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1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654篇
安全科学   69篇
废物处理   29篇
环保管理   71篇
综合类   904篇
基础理论   405篇
污染及防治   256篇
评价与监测   28篇
社会与环境   63篇
灾害及防治   5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172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在工程建设中,工地及邻近地区的断层活动性是工程设计的一项重要依据。在总结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显微构造分析法和包裹体方法在断层活动性评价中的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事实表明,这两种方法在工程地质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2.
胡常忻  郭履灿 《灾害学》1997,12(1):72-76
1995年全世界发生197次6级以上地震,其中有30次7级以上的地震(最大震级8.1级)。具有灾害性的地震为33次,伤亡20人以上的,国内及边界地区为4次,国外有15次,其中有2次灾难性的大地震。该年地震与1994年相比呈明显增强趋势,为本世纪以来第三个强震最多之年。1995年世界地震灾害的主要特点为地震袭击现代化大城市,造成惨重的人员伤亡,惊人的财产损失数额。  相似文献   
43.
高活性萘降解细菌Hydrogenophaga Palleronii LHJ38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宋昊  邱森  章俭  夏春谷 《化工环保》2006,26(2):87-90
为了研究微生物对多环芳烃的降解和转化规律,以萘作为研究对象,从餐厨油烟污染土壤中筛选到一株萘降解活性较高的细菌菌株,经菌种鉴定,定名为帕氏氢噬胞菌(H ydrogenophaga Palleronii)LH J38。测定了该菌的生长曲线和萘降解曲线,建立了菌株对萘的降解活性的定量测定方法,并研究了其最适生长条件。结果表明,在28℃、初始pH6.6、碳氮摩尔比为4的最适培养条件下,LH J38对初始质量浓度为2 000m g/L的萘在96h内的降解率可达98%以上;处于对数生长期的LH J38对萘的降解活性可达47.3nm o l/(m g.m in)。  相似文献   
44.
如何进行英语口语的教学已成为教学界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当前口语教学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论文中提及了与口语教学有关的教学法一交际教学法,两个影响口语教学的重要因素,即教与学之间的互动作用和课堂气氛对口语教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5.
菝葜水煎液抗炎活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菝葜水煎液的抗炎活性。方法:利用巴豆油合剂致小鼠耳肿胀、醋酸致小鼠胸膜炎和皮下植入棉球致小鼠生长肉芽等3个实验模型研究菝葜水煎液的抗炎活性。结果:菝葜水煎液对巴豆油合剂引起的小鼠耳肿胀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对醋酸引起的小鼠胸膜炎和皮下棉球引起的小鼠肉芽肿则仅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菝葜水煎液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  相似文献   
46.
陕西泾阳4.8级地震前后重力变化与断裂活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泾阳Ms4.8级地震前后陕西关中地区流动重力观测资料和有关断裂垂直形变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波速比高值区很可能存在地下深部地幔物质的入侵,由此引发地震和重力场的显著下降;②用震源机制解和GPS所作的运动矢量图可以较好地解释泾阳地震前后重力场时空演化特征及有关断裂活动——其变化是北西向剪切应力带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7.
The purpose this study was to improve operation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of national parks in Turkey to balance conservation use and sustainable management. Souksu National Park (SNP) was chosen as the study area. The data were obtained from interviews of 182 visitor groups (in total, 819 people) and analyzed using correlation, factor, discriminant, and regression analyses. It was found that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operation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of SNP are (1) travel cost, (2) visitor welfare level, (3) intensity of use, (4) size of visitor group, (5) type of recreational demand. The main source of visitors to SNP is from a zone within a 0–90-km radius. This region comprised 53.85% of total visitors to the park. The capital of Turkey (Ankara) is the most important source of visitors from within this zone. The optimum activity mix in SNP is also determined. Picnicking, viewing the scenery, and nature walks or trekking comprised the main uses of the park. It is anticipated that these findings will help to improve operational planning and 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the national park and the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48.
水稻不同生育期根际与非根际土壤胞外酶对施氮的响应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与稻田土壤碳氮循环(矿化、转化等)密切相关的酶活性可以反映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过程.为明确水稻不同生育期根际与非根际土壤胞外酶对施氮的响应,采用根际袋法区分水稻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利用96微孔酶标板荧光分析法,测定其碳氮过程关键酶β-1,4-葡萄糖苷酶(BG)和β-1,4-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活性,探讨根际效应、施氮和生育期对土壤酶活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结果表明,施氮使拔节期土壤BG酶活性相对于不施氮处理降低了7.4~13.5 nmol·(g·h)~(-1),而使成熟期BG酶活性增大了7.0~31.4 nmol·(g·h)~(-1),同时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BG酶活性也随水稻的生育期而发生相应的变化.与不施氮处理相比,施氮使水稻成熟期非根际土壤NAG酶活性增加了1.1倍,根际土壤降低了0.3倍.施氮和生育期显著影响土壤BG酶活性,而水稻生育期、施氮和根际效应及其交互作用均对NAG酶活性有极显著影响.RDA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和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主要影响水稻根际土壤胞外酶活性;而非根际土壤中酶活性的变化主要受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和铵态氮(NH_4~+-N)的影响.土壤酶活性与多种因素存在复杂关系,需要综合考虑植物生理特征、土壤酶活性和土壤特征,分析N添加对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49.
在环境污染治理领域,被誉为"生态型工程师"的蚯蚓在污水/污泥资源化处理与处置,以及土壤的生态修复中备受关注。蚯蚓通过掘洞、摄食、分泌黏液和排泄蚓粪等方式调控系统中微生物的数量、活性及群落结构,与微生物协同互作强化了生物系统中物质转化与能量流动关系。蚯蚓-微生物协同共生的相互依存关系是此类技术展现低耗高效和生态友好特点的关键。通过综述经人工强化的蚯蚓-微生物互作生态系统中,蚯蚓对微生物的量、活性、群落结构以及食物网的影响,探讨了该生态系统中物质转化和能量流动的特点,并展望了蚯蚓-微生物互作技术研究及应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0.
为研究不同粒径羟基磷灰石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采用向污染土壤添加常规磷灰石(150 μm)、微米(3 μm)和纳米(40 nm)羟基磷灰石的田间原位试验方法,考察其钝化修复5 a后对土壤铜镉磷有效性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粒径羟基磷灰石均提高了土壤pH,降低了土壤交换性酸和交换性铝的含量,且微米羟基磷灰石处理效果最好.常规磷灰石、微米和纳米羟基磷灰石处理分别使w(离子交换态铜)降低了62.6%、74.3%和70.4%,w(离子交换态镉)降低了15.7%、25.3%和26.7%.3种材料均增加了土壤w(TP),其中4.61%~17.4%和73.4%~89.8%分别转化为树脂磷和稳定态磷.微米羟基磷灰石处理分别使土壤脲酶活性和微生物量碳含量提高了4.66和0.66倍.研究显示,微米羟基磷灰石更有利于铜和镉由活性态向非活性态转化,增加土壤磷的有效性,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在我国南方重金属污染红壤区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