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9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522篇
安全科学   140篇
废物处理   37篇
环保管理   219篇
综合类   747篇
基础理论   428篇
环境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169篇
评价与监测   55篇
社会与环境   97篇
灾害及防治   3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3篇
  1974年   3篇
  1972年   3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介绍了厌氧处理原理,并对厌氧处理低浓度废水的最新进展进行了较全面的综速,高效厌氧反应器及组合工艺为这一发展提供了可能。高效厌氧反应器中以膨胀颗粒污泥床(ECSB)反应器为首选。其结构及远行特性决定了它在处理低浓度虚水方面具有潜在的优势,但中国EC,SB的应用仅处于研究阶段,尚未有生产规模的EGSB;组合工艺对低浓度废水中污染物去除率极高,出水中COD、NH3-N、TP和SS浓度均可达到较高的排放标准,对生活污水、稀释后的工业有机废水等低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22.
为探讨中国臭氧短期暴露与死亡率之间的关系,更新适用于中国本地化的暴露-反应系数,本研究全面检索了1990年1月1日-2020年1月1日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医学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上发表的文献,以"O3/臭氧(ozone)"、"空气污染(air pollution)"、"死亡率(mortality)"、"时间序列(time-series)","病例交叉(case-crossover)"、"中国(China)"为关键词,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后提取相关数据,通过Meta分析方法合并估计值.结果显示,大气中臭氧浓度每增加10 μg·m-3,人群总死亡率、心血管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分别增加0.40%(95% CI:0.28%~0.52%)、0.67%(95% CI:0.46%~0.88%)、0.23%(95% CI:-0.20%~0.66%).亚组分析结果表明,除季节外,温度、年龄、性别均不存在显著的修饰作用.本文结论可为开展城市大气污染健康风险精细化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3.
粒度是影响水体颗粒物中重金属含量的重要因素。研究了与此有关的两个问题:1.对各种粒度校正方法进行了讨论,论证了以小于63μm粒级作为水体颗粒物中重金属研究介质的合理性:2.由于我国文献中大量资料是关于小于50μm粒级颗粒物的,为使其与小于63μm粒级数据有对比性,我们采集了我国东部自北至南地理、水文条件显著不同的十数条河流共27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对Cu、Pb、Zn、Cd、Co、Ni、Fe、Mn等7种重金属元素在小于50μm和小于63μm两种粒级中的含量进行了分析,以简约主轴法回归模型Ⅱ建立了两种粒级中重金属含量的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24.
为揭示利用蚯蚓活动强化甲胺磷降解的可行性,采用了微宇宙培养方法,通过有蚯蚓和无蚯蚓的对比实验,考察了乙草胺和铜分别与甲胺磷共存条件下污染黑土中甲胺磷降解过程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无论是否加入蚯蚓,甲胺磷单一污染的土壤中甲胺磷的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蚯蚓活动能促进甲胺磷降解过程的进行.土壤中乙草胺或铜与甲胺磷共存时,均明显地干扰了甲胺磷降解过程随时间的动态变化;根据化学结构分析,推测两者对甲胺磷降解规律的影响机制可能类似.铜与甲胺磷复合污染的土壤中甲胺磷含量明显高于乙草胺与甲胺磷复合组,说明铜较乙草胺对土壤甲胺磷降解过程的延缓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25.
Earthworm toxicity tests are useful tools for terrestrial risk assessment but require a hierarchy of test designs that differ in effect levels (behavior, sublethal, lethal). In this study, the toxicity of chlorpyrifos contaminated soil on earthworms was assessed. In addition to the acute and chronic tests, an avoidance response test was applied. Earthworms were exposed to sublethal and lethal concentration of chlorpyrifos, and evaluated for acute toxicity, growth, fecundity and avoidance response after a certain exposure period. The test methods covered all important ecological relevant endpoints (acute, chronic, behavioral). Concentration of 78.91 mg/kg, chlorpyrifos caused significant toxic effects in all test methods, but at lower test concentrations, only significant chronic toxic effects could be observed. In the present study, chlorpyrifos had adverse effect on growth and fecundity in earthworm exposed to 5 mg/kg chlorpyrifos after eight weeks. The avoidance response test, however, showed significant repellent effects concentration of 40 mg/kg chlorpyrifos. For chlorpyrifos, concentration affecting avoidance response was far greater than growth and fecundity, it seemed likely that earthworms were not able to escape from pesticide-contaminated soil into the clean soil in field and hence were exposed continuously to elevated concentrations of pesticides.  相似文献   
26.
