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7篇
  免费   338篇
  国内免费   1046篇
安全科学   651篇
废物处理   126篇
环保管理   474篇
综合类   2274篇
基础理论   490篇
污染及防治   468篇
评价与监测   146篇
社会与环境   93篇
灾害及防治   9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114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143篇
  2016年   172篇
  2015年   185篇
  2014年   236篇
  2013年   311篇
  2012年   344篇
  2011年   334篇
  2010年   258篇
  2009年   258篇
  2008年   165篇
  2007年   294篇
  2006年   226篇
  2005年   180篇
  2004年   170篇
  2003年   153篇
  2002年   151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研究封闭式镀液循环装置中不同镀液循环流量对Ni-SiC复合镀层的影响规律,优化镀液循环流量参数.方法 以Q235管状工件为待镀基体,以添加SiC颗粒的改良瓦特镀液为母液,在自主研发的封闭式镀液循环电镀装置中以0.3、0.5、0.7 m3/h的镀液循环流量于管件内壁制备Ni-SiC复合镀层,通过SEM检测、XRD测试、硬度测试和摩擦磨损性能测试等手段,对各Ni-SiC复合镀层宏微观形貌、厚度、成分、结构、硬度和耐磨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在0.5 m3/h流量条件下,镀层厚度为32.98μm,SiC颗粒含量为15.37%,镀层晶粒尺寸和硬度分别为10.84 nm和704HK0.245,该条件下制备的Ni-SiC复合镀层具有最佳耐磨性,摩擦系数为0.41,体积磨损率仅2.83×10–5 mm3/Nm.结论 在不同镀液循环流量参数下,采用该封闭式循环电镀装置,均可制得均匀完整的Ni-SiC复合镀层.随镀液循环流量的升高,镀层厚度和SiC颗粒体积含量均降低,镀层颜色金属光泽增强,镀层晶粒尺寸先减小、后增大,镀层硬度则先升高、后降低.  相似文献   
82.
喷雾降尘工艺治理煤尘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煤尘产生的机理、喷雾降尘技术工艺原理、喷雾器类型与结构及该工艺的工程应用.该工艺系统简单,运行可靠,投资少,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3.
通过对EM有效微生物技术的特点、作用及在水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的介绍,表明该技术应用于水环境保护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4.
为了实现东北地区低温(5~6℃)高铁、锰、氨氮(TFe:9~15mg/L,Fe2+:6~12mg/L,NH3-N:1.4~2.0mg/L,Mn2+:1.4~2.0mg/L)地下水的净化及解决同层净化中运行稳定性差、出水锰超标的问题,在水厂净化车间开展“两级曝气+两级过滤”工艺启动研究,采用差滤速和同滤速2种启动方式分别启动两级生物净化工艺.结果表明,2种启动方式分别在106,59d启动成功.同滤速启动可以有效的缩短两级生物净化的启动时间,铁、锰、氨氮去除负荷可达110.69,18.80,19.54g/(m2·h),沿程分析发现,铁在一级滤柱的60cm处即被去除至痕量;85.08%的氨氮在一级滤柱中去除,沿程各段去除均匀,14.92%的氨氮在二级滤柱中去除;锰的去除率和氧化活性去除区位受滤速及进水氨氮浓度影响较大,33.72%的锰在一级滤柱中去除,66.28%的锰在二级滤柱中去除,锰的去除仍然是滤池成熟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85.
旋流冲击湿式脱硫除尘器在燃煤锅炉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旋流冲击脱硫除尘技术在淄博矿务局的应用,阐述了工作原理,工艺设计,运行结果和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86.
旋流板塔及其在废气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吴泽安 《环境工程》1997,15(6):28-31
简述了旋流板塔原理、结构、设计参数,并列举了该塔在NOx、有机废气、HCl、燃油炉烟等方面治理工程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87.
The fetal heart rate (FHR) was continuously monitored during 42 umbilical vessel punctures performed at the placental insertion of the cord in 24 diagnostic fetoscopies in which pure fetal blood was obtained. In only one patient did a deceleration first appear during puncture and aspiration of fetal blood. In two patients decelerations preceded fetoscopy and in two others they began during the fetoscopy but before puncture of an umbilical vessel. In 19 patients, the FHR did not change at all during the procedure. Fetal haemorrhage after sampling was either absent or minimal. Six pregnancies were terminated because a positive diagnosis had been made and 18 healthy babies were born. Umbilical cords were examined after 7 terminations of pregnancy and after 6 deliveries. In the former group the puncture could just be seen with the naked eye and the needle track was demonstrated histologically in 6. No traces of the puncture or other abnormalities were found in the cords after delivery. Fetal blood sampling from umbilical cord vessels, particularly at the placental insertion of the cord, is the technique of choice since pure fetal blood can be obtained without increasing the risk of fetoscopy.  相似文献   
88.
沧州炼油厂含硫污水汽提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沧炼酸性水汽提技术的分析,论述了酸性水预处理、汽提工艺过程,提出了在设计和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89.
介绍了一种新型内电解铁屑过滤塔在印染废水工业化规模处理中的应用。在弱酸性条件下 ,该类型铁屑滤塔色度去除率高达 90 % ,废水可生化性提高 30 % ,运行一年半无板结和钝化现象。与后续的生化处理单元结合 ,出水稳定 ,实现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90.
天山云杉天然林分土壤呼吸速率的时空变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山云杉(Picea schrenkiana var.tianschanica(Rupr.)Chen et Fu)是构成天山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的主体。在天山中部,从天山云杉在此区域分布的底线开始,结合天山云杉自然分布特征,沿每隔约100m的海拔梯度选择典型地段设置样地。根据远红外气体分析原理,采用LI-6400-09土壤呼吸室和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量系统,于2006年6-9月,测定了天山云杉天然林分在生长季内土壤呼吸速率随海拔高度和时间的变化规律。在空间上,林分的土壤呼吸速率并非随海拔高度呈线性增加或减少的关系,而是有规律的波动,在海拔1950~2110m之间,土壤呼吸速率是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在2110~2428m之间是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升高,在海拔2428m处达到最大的呼吸速率值后又降低。不同海拔高度林分的土壤呼吸速率主要受土壤表面空气相对湿度及土壤温度的影响。在时间上,林分的土壤呼吸速率在生长季内随不同月份的变化为单峰曲线,其最大值出现在7月份;生长季内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呈显著负相关,与土壤表面空气相对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而林分土壤呼吸速率的日变化在各时间点上的大小排序为7月>6月>8月>9月。它的变化与土壤温度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与土壤表面空气相对湿度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