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1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9篇
安全科学   47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148篇
综合类   224篇
基础理论   81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43篇
灾害及防治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1.
从基本概念和具体应用对末端治理和清洁生产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末端治理存在不少弊端,难以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清洁生产具有良好的环境经济效益,建议我国的工业污染防治应大力拓展清洁生产的深度和广度,环保部门应该加强指导和研究。促进清洁生产发展,改进末端治理,是从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环境保护成效两个方面促进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协调发展的必然措施。  相似文献   
62.
为了更全面、更准确地开展生产安全领域科研项目成果的评价工作,以国家对科技成果评价的相关法规与标准为指引,结合生产安全领域科研项目成果的自身特点,基于德尔菲法从“学术与技术水平”、“成果效益”和“成果影响”3个方面构建相应的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生产安全领域科研项目成果特点,提出综合采用同行评议法、多维指数评价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科学计量法的评价方法选择思路,并以Yaahp作为评价方法的配套工具进行实际应用。研究结果可为生产安全领域相关科研项目成果的评价工作提供一套从指标体系到评价方法,从评价方法到评价工具的整体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3.
根据成都市江安河武侯区段2010年11月-2011年3月的水质监测数据,结合中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四川省实际确定水体中各污染物因子的本底浓度对该区段污水处理环境效益进行了分析。首先通过污染经济损失模型计算COD、BOD5、NH3-N、TP、SS和硫化物对水经济价值的损失率,然后在讨论COD、NH3-N、TP和硫化物减排情况的基础上计算了各种污染指标减排至达标后所产生的环境经济效益。研究结果表明,江安河武侯区段水体污染的综合污染损失率高达99.99%,如果各种污染物减排达标至IV类标准产生的环境经济效益14 912万元人民币/a,而减排达标至III类标准产生的环境经济效益更是高达15 786万元人民币/a。  相似文献   
64.
杨明  赵娟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36(11):77-80,90
目前北京市的污泥产量逐步增长,将其堆肥化处理后,施加到园林绿化项目中去,可有效解决污泥出路和园林绿化所需有机肥的问题。从北京市污泥产量,园林绿化面积,堆肥化处理技术和经济效益可行性方面进行了论述,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的园林绿化面积完全可以消纳产生的污泥,并且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65.
通过台安县西平林场大兴村栽植寒富苹果防风固沙修复土壤实验,证明在北方沙化土地上种植寒富苹果是可行的.以内蒙古"十五"林业生态建设所产生的生态效益为依据,寒富苹果基地建设,一方面促进农民增收,另一方面具有防风固沙修复土壤、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能获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在适宜地区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6.
ABSTRACT: Successful watershed management requires consideration of multiple objectives and the efficient use of scarce public and private resources. One way to address these multi-faceted issues is through Social Benefit-Cost Accounting (SBCA). SBCA is a systematic method of addressing complex social and economic issues relevant to proposed watershed management projects. Benefits of using this technique include: benefits and costs of watershed projects are better understood; politically sensitive issues tend to be put into perspective; and stakeholders' interests are placed on a level playing field. An example from Bogota, Colombia demonstrates how SBCA can be used to value the benefits and costs of a proposed project. By addressing the benefits and costs to all stakeholders, the design of watershed management programs can be improved to achieve goals in a cost-effective manner.  相似文献   
67.
ABSTRACT: The primary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perform a cost‐benefit analysis of maintaining the current level of water quality in the Catawba River basin. Economic benefits were estimated using a stated preference survey method designed to value respondents' willingness to pay for a management plan to protect water quality in the Catawba basin over time. From the surveys conducted with 1,085 area residents, we calculated an annual mean willingness to pay of $139 for the management plan, or more than $75.4 million for all taxpayers in the area. Over the five‐year time horizon in which respondents were asked to pay for the management plan, this resulted in a total economic benefit of $340.1 million. The Watershed Analysis Risk Management Framework model was used to estimate the amount of management activities needed to protect the current level of water quality in the basin over time. Based on the model results, the total cost of the management plan was calculated to be $244.8 million over a ten‐year period. The resulting cost‐benefit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potential benefits of this management plan would outweigh the costs by more than $95 million.  相似文献   
68.
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健康效益评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提高空气质量改善进程,2013 年国家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本文基于空气污染与健康效益评估模型(BenMAP),对人口分布资料、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影响的暴露反应关系等进行了本土化修正,采用“支付意愿法”与“疾病成本法”相结合的方法,系统评估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后,PM2.5 污染变化引起的环境健康效益。研究结果表明,《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实施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PM2.5 环境浓度,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如果《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空气质量目标全面实现,可以避免城镇8.9 万居民的过早死亡,减少12 万人次住院治疗以及941 万人次的门诊和急诊病例,实现的全国健康效益约为867 亿元/ 年,说明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的健康有益性。本文对政府部门开展污染损失评估及制定环境健康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9.
煤矿安全管理的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安全投入和安全产出的角度分析煤矿安全管理系统各要素之间错综复杂和相互依存的关系;运用系统动力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研究煤矿安全管理与控制问题;利用VENSIM建模软件做出各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图,建立煤矿安全管理的系统动力学流图模型。采用宁煤集团灵新煤矿的实际安全生产数据进行模拟分析,确立最优安全管理与控制方案,提升煤矿安全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70.
京津冀地区控制PM2.5污染的健康效益评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流行病学综合研究成果,运用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和环境价值评估方法,对京津冀地区实施并达到2012年新颁布的《空气质量标准》中细颗粒物(PM2.5)浓度标准可实现的健康效益进行了评估,并对区域内各城市的健康效益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能够实现的健康效益总和可达到612~2560亿元/a(均值为1729亿元/a),相当于该地区2009年地方生产总值的1.66%~6.94%(均值为4.68%).其中河北省所能实现的总健康效益最大,北京、天津和石家庄这些大城市能够实现的健康改善和经济效益最为显著.本文的研究结果可望为实施PM2.5空气质量标准的成本效益分析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和环境质量管理与合作提供重要的政策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