In this paper it was reported that PbCl2 , CdCl2 , HgCl2, and aquatic environmental samples containing Al, Cd, Cu, Pb, Sr, Zn and other heavy metal ions as well as organic chemicals suppressed thegrowth of E. coli only at higher exposed concentrations. The stimulative effects of PbCl2 and HgCl2 on thegrowth of E. coli were clearly showed at lower concentrations and longer time. It suggested that the toxic effects of heavy metal ions and other pollutants on the growth of E. coli are variable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exposed levels.  相似文献   
27.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领域在提高工效、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和保护环境方面得到很大的提高.在国内直流输电线路应用就是之一.本文回顾了直流输电线路这项技术发展史,分析了该项技术在技术上和经济上等方面的优缺点,以及直流输电线路对环境和人的影响因素,通过实际工程估算结果说明了直流输电线路的环境影响,为今后开展该项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8.
防空导弹的综合环境可靠性试验剖面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有效地进行防空导弹综合环境可靠性试验,根据试验剖面的模拟真实性、应力适当性和试验可操作性的要求,确定以防空导弹随战车值勤和空中飞行为主要试验阶段。主要研究了地面和空中2种试验环境中温度应力、湿度、振动应力和电应力等环境参数的确定,并给出了相应的原则或计算公式。最后讨论了如何确定试验时间的问题,并绘出了综合环境可靠性试验剖面图。  相似文献   
29.
基于原代培养背角无齿蚌鳃细胞的镉毒性效应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究淡水贝类背角无齿蚌鳃细胞的原代培养途径,并阐释其在评价水体Cd2+毒性效应上的潜力,本研究比较了不同酶分解方法(链霉蛋白酶、胰蛋白酶)的鳃细胞存活率差异,并分析了L-15培养基中不同血清浓度(10% FBS、20% FBS)对鳃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细胞置于20℃生化培养箱中培养.进而根据Cd2+对鳃细胞的LC25值设定0.0625、0.125、0.25、0.5和1.0 mg·L-1 5个Cd2+理论浓度梯度,对原代培养的鳃细胞进行24 h暴露,分析了细胞活力、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酸性磷酸酶(AcP)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0.025%链霉蛋白酶在4℃分解16 h的鳃细胞存活率为98.2%±0.2%,显著高于0.25%胰蛋白酶在26℃分解30 min的89.4%±3.5%鳃细胞存活率(p<0.05);L15培养基加入10% FBS的细胞存活率总体显著高于添加20% FBS的细胞存活率(p<0.05).在上述较佳的分解和血清浓度组合条件下,细胞培养120 h后,其存活率仍高达90.1%±4.7%.鳃细胞活力随着Cd2+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两者之间呈显著的线性负相关(p<0.05);随着Cd2+浓度的增加,SOD和AcP含量总体增加,而CAT含量呈现出"诱导-抑制"的变化趋势.本研究初步建立了较为适宜的背角无齿蚌鳃细胞的原代培养方法,并揭示了其原代培养鳃细胞的细胞活力及SOD、CAT、AcP水平,具有作为评价水环境Cd2+毒性/污染的生物指标的潜力.  相似文献   
30.
城市物流形成绿色化发展趋势的主要动因在于汽车运输业的迅速发展及其给城市环境与人们生活质量所造成的巨大影响上.二战以后,汽车运输业的迅速发展和在给社会提供迅速、便捷与准确服务的同时,也给城市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尤其是由于城市路网和货物运输中心等基础设施既落后且缺乏科学的规划,无形中更加剧了城市物流与城市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为实现城市物流的绿色化发展,实践中就有必要合理规划城市物流系统、通过多式联运以尽量降低卡车运输量的比例、积极应用信息技术以推进和实现物流管理的智能化、发展第三方物流实现共同配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