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4篇
安全科学   2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37篇
基础理论   11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1.
ABSTRACT: A circulation and salinity model was used to predict the effects of wind, fresh water inflow,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 navigation channel on Vermilion Bay, Louisiana. The model numerically solved continuity and motion equations and provided a time history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idal depths, flows, velocities, and salinity in two lateral dimensions. The model predicted that high south winds or high fresh water inflow would reduce average bay salinities, as would the construction of a channel through Vermilion Bay.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e main reason for this behavior is the presence of two bay outlets to the Gulf of Mexico.  相似文献   
42.
研究海湾环境承载力旨在协调海湾区域内环境系统之间的矛盾,缓解社会经济发展对海湾河口水域环境的压力。本研究从探讨海湾环境承载力定义出发,结合海湾环境的特点,选取28项指标,构建汕头港生态环境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以2005年-2009年数据为例,以熵权法计算各评价指标的客观权重,并应用空间状态法对这5年环境的承载力水平做出评价。分析评价结果可知:汕头港近5年环境承载力水平及其经济子承载力水平从弱载转变为适载,生态环境子承载力仅有2005年为适载,其他四年均处于弱载水平,汕头港区发展潜力大。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汕头港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3.
象山港表层沉积物中营养元素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象山港表层沉积物中不同形态氮、磷含量的调查,分析了该海区表层沉积物中氮、磷的分布特征,象山港表层沉积物中氮、磷含量较高,已对底栖生物产生生态毒性;海产养殖是造成本海域营养元素超标的最主要因素,也是控制营养元素在空间和时间上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4.
苯酚在滩涂沉积物上的吸附特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于瑞莲  胡恭任 《生态环境》2004,13(4):535-537
研究了苯酚在泉州湾滩涂沉积物上的吸附行为,尤其是pH值和温度对吸附作用的影响,探讨了其吸附机理,同时绘制了吸附等温线。实验结果表明,常温下苯酚在泉州湾滩涂沉积物上的吸附平衡时间约需6h;吸附作用随pH值和温度的升高而减弱;苯酚在泉州湾滩涂沉积物上的吸附行为可以较好地用Henry、Langmuir和Freundlich型吸附等温式来描述,相比而言,Freundlich型拟合效果最好,这说明其吸附机理实际上非常复杂。  相似文献   
45.
江锦花  朱利中  张明 《环境化学》2006,25(5):546-549
研究了椒江口海水、沉积物和生物体中苯胺、硝基苯、多氯联苯、多环芳烃的浓度水平及来源,评价了各种有机污染物在沉积物和生物体内的富集情况.结果表明,椒江口海水中苯胺、硝基苯、多氯联苯(PCBs)、多环芳烃(PAHs)的浓度范围分别为9.3-105.1μg·l-1,46.2-268.5μg·l-1,57.5-519.3ng·l-1和356.9-1021.4 ng·l-1;沉积物中苯胺、多氯联苯、多环芳烃的浓度(干重)范围分别为0.76-1.12μg·g-1,5.78-10.42 ng·g-1,77.5-165.4 ng·g-1;生物体中PCBs、PAHs的浓度(湿重)范围分别为19.51-20.62 ng·g-1,0.11-1.03 ng·g-1.生物体内PCBs的富集倍数高于PAHs,而沉积物中PAHs的富集倍数高于PCBs.海水、沉积物中的苯胺和硝基苯主要来自源于椒江口化工废水的排放,PAHs主要来源于台州火力发电厂的燃烧污染,PCBs主要来源于废旧电器拆解业污染物的排放迁移.  相似文献   
46.
钦州湾枯水期富营养化评价及其近5年变化趋势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利用近5年枯水期现场调查的结果,采用富营养化指数法对该海湾富营养化程度进行评价并探求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5年钦州湾枯水期富营养化指数的变化为0.08~10.2,其空间分布表现为沿着盐度梯度从茅岭江或钦江河口往外富营养化逐渐减轻。从2006年到2010年钦州湾富营养化从贫营养化往中度和重富营养化程度发展,富营养化显逐渐加重的趋势,在近两年河口区达到了重富营养化程度。陆源径流污染源的输入是富营养化空间分布的主要决定因素,而近5年富营养化逐渐加重的趋势主要是由不断增加的磷酸盐导致。海湾富营养化程度的增加并没有引起浮游植物生物量的急剧增加,但却增加了赤潮等生态灾害的风险。  相似文献   
47.
通过现场采集辽东湾双台子河口翅碱蓬(Suaeda salsa)光谱数据,收集标准样方(1 m×1 m)的翅碱蓬生物量(Biomass),建立相关植被指数与翅碱蓬生物量的遥感反演回归算法,发现辽宁双台子河口湿地翅碱蓬生物量与植被指数PVI、SAVI和MSAVI的相关系数R2较高,直线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626、0.698和0.679。同时,利用得到的估算模型,结合1990—2005年的双台子河口的TM影像数据,反演该区域翅碱蓬分布面积和生物量。结果发现:辽东湾双台子河口湿地翅碱蓬面积变化呈先降后升的趋势。通过植被指数(NDVI、RVI、PVI和MSAVI)和生物量的算法反演,发现翅碱蓬生物量曲线与分布面积曲线的变化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48.
编制“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基础。以儋州市为研究对象,衔接“美丽海湾”建设需求,从“三水”(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协同角度提出解决儋州市重点海湾环新英湾地区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生态分区管控方案,重点讨论了基于陆海统筹原则的环新英湾地区“三线一单”编制重点和特色,提出了针对性的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建议,探索了一套符合沿海地区特色的生态环境要素分区管控方案编制方法,为其他沿海城市“三线一单”划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9.
运用GIS对2000~2013年上海石化近岸海床冲淤特征、机制及海堤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3年海床大范围为淤积区,但金山深槽冲刷强度较大。其中,2000~2004、2004~2008年以冲刷为主,年均净冲刷速率为5.27 cm和10.52 cm;2008~2012年以淤积为主,年均净淤积速率为8.50 cm;2012~2013年冲淤较稳定,稳定区占总面积的76.04%;(2)8个断面北岸及深槽中部(断面Ⅴ)地形较稳定,但在深槽西部(断面Ⅰ和Ⅱ)和东部(断面Ⅶ和Ⅷ)南侧冲刷;离岸15m以浅海床以淤积为主;(3)海堤稳定评估中,第六次围堤岸段稳定性较低。总之,海床的冲刷与金山涨潮冲刷槽补沙机制的丧失有关,同时城市沙滩、南汇促淤等工程也有影响,新一轮涉水旅游项目正在开发中,需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50.
对厦门西海域拟疏浚物中的PCBs含量及分布特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厦门西海域拟疏浚物中PCBs为0.17ng/g-30.3ng/g,其中马銮湾2个站位PCBs的总含量高于《海洋沉积物质量》(GB18668—2002)一类标准值。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厦门西海域拟疏浚物中多氯联苯的环境毒性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