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1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482篇
安全科学   38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70篇
综合类   635篇
基础理论   336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74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49篇
灾害及防治   2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7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静电激发型袋除尘器有别于常规的电袋结合除尘器,其是将电除尘器的预荷电原理作用于烟气后,利用袋除尘器的滤袋做收尘极板来收集粉尘。本文通过分析Max-9^TMESFF的结构介绍了其除尘机理,并分析了它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2.
组合人工湿地处理工业园区污水厂尾水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林  李咏梅 《环境工程学报》2012,6(6):1846-1850
在巢湖流域水环境治理中,依托工业园区污水厂,进行了组合人工湿地处理工业园区污水厂尾水的中试研究。介绍了工艺流程和设计参数,运行结果表明,整个处理系统运行稳定,对COD、NH4+-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5.5%、75.5%和49.2%,其中一级潜流湿地对各污染物的去除贡献率最高。系统出水COD、氨氮、总磷基本达到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Ⅴ类水标准。此外还利用GC/MS初步对系统进出水进行了有机物组分分析,结果表明尾水中含有除草剂及农药中间体等难降解有机物,组合人工湿地对这些物质有一定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73.
优质稻田间穗肥试验表明,在叶色转赤的基础上,施穗肥一般以复合肥112.5~150.0 kg/hm2加氯化钾37.5 kg/km2为宜; 施穗肥比不施穗肥增产10.7%~15.5%。施穗肥的效果还与肥料中的氮钾比例有关,N∶K2O以1∶0.7~1.0较适宜。  相似文献   
74.
Das S  Ghosh A  Adhya TK 《Chemosphere》2011,84(1):54-62
Combination of divergent active principles to achieve broad-spectrum control is gaining popularity to manage the weed menace in intensive agriculture. However, such application could have non-target impacts on the soil processes affecting soil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interactions. A fiel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separate and combined applications of herbicides bensulfuron methyl and pretilachlor on the emission of N2O and CH4, and related soil and microbial parameters in a flooded alluvial field planted to rice cv Lalat. Single application of the herbicide bensulfuron methyl or pretilachlor resulted in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of N2O and CH4 emissions while the combination of these two herbicides distinctly increased N2O and CH4 emissions. Cumulative N2O emissions (kg N2O-N) followed the order of bensulfuron methyl (0.35 kg ha−1) < pretilachlor (0.36 kg ha−1) < control (0.45 kg ha−1) < bensulfuron methyl 0.6% + pretilachlor 6.0% single dose (0.49 kg ha−1) < bensulfuron methyl 0.6% + pretilachlor 6.0% double dose (0.54 kg ha−1). Cumulative CH4 emissions (kg CH4), on the other hand, followed the order of bensulfuron methyl (47.89 kg ha−1) < pretilachlor (73.17 kg ha−1) < bensulfuron methyl 0.6% + pretilachlor 6.0% single dose (93.50 kg ha−1) < control (106.54 kg ha−1) < bensulfuron methyl 0.6% + pretilachlor 6.0% double dose (124.67 kg ha−1).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separate application of herbicides bensulfuron methyl 0.6% and pretilachlor 6.0% on N2O emission was linked to lower mineral N, lower denitrifying and nitrifying activity and low denitrifier and nitrifier populations. Inhibitory effect on CH4 emission, on the contrary, was linked to prevention in the drop of redox potential, lower readily mineralizable carbon (RMC) and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MBC) contents as well as lower methanogenic and higher methanotrophic bacterial population. Admittedly, stimulatory effect of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herbicides bensulfuron methyl 0.6% and pretilachlor 6.0% at double dose on N2O and CH4 emission was related to reversal of the identified indicators of inhibi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while individual application of herbicides bensulfuron methyl 0.6% or pretilachlor 6.0% can reduce N2O and CH4 emission from flooded soil planted to rice, their combined application at normal dose can keep the emission at a comparatively lower level with significantly higher grain yield as compared to the herbicides applied alone.  相似文献   
75.
