The distribution and seasonal variation of EDCs, NDMA, and NDMA-FP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ll of the 11 sampling sites were contaminated by the target compounds. Compared with E2 and EE2, higher E1 and E3 concentrations were usually detected in the Huangpu River. The values of 17β-estradiol equivalents(EEQ) suggest a high possibility of endocrine effects on exposed organisms in the Huangpu River. NDMA-FP and t-NP were the dominant contaminants among the eight target compounds. The detection rates of the target compounds and their concentrations were both higher in dry seasons than in wet seasons. Higher concentrations of target compounds were observed in urban sampling sites near drainage outlets, and also in suburban sampling sites where intensive livestock farming and farmlands were located.  相似文献   
104.
预臭氧化对MF膜处理黄浦江水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预臭氧化处理黄浦江原水后进行微滤(MF)膜过滤试验,考察预臭氧化对有机物的作用,进而考察其对MF膜过滤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投量在0.5~3.0 mg/L范围内时,臭氧对DOC的去除率最高仅为10%,而对UV254的去除率最高可达71%.随着臭氧投量的增加,相对分子质量在2×103~7×103的有机物逐渐减少,而相对分子质量<0.5×103的有机物则几乎没有改变.臭氧可把部分疏水性有机物氧化成亲水性有机物,只有很少部分转变成无机物,这种有机物组成结构的改变影响了膜过滤阻力,进而改善了膜透水通量的效果.臭氧投量在0.5~3.0 mg/L范围内,存在一个最佳的臭氧投量1.5 mg/L,使膜通量达到最大值.这主要是由于在该臭氧投量下,臭氧化对有机物的组成结构的改变使膜过滤阻力达到最小.  相似文献   
105.
通过实验室模拟释放实验,研究了黄浦江表层沉积物对吸附态A(sV)的释放规律。结果表明,在静置条件下,淀峰和吴淞口处沉积物中A(sV)的释放量随时间的增加逐渐增大,在第1~16天时A(sV)释放量分别由3.33μg/L和6.73μg/L达到12.54μg/L和15.34μg/L,然后渐渐趋于稳定;扰动条件有利于A(sV)的释放,As(V)的释放量随扰动档速的提高急剧上升;在5~45℃温度试验范围,温度升高有利于A(sV)的释放;在pH由2~11范围内,A(sV)的释放量随pH的变化呈现"V"字形变化,在pH 5附近A(sV)释放最低,淀峰和吴淞口处分别为8.78μg/L和10.54μg/L;PO43-和HCO3-对A(sV)的释放影响明显,A(sV)释放量随溶液中PO43-和HCO3-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06.
通过对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区各类农田氮磷养分输入和输出的实地调查和资料分析,采用养分平衡盈亏评价方法,研究了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区不同类型农田养分平衡现状.结果表明: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区水田、旱地、园地氮素实际平衡盈亏率分别为31.17%、49.78%、44.33%,分别高出允许平衡盈亏率30.46%、90.18% 、37...  相似文献   
107.
《世界环境》2011,(5):F0003-F0003
9月17日,由上海10个自行车爱好者俱乐部和网站组织的街骑活动沿总长约15公里的徐汇滨江绿地、市中心、黄浦江外滩一线进行。  相似文献   
108.
黄浦江上游地区水环境污染负荷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黄浦江上游地区的水环境污染来源、污染负荷及其特征,为管理部门控制污染、提高上游地区水环境质量提供科学依据。调查中了解到污染源种类主要有4类:工业、事业、生活和畜禽污染源;水源保护区内年用水量为22196万t.污水量为17755万t/a,其中工业污染源352个,排放量占46.3%,事业污染源4108个。排放量占22.3%,生活污水排放量占30.6%.畜禽污水排放量占0.8%;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区污染源排放去向主要分4种:直排河道(占40.4%),进入市政泵站后排出(占3.9%)。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出(占20.5%),通过合流污水收集系统排出(占35.3%)。根据黄浦江上游地区水环境污染负荷特征,建议黄浦江上游区域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构建利于水源保护的区域发展模式和格局;通过采取污染控制和生态环境建设并重的一系列措施,有效抑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促进黄浦江上游上游水环境质量的改善。确保上海市的饮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109.
上海市畜牧业污染控制与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地处黄浦江上游的松江、金山、青浦3区县为例,采用畜禽粪尿排泄系数,结合当地畜禽饲养量,估计1996年畜牧业污染物流失量为BOD55.57万t,氨氮0.843万t,已成为区域内最大的有机污染源,对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区构成了严重威胁。分析了区域内畜牧业规模化集中饲养与分散饲养并存的特点,探讨了控制和治理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0.
为全面了解并跟踪上海市杨浦区黄浦江流域的水质情况,于2016年1月—2021年12月对杨浦区黄浦江流域的6个监测断面的地表水质量进行调查。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分析法和水质综合污染指数分析法,探究了杨浦区内黄浦江流域水质的污染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自2017年杨浦区开展河道整治以来,流域总体水质明显改善,出口水质从重度污染提升到良好水平;居民区密集的虬江断面水质相对较差,后续需加强对虬江流域的污染排放管理;水质污染特征分析结果发现河道的主要污染物种类从氨氮(NH3-N)转换为总磷(TP),说明河道整治提升了河道的自净能力,水质改善效果显著;水质在非汛期优于汛期,气温、降雨、泵站放江和污水排放是影响水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