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79篇
安全科学   33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48篇
综合类   204篇
基础理论   53篇
污染及防治   51篇
评价与监测   35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水质变化和水体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模糊数学中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徐州市的地面水体的水质变化趋势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模糊综合评价法能及时发现水质恶化现象,对水体的管理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2.
介绍了重庆市童家溪区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及其各构筑物和主要设备的参数.该工艺采用改良A2/O型氧化沟处理城市污水,该工艺将A2/O与氧化沟相结合,具有两者的优点,且能耗省、脱N除P的特点,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标准的B标准.  相似文献   
93.
浅论海洋沉积物标准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志杰 《交通环保》1999,20(1):21-25
简要介绍了海洋沉积物质量基准的研究方法,重点讨论了平衡分配法在确定沉积物基准研究中的广泛用途。理论计算结果与两个海湾多年的监测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94.
在对上海市嘉定区大气污染物SO2、NOx和PM10连续1年的观测基础上,结合上海环境状况公报的数据,探讨了市区、郊区大气污染物的空间和时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005年中NO2、SO2和PM10的质量浓度在市区和郊区均是冬春两季高,夏秋两季低;NO2、SO2和PM10浓度在市区要高于郊区;郊区大气污染物的月变化幅度要比市区大,市区PM10污染有增加趋势。根据气象条件分析,嘉定区周边工业污染对NO2、SO2和PM10的浓度有贡献,市区NO2、SO2和PM10的质量浓度则与机动车尾气、工业燃煤,建筑扬尘和道路扬尘等诸多因素有关。相关性分析表明,上海市NO2、SO2和PM10相互之间存在比较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5.
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元素在不同粒径上的形态分布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31  
采用DFJ 1型五段分级采样器 ,对衡阳市区冬、夏两季空气中不同粒径颗粒物中重金属元素的组成和化学形态进行了分析。应用ICP AES法测定了各形态中元素的含量 ,计算了元素在各种形态中的分配比例。结果表明 ,衡阳市大气环境中多数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冬季明显高于夏季。对人体危害较大的金属元素主要富集在小于 2 0 μm的细颗粒上 ,Mn、Zn、Cu和Co主要分布在氧化态、水可溶态、碳酸盐态和有机态中 ,Pb和V主要分布在不溶态中  相似文献   
96.
Combined UV-biological degradation of PAHs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The UV-photolysis of PAHs was tested in silicone oil and tetradecane. In most cases, the degradation of a pollutant provided within a mixture was lower than when provided alone due to competitive effects. With the exception of anthracene, the larger pollutants (4- and 5-rings) were always degraded first, proving that UV-treatment preferentially acts on large PAHs and thereby provides a good complement to microbial degradation. UV-photolysis was also found to be suitable for treatment of soil extract from contaminated soils. The feasibility of UV-biological treatment was demonstrated for the removal of a mixture of phenanthrene and pyrene in silicone oil. UV-irradiation of the silicone oil led to 83% pyrene removal but no phenanthrene photodegradation. Subsequent treatment of the oil in a two-phases partitioning bioreactor (TPPB) system inoculated with Pseudomonas sp. was followed by complete phenanthrene biodegradation but no further pyrene removal. Totally, the combined process allowed 92% removal of the PAH mixture. Further work should focus on characterizing the photoproducts formed and study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solvent on the photodegradation process.  相似文献   
97.
Cd在土壤-作物-膳食食物链中的迁移是人类对环境Cd暴露及其健康风险的主要途径,而水稻是子粒Cd积累最强的大宗作物之一.采用全生育期淹水盆栽试验研究了2种常规水稻(高Cd吸收品种“苏香粳1号”和低Cd吸收品种“99-22”)在添加Cd(2mg·kg-1)和不添加Cd处理下对2种土壤(红沙泥田,乌栅土)中Cd、Zn的吸收及其生育期变化.结果表明:1)常规水稻对Cd、Zn的吸收积累受土壤、品种和外源Cd的影响.Cd处理、土壤、品种间的正交互作用(高Cd吸收品种植于高Cd处理且Cd有效性高的红壤中)使常规稻植株Cd/Zn比成数十倍提高,从而使子粒Cd/Zn比产生强烈升高;2)水稻对Cd、Zn的吸收强度因不同生育期而异,Cd吸收的主要时期是分蘖期和成熟期,而Zn吸收的主要时期则是分蘖期、抽穗期和灌浆期.在整个生育期中,水稻Cd吸收伴随着对Zn的排斥现象,这在高Cd吸收下尤为强烈;3)水稻各器官对Cd、Zn的吸收分配无论是同品种的生育期间抑或同生育期时的不同品种间均有显著差异.Cd积累量为根系>穗粒>茎叶,而Zn却表现为茎叶>根系、穗粒.观察到水稻吸收的Cd在生育后期向穗粒的强烈运移.相对于低Cd吸收品种来说,Cd向穗粒转运较强,而Zn的转运较弱是高Cd吸收品种子粒Cd积累强而Cd/Zn比高的植株因素.  相似文献   
98.
99.
土壤,沉积物中微量金属形态分配预测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王学军  陈静生 《环境化学》1993,12(4):245-251
本文讨论了土壤、沉积物中微量金属的形态分配预测问题。对已有的一些工作进行了总结,并以我国东部平原为例,建立了土壤微量金属多元回归相分配预测摸型。  相似文献   
100.
塿土中可给态镍浸提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应用主成分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的方法,提出了(土娄)土中可给态镍的浸提方法及影响可给态镍的土壤性质.结果表明,DTPA浸提法可作为(土娄)土中可给态镍的浸提方法,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镍是(土娄)土可给镍的主要来源.碳酸盐结合态镍和有机质结合态镍是(土娄)土可给镍的潜在来源.它们在调控可给态镍的储量上起着重要作用.影响(土娄)土可给态镍最重要的土壤性质是pH和E_h_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