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5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231篇
安全科学   9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192篇
综合类   348篇
基础理论   179篇
污染及防治   60篇
评价与监测   58篇
社会与环境   32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9 毫秒
881.
河岸混合植物带处理受污染河水中试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利用2种混合植物带(香根草+沉水植物、湿生植物+香蒲+芦苇)对受污染河水进行中试研究,并与无植物空白带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混合植物带对污染物的降解效果优于无植物空白带,其中香根草+沉水植物带效果最好,它在整个运行期间对COD、NH4+-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43.5%、71.1%和69.3%.对出水溶解氧及水温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混合植物带水域中水的溶解氧比无植物带稳定,且在夏季水温低于无植物带水域的水温.说明在河道修复中植物带对平衡河岸带环境条件、改善河流局部小气候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82.
洪泽湖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污染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洪泽湖水质、底泥及水生生物样品10种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浓度进行了测定,水样中总硝基苯类化合物的含量在0.179~5.17μg/L,北部湖区和南部湖区的总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浓度较高,其中成河北(S7)的浓度最高。底泥中的含量在0.137~4.50μg/kg,北部湖区及出湖口附近形成一个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污染带,其中成河东(S6)的浓度最高。水生生物体内的总硝基苯含量按鲫鱼、白鱼、泥鳅、龙虾、河蚌、螺蛳依次升高。  相似文献   
883.
水环境作为耐药基因的存储库,为耐药基因的水平转移和新型耐药基因的产生提供重要场所.但到目前为止,对水环境中病毒携带耐药基因的特征及其功能还知之甚少.因此以南四湖和东平湖为研究对象,利用病毒宏基因组学结合体外实验的方法探讨水环境中病毒携带新型耐药基因的情况及其耐药特点.通过分析病毒基因组的片段(reads)和重叠群(contigs),鉴定出多种耐药基因,包括AAC(6’)、Qnr A、Van Y、Vat和β-内酰胺酶基因.值得关注的是,通过核心序列比对和进化分析,挖掘出两种噬菌体携带的新型β-内酰胺酶基因blaNSDPV-1和blaNSVM-1.最小抑菌浓度试验表明,这两种编码新型β-内酰胺酶的耐药基因对临床常用头孢类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具有一定的耐药性.综上所述,水环境中噬菌体很可能在新型耐药基因的产生和耐药基因散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另外,病毒宏基因组学结合体外实验是发现噬菌体携带新型耐药基因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884.
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受筑坝建闸、河道断流、水质恶化、酷渔滥捕、人工引种、海水入侵、调水调沙等因素影响,黄河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及资源量呈下降趋势。在目前流域内多目标同步推进的要求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正不断面临新的挑战。通过分析黄河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和资源量在时空分布上的演变规律,明确了是水资源短缺、工程建设、水环境恶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黄河流域的水生态危机。基于绿色生态、高质量发展的科学管理理念,提出了新时代黄河流域水文-环境-生态协同保护与修复的发展策略,为促进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和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支持与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85.
源头区溪流是河流生态系统最脆弱的部分,也是淡水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简称底栖动物)集中分布的热点区域,在流域物种库的形成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维持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目前国内对源头区溪流底栖动物多样性的系统调查研究较少。笔者对位于浙江省丽水市瓯江源头区的龙泉溪进行了底栖动物多样性调查研究,分别于2021年丰水期和平水期在覆盖龙泉溪主要山溪河流的18个样点采样,共采集获得底栖动物标本3 700余号。通过联合使用传统形态分类和DNA条形码技术,共鉴定出底栖动物165种,隶属5门、9纲、19目、68科、124属。联合使用DNA条形码可使底栖动物科、种水平的分辨力提升28.3%和34.1%。调查研究表明:龙泉溪底栖动物多样性丰富,物种组成以节肢动物为主(占比高达87.9%,145种),其中水生昆虫占绝大多数(共计8目、48科、140种,占84.8%),主要优势种为鞘翅目的狭溪泥甲属1种Stenelmis sp.1、毛翅目的纹石蛾属Hydorpsyche和短脉纹石蛾属Cheumatopsyche各1种;底栖动物群落多样性丰富,且在丰水期和平水期均维持在较高的水平;海拔和底质类型等微生境条件对底栖动物多样性分布的影响分析显示,底质类型对底栖动物分布密度的影响显著。对水生态状况的生物评估结果显示:Biotic Index污染生物指数更适合龙泉溪流域的水质健康状况评估,龙泉溪流域整体的水生态状况健康,水质属清洁或极清洁。该研究使用传统形态学和DNA条形码技术相结合的鉴定方式,提高了底栖动物物种鉴定的精度,所获得的多样性调查和水质评价结果为瓯江源头区溪流乃至整个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长期监测提供了本底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886.
我国淡水水生生物对硝基酚基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对硝基酚对中国淡水水生生物毒性效应,包括15个属18个物种的33个急性毒性数据和大型溞(Daphnia magna)与虹鳟鱼(Oncorhynchus mykiss)的无观察效应浓度(NOEC)慢性数据。应用物种敏感度分布曲线法推导了我国的淡水水生生物对硝基酚基准最大浓度为163.47μg/L,基准连续浓度为36.01μg/L。与我国水体中对硝基酚的浓度相比,对硝基酚尚未对水生系统产生影响,其潜在风险不大。研究结果为我国的对硝基酚水质标准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87.
水中天然有机物混凝过程的光学在线监测及控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腐殖酸为去除对象,用光散射颗粒分析仪(PDA)对水中天然有机物的混凝过程进行在线监测,结果表明PDA输出信号(FI曲线)的特征值与絮凝体粒径和有机物去除率之间具有相关性,在弱酸性(pH=5.0)T和中性(pH=7.0)条件下,通过合理控制混凝剂投量,腐殖酸的TOC去除率可达50%,UV254去除率可达80%-90%,但pH=7.0时的投量为pH=5.0的5倍以上,在pH=5.0的条件下,吸附电和中是有机物混凝的主要机理,但在混凝剂投量非常高的情况下,卷扫絮凝也起重要作用。在pH=7.0条件下,卷扫絮凝则是有机物混凝的主要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