一次性施用水稻涂层专用肥,水稻在整个生育期内均能正常生长。几种水稻涂层专用肥的肥效试验表明,水稻专用涂层复混肥1号成本低、增产稳定,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6.
资源贫瘠地区农户技术采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引入双槛模型,分两个阶段考察滇西南资源贫瘠地区农户改良陆稻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因素。第一,农户决定是否采用改良陆稻技术(采用决定)的影响因素;第二,如果采用,农户决定改良陆稻技术采用程度(采用程度决定)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影响农户决定是否采用改良陆稻技术的因素和影响农户决定改良陆稻技术采用程度的因素存在很大差异。农户所拥有的资源禀赋状况,例如耕地面积、市场远近、缺粮程度、海拔高度和有无技术推广项目等对农户的采用决定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家庭劳动力比重和水田面积比例则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农户家庭规模和台地面积比例对农户技术采用程度决定呈现显著的正向影响,而耕地面积、水田面积比例和海拔高度则对其呈现显著的负向影响。因此,在制定资源贫瘠山区的农业技术推广政策时,应该充分注意区分影响技术推广广度和深度的不同因素,使不同政策措施更能在资源缺乏的情况下具有适应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77.
用水稻专用叶面喷剂喷施水稻秧苗,1670~2500mg/L浓度处理可改善秧苗素质,控制株高,秧苗粗壮,假茎宽,干物质增多,促进分蘖.5000mg/L浓度处理抑制秧苗生长.水稻专用叶面喷剂可提高秧苗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叶绿素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  相似文献   
78.
甲烷-煤尘复合火焰的传播与温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揭示甲烷-煤尘复合体系的燃烧特征,利用高速摄像机、超细热电偶、显微镜头等对管道内甲烷-煤尘复合火焰的传播过程及其温度特征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煤尘浓度的增加,甲烷-煤尘复合火焰的最高温度及传播速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对于甲烷-煤尘复合火焰,粒径较大的煤尘在较小的浓度达到最高温度,而粒径较小的煤尘则需要在较大的浓度达到最高温度.  相似文献   
79.
单壁碳纳米管材料对水稻幼苗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碳纳米管材料(CNTs)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和商业等多个领域,其将不可避免地进入到大气、水和土壤环境中,从而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为明确进入水环境中的碳纳米管材料对农业生产的潜在危险,本实验采用水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10、20、40mg·L~(-1))的单壁碳纳米管材料(SWCNTs)对萌发期内水稻的发芽率、根长耐性指数和幼苗生长期内水稻的鲜重、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的影响,以及单壁碳纳米管材料在水稻根部的累积.结果表明,在萌发期,胁迫处理4 d后,与对照相比,10、20、40 mg·L-1SWCNTs处理组对水稻发芽率没有任何抑制作用,但会延迟种子的发芽时间;水稻根长耐性指数随着单壁碳纳米管材料浓度的增加而下降.在幼苗生长期,胁迫处理30 d后,与对照相比,水稻鲜重随着单壁碳纳米管材料浓度的增加而分别下降14.2%、21.0%和38.8%;与此相类似,水稻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随着单壁碳纳米管材料浓度的增加而下降;另外,通过透射电镜观察(TEM)发现,SWCNTs颗粒分布在水稻幼苗根尖表皮细胞的细胞壁中.SWCNTs对水稻生长起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80.
利用秸秆产沼气是秸秆无害化处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可行手段.本研究针对秸秆特殊结构而导致产沼气少、启动慢、利用率低等问题,采用自培养漆酶预处理水稻秸秆,提高了秸秆产气率及利用率.通过研究发现,当漆酶添加量为40 mL、发酵温度为35℃、预处理7d的条件下,秸秆的产气量最高;同时发现,金属离子的添加对沼气产量有很大影响,其中Cu2添加后产气量提高最多.另外,研究发现预处理天数为24 d的秸秆木质素纤维素降解率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