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7篇
  免费   165篇
  国内免费   280篇
安全科学   371篇
废物处理   68篇
环保管理   106篇
综合类   752篇
基础理论   92篇
环境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227篇
评价与监测   253篇
社会与环境   24篇
灾害及防治   2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67 毫秒
101.
采用Ru-Ta/Ti三元电极为阳极,以不锈钢电极为阴极对垃圾渗滤液生物处理出水进行了电解处理研究,以COD为控制指标.重点研究了电解电压、电解时间、pH值、曝气量、电解质的添加等因素对电解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电压为7 V、处理时间为30 min、pH=9、曝气量为0.04m3/h、添加电解质为MnⅡ的条件下电...  相似文献   
102.
为了了解过氧化氢与三维电极的协同作用,以罗丹明B模拟废水进行了实验研究,探索了填料配比、外加电压、过氧化氢投加量、初始废水pH值、染料初始浓度等单因子对降解罗丹明B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研究各因素对该法处理罗丹明B模拟废水的效应.结果表明,过氧化氢与三维电极在处理罗丹明B模拟废水时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外加电压=20v,...  相似文献   
103.
本文将低浓度瓦斯与脉动燃烧结合,主要研究了脉动频率对低浓度瓦斯燃烧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频率为99Hz至120Hz之间的脉动燃烧不仅可以降低贫燃极限.实现瓦斯在5%浓度下稳定而充分的燃烧,而且在相同温度下提高了瓦斯燃烧效率,污染物的排放也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104.
电化学氧化技术因其具有氧化能力强、可控性高、运行费用低及对环境友好的特点,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处于核心地位的DSA(Dimensionally Stable Anodes)电极是电化学工作者研究的重点.Ti基氧化铅、氧化铱、锡锑氧化物等电极是目前最有研究价值的DSA电极,文章介绍了这些电极的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05.
电化学氧化技术因其具有氧化能力强、可控性高、运行费用低及对环境友好的特点,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处于核心地位的DSA(Dimensionally Stable Anodes)电极是电化学工作者研究的重点。Ti基氧化铅、氧化铱、锡锑氧化物等电极是目前最有研究价值的DSA电极,文章介绍了这些电极的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06.
电絮凝去除废水中多种重金属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以铁作为电极,研究电絮凝法处理含多种重金属废水的影响因素及效果。方法通过控制pH、停留时间、电流密度、电导率、废水初始浓度等因素至不同水平,考察处理效果、能耗及极板消耗的变化。结果随着停留时间、pH值及电流密度的升高,处理效果越好,但升高至一定程度后,处理效果提升并不明显;电导率对处理效果影响并不显著,但过低的电导率会增加能耗;废水初始浓度越高,要达到处理目标所需的能耗及极板消耗均越高。结论当pH为8.5~9.0、进水电导率为1500~2000μs/cm、停留时间为3~4 min、废水初始质量浓度20 mg/L、电流密度为13.2~19.8 A/m2时,处理效果最理想,对总铜、总镍、总铅、总锌、总镉及总铬的去除率达到99%以上,且能耗与极板消耗均为最低,电絮凝法更适合于重金属废水的深度处理。  相似文献   
107.
针对空气中PM2.5污染物的传播问题,以西安市的情况为实例,合理考虑风力等天气和季节因素的影响,建立能够刻画该地区PM2.5的发生和演变规律的有风高斯点源扩散数学模型,代入相关数据后,利用MATLAB软件求解出PM2.5污染源由一区扩散到另一区的浓度,最后由综合的各区总浓度得出PM2.5污染源的位置,并与该市实际检测到PM2.5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确定的位置比较准确,该方法能为城市污染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8.
烹饪油烟颗粒物粒径分布与扩散特性研究有助于解析其对室内空气质量和居民健康的影响,采用电子低压撞击器(ELPI)实时监测了油烟机开启和关闭状态下,模拟烹饪油烟发生处和3 m外位置处,0.03~10μm范围内油烟颗粒数浓度和质量浓度随粒径分布.油烟颗粒主要以655 nm以下的细颗粒为主.油烟机能够显著降低室内油烟浓度,开启油烟机后,油烟发生处颗粒数浓度从2.8×106个·cm-3降低到2.3×105个·cm-3,PM2.5(空气动力学直径≤2.5μm的颗粒)质量浓度从85.9 mg·m-3降低到6.2 mg·m-3.油烟机对PM10的净化效率高于PM2.5.油烟迅速从发生处扩散到3 m外,无通风状态下,总颗粒数浓度衰减达65%,PM2.5质量浓度衰减达75%.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拟了油烟机对油烟PM2.5质量浓度场扩散分布影响.红外摄像仪监测了油烟温度场分布扩散,以扇形向外扩散,伴随着油烟温度梯度降低.  相似文献   
109.
采用Solexa高通量测序技术和蛋白定量方法,分析了碳化纤维素纸板制备的层状波纹碳(LCC)电极与石墨板(GP)电极在生物电化学系统运行过程形成的生物膜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生物量差异.结果表明,LCC电极良好的生物电化学性能不仅取决于其良好的导电性能,还与其表面生物膜微生物群落结构有关;LCC电极表面生物膜微生物量高,且对产电微生物的富集效果好.LCC电极与GP电极表面生物膜分别得到16S rRNA基因V3区优化序列12643条和12837条,经97%相似度归并后获得的OTUs数量分别为2786和3130;α多样性分析显示,GP电极生物膜微生物多样性相对更丰富.Proteobacteria、Firmicutes和Bacteroidetes在两种电极生物膜中含量最为丰富,这3个门细菌序列数分别占总序列数的76%(LCC)和85%(GP).在属分类水平上,LCC电极生物膜由383个属的细菌构成,而GP电极生物膜则有456个属.深入分析电极生物膜微生物群落结构有助于进一步认识LCC电极提高生物电化学系统产电效率的机理.  相似文献   
110.
巯基棉富集-毛细柱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境水中的甲基汞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巯基棉富集-毛细柱气相色谱法对水中甲基汞进行测定,具有选择性强,回收率高,灵敏度高等优点。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达到85%以上,最低可检出0.6ng/L的浓度。研究结果表明,与填充柱法相比,毛细柱法对目标物的分离效果好,且不会发生柱中毒反应,避免了用氯化汞对色谱柱进行处理的步骤。论证了用甲苯代替苯做为萃取剂的可行性,证明用甲苯代替苯对测试结果没有显著影响,使用甲苯可以避免实验人员暴露于毒性较大的苯中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