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34篇
安全科学   6篇
废物处理   3篇
综合类   240篇
基础理论   58篇
污染及防治   44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51.
采用梯度扩散薄膜(DGT)技术,以太湖9个采样点所采集的27个沉积物柱样为研究对象,研究沉积物中DGT所测量的磷浓度(DGT-P)与铜绿微囊藻生长量之间的关系,同时与4种常规的生物可利用性磷方法[(水溶性磷(WSP)、易解析磷(RDP)、藻可利用磷(AAP)和NaHCO3提取磷(Olsen-P))]进行比较,评价不同提取方法获得的太湖沉积物生物可利用性磷与铜绿微囊藻生长量的关系.结果表明,DGT-P与藻生长量的相关系数为R2=0.941(P<0.01),高于4种生物可利用性磷提取法的相关系数(WSP,0.780、RDP,0.806、AAP,0.849、Olsen-P,0.910).结果表明DGT技术可以作为预测原位沉积物磷的生物可利用性的工具.  相似文献   
352.
A water bloom sample collected from Lake Dishui in Shanghai was characterized. The morphological identification showed that Micorcystis wesenbergii and Micorcystis smithii were the main component of the bloom. Five strains of M. smithii were successfully isolated. Their 16S rRNA gene sequences based phylogenetic tree showed that the five strains of M. smithii intermixed with strains of other morphospecies in Microcystis. A fragment of mcy gene encoding for microcystin synthetase was detected in one of the five M. smithii strains (CHAB 2183), indicating its potential of microcystin production.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analysis confirmed M. smithii CHAB 2183 to produce microcystin-RR as 1550 g per gram dry weight cells. The present investigation, for the first time, reported the isolated strains of M. smithii and microcystin production from M. smithii.  相似文献   
353.
低光低温联合作用对铜绿微囊藻复苏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汤俊  宋立荣  孙松松  魏海慧  万能 《环境科学》2010,31(12):2932-2937
运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研究了低温低光联合作用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 FACHB 905,以下称905)生长与光合活性的影响.采用比色法测定了铜绿微囊藻细胞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及组成比例,同时使用植物效率分析仪(Water-PAM)测定了905细胞的光合活性,并通过回复培养验证了其光合作用回复的能力.结果表明,相对于正常培养条件,低温低光对M.aeruginosa的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在9℃各处理组中,M.aeruginosa基本无法生长,因此可推测905细胞生长的温度阈值应高于9℃.在12℃各处理组中,光强为影响905细胞生长的主要因子,12℃、100 lx能促进其初期的生长,据此推测这一条件可能为微囊藻复苏的起始条件.15℃、100 lx处理组中,藻生长最快,生物量(以叶绿素a计)最大值为0.88 mg/L左右,分别为其他处理组的2~17倍;并且在15℃各处理组中,905细胞在"微光"(100 lx)处理组中叶绿素含量,电子传递速率及最大光量子产量均高于"低光"(500 lx)处理组,显示出相对于"低光"条件,铜绿微囊藻对"微光"的适应性更强.而回复培养的数据显示,9℃和12℃处理组样品在5 d内能迅速恢复其生长与光合活性,并最终与15℃处理组样品同样,荧光量子产量最终保持在0.55~0.6左右,并能稳定生长.研究结果对揭示铜绿微囊藻对湖泊底泥中越冬环境条件的耐受阈值及复苏的起始条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54.
以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和斜生栅藻(Scendesmus obliquus)为研究对象,分别以硝酸钠、氯化铵和尿素为氮源,以磷酸氢二钾、甘油磷酸钠和三磷酸腺苷为磷源,配置不同浓度的氮磷培养基(氮浓度1.00,4.00,8.00mg/L,磷浓度0.20,2.00mg/L),通过一次性培养实验研究2种藻氮、磷饥饿时对不同形态和不同浓度氮磷的生长响应.结果表明,2种藻对氮、磷的形态和浓度响应均不同,且藻种之间也有明显的响应差异.铜绿微囊藻在3种浓度硝酸钠培养下比生长速率无显著差异,而斜生栅藻的比生长速率在硝酸钠4.00mg/L时达到最高,说明1.00mg/L的硝酸钠已满足铜绿微囊藻对氮的生长需求,斜生栅藻对氮的需求高于铜绿微囊藻.铜绿微囊藻在1.00,4.00mg/L氯化铵和尿素培养下的比生长速率相同,且比生长速率和现存量均高于同浓度硝酸钠培养组,说明相比于硝酸钠,铜绿微囊藻更喜欢利用还原态的氯化铵和尿素.但当氯化铵浓度高达8.00mg/L时,铜绿微囊藻比生长速率低于相同浓度尿素和硝酸钠培养组,也低于低浓度氯化铵培养组,说明高浓度氯化铵不利于铜绿微囊藻的生长.然而,斜生栅藻在8.00mg/L氯化铵培养下比生长速率和现存量与尿素培养时无显著差异,而且均高于硝酸钠培养组,说明斜生栅藻对氯化铵的耐受能力比铜绿微囊藻高.3种形态的磷均能被铜绿微囊藻和斜生栅藻利用,但铜绿微囊藻用高浓度有机磷培养时的现存量更高,斜生栅藻则在高浓度无机磷培养下生长更好,说明铜绿微囊藻比斜生栅藻能更好的利用有机磷,高浓度的无机磷不利于铜绿微囊藻生长.太湖目前铵氮浓度降低显著,水体无机磷占比很低,溶解态有机磷浓度占比较高,这些都更有利于蓝藻形成优势.  相似文献   
355.
探讨了豆瓣菜(Nasturtium officinale)有机提取物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生长的影响,从总氮、总磷、叶绿素a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多糖含量、藻胆蛋白含量、抗氧化系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的变化研究了其抑制机理,随后比较了不同分离相的抑藻活性.结果表明,豆瓣菜有机提取物对铜绿微囊藻具有较强的抑制效应,2 g·L~(-1)组在第10 d的抑藻率为67.62%;排出了营养的影响,认为抑制作用主要是由化感作用引起的.培养过程中,藻体中叶绿素a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多糖含量和藻胆蛋白含量下降,藻体中SOD、CAT、POD、GS和ACP活性和MDA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豆瓣菜有机提取物可显著抑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其中存在的弱极性物质可能是其抑制藻类生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56.
人工生态系统对城市河流中抗生素和ARGs的去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室内模拟河道系统,以阿奇霉素(AZM)、磺胺甲唑(SMZ)、环丙沙星(CIP)和四环素(TCY)这4种抗生素和抗性基因(ARGs):磺胺类(sul1sul2)、四环素类(tetXtetM)、喹诺酮类(qnrSqnrD)、大环内酯类(ermB)和16S rDNA为目标物,研究2种挺水植物和铜绿微囊藻组合(菖蒲+灯芯草、藻+灯芯草、藻+菖蒲和藻+菖蒲+灯芯草)的人工生态系统不同介质(水相、泥相和植物)中抗生素的变化特性、对常规污染物(COD、NH4+-N、TP和TN)的去除效果以及在水相和泥相中ARGs的分布和去除效果.并通过物料衡算计算目标物的实际去除率,以及分析水相和泥相中ARGs丰度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所形成的人工生态系统对COD、NH4+-N、TP和TN去除率范围分别为60.2%~74.8%、63.4%~77.4%、64.0%~73.2%和46.8%~54.8%;对水相中抗生素有明显的去除效果,藻+菖蒲+灯芯草组合的人工生态系统对4种抗生素去除率最好;对泥相中抗生素去除率依次为TCY > CIP > AZM > SMZ,其中藻+菖蒲+灯芯草组合对TCY去除率达到53.5%;对抗生素的实际总去除率大小依次为藻+菖蒲+灯芯草 > 藻+灯芯草 > 藻+菖蒲 > 菖蒲+灯芯草.4类ARGs去除效果较明显,水相中的去除率要高于泥相;ARGs与常规污染物以及抗生素之间存在不同的相关性,其中水相中tetX与环境因子、泥相中AZM与之对应ARGs的相关性不显著,说明ARGs既可以在对应抗生素压力下选择,也可以在其他类型环境压力下选择,抗生素含量并不是直接影响ARGs的传播.本研究表明挺水植物和铜绿微囊藻组合的人工生态系统可作为净化水质和改善城市河流中抗生素环境风险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57.
季铵盐改性黏土对铜绿微囊藻的去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查了不同结构季铵盐表面活性剂改性蒙脱上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的去除作用.结果表明,不同链长季铵盐改性蒙脱土的除藻效果不同,季铵盐取代基基对改性蒙脱土除藻效果有较显著影响.疏水链为十四烷基时,除藻效果最好.碳链长度相同时,苄基或吡啶环的引入有助于提高蒙脱土的除擦效率、十四烷基二甲基...  相似文献   
358.
流式细胞术在铜对藻类生态毒理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流式细胞术研究了铜对铜绿微囊藻的毒性作用 ,结果表明 ,一定浓度的铜对藻类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而且这种抑制作用随着铜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96h的EC50 为 82 86μg·l- 1 ,当铜浓度为 1 0 1 2 5 μg·l- 1 时 ,藻细胞的生长几乎完全受到抑制 .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可以说明铜对藻类群体作用的过程 ,即铜并不是同时对所有的藻细胞产生抑制作用 .低浓度时只是对部分细胞产生抑制 ,随着铜浓度的升高 ,受到抑制的细胞也越多 ,当达到最高浓度时 ,几乎所有细胞的生长都受到抑制 .  相似文献   
359.
Different nutrient media experimentally were N, P and Fe-limited conditions and a serial of diluted BGll media. The cell change of morphology and life history, cell number, cell color and cell area of Microcystis were analyzed quantitatively. First, the effects of nitrogen, phosphorus and iron depletion were distinctively different. Phosphorus and iron depletion caused more special division cells,slowly growth increasing, the easier change of bigger cell area. Second, the nitrogen and iron depletion could make the color of alga from green to brown.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resource competition and Monod equation, Microcystis kinetics of phosphorus and iron were also examined. Ks and μmax of phosphorus absorption were 0.0352 μmol/L, 0.493 d^-1 respectively; iron absorption: 0.00323 μmol/L, 0.483d^-1. In a word, some evidences of the Microcystis bloom dominance in certain nutrient conditions were indicated in the experiments. The dominances were determined as the reviving under the adverse circumstances through the special division, the various nitrogen resources,and the lower kinetics of phosphorus and iron than that of most of other algae. The conclusions provided 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preventing and managing Microcystis bloom in freshwater.  相似文献   
360.
研究了添加表面活性剂Tween-80和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对从堆肥中筛选得到的铜绿假单胞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生产蛋白酶的影响.用固态发酵的方法,对添加不同浓度的表面活性剂对这2种微生物产蛋白酶能力的影响、2种微生物产蛋白酶能力的差异以及发酵过程中的一些参数(包括菌体数、酶提取液表面张力、pH值和挥发性有机质)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Tween-80对铜绿假单胞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产蛋白酶有较大促进作用,添加浓度为0.05%时,能分别使铜绿假单胞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产蛋白酶最高酶活提高65%和30%;鼠李糖脂对铜绿假单胞菌产蛋白酶有轻微抑制作用,但能将枯草芽孢杆菌产蛋白酶,当添加浓度为0.018%时,鼠李糖脂能将枯草芽孢杆菌产蛋白酶最高酶活提高51%.铜绿假单胞菌产蛋白酶能力明显强于枯草芽孢杆菌,前者对照样的蛋白酶产量是后者对照样蛋白酶产量的6倍多.发酵过程中,铜绿假单胞菌酶提取液的表面张力明显低于枯草芽孢杆菌;添加表面活性剂对菌体生长有一定影响,但对pH值变化影响不大;挥发性有机质变化与微生物酶活成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