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4篇
  免费   195篇
  国内免费   886篇
安全科学   155篇
废物处理   119篇
环保管理   263篇
综合类   1519篇
基础理论   368篇
污染及防治   388篇
评价与监测   89篇
社会与环境   60篇
灾害及防治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182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163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194篇
  2006年   211篇
  2005年   170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3年   2篇
  1971年   1篇
  1970年   1篇
  196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生物处理含硫酸盐废水生成单质硫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生物处理含硫酸盐废水生成单质硫常用微生物,包括光合细菌、无色硫细菌和脱氮硫杆菌,对其脱硫原理及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同时综述了两相厌氧吹脱与沼气脱硫联合工艺、两相厌氧与硫化物氧化联合工艺、同步脱硫脱氮工艺处理硫酸盐生成单质硫的原理及研究现状,并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992.
在石油资源日趋紧张以及环境恶化日趋严重的今天,微生物燃料电池(MFC)因其可同时实现污水处理和能源回收而受到广泛关注。微藻技术与MFC技术结合产生的微藻型MFC系统得到证实并随之兴起,其中尤以微藻生物阴极型MFC因可实现污水处理、零碳排放、CO2捕捉、太阳能捕获及电能、生物柴油、藻体残渣有价回收等多重功能,成为研究热点。文章根据其中微藻所起的不同作用将微藻型MFC系统分成三类,在参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综述,并由此对构建高效微藻生物阴极型MFC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计算机辅助菌种选择技术等相关设想,最后对微藻型MFC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3.
研究通过采用BAF-BAC组合工艺净化受污染河水,进行了该系统对主要污染物指标的去除效果分析,并结合多种生物毒性效应检测,进行了系统对生物毒性物质的去除研究。结果表明:组合工艺系统稳定运行阶段,对COD、NH3-N和TN平均去除率分别在60%、96%和19%左右。试验条件下最适宜水力负荷10 L/h,BAF单元最佳气水比为7:1时,系统对上述污染物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2%、99%和20%。发光菌抑制试验表明,受污染河水在浓缩50、10和2倍时,相对抑制率均高于80%,经BAF-BAC组合装置净化后,相对抑制率分别为15.8%、7.8%和3%,出水水质没有表现出明显急性毒性特征;受污染河水对大型蚤急性致死率达到100%,而最终出水大型蚤死亡率为0%;在浓缩50倍、20倍、10倍和1倍时,受污染河水水样对仔鱼的致死性分别为100%、70%、20%和0,最终出水水样中仔鱼死亡率均为0,说明组合工艺系统各单元对此类毒性物质均有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994.
根据生物脱氮原理设计了一套一体化反应器并将其用于工业废水处理,研究双室悬浮载体对工业废水脱氮影响的同时分析了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的结构组成。结果表明:在低温状态下,双室载体内生物种类较多,且主要以杆菌为主,钟虫和线虫等也较多。COD去除率总体较低但相对稳定,各反应器平均去除率均在65%以上。双室悬浮载体比普通悬浮载体的氨氮和总氮去除率高7%~10%。对处理前后废水进行GC-MS扫描后发现,双室悬浮载体可去除废水中的苯酚类同系物及甲苯并具有一定的脱硫能力。以Grau模型计算了进水底物浓度变化时的底物降解常数,利用双室悬浮载体,HRT为20 h时的底物降解常数最大(0.358)。因此,双室悬浮生物载体对工业废水低温脱氮来说是一种较好的微生物载体。  相似文献   
995.
对地下水铁锰污染现状及危害进行了介绍,概述了地下水铁锰去除技术方法:主要包括自然氧化法、接触氧化法、生物氧化法等。重点综述了生物法除铁锰的研究进展,从滤料、微生物筛选及驯化、运行条件等方面进行强化以提高除铁除锰效率,是该研究方向的重点。  相似文献   
996.
描述了炼油废水的产生及特点,介绍了几种水处理技术,并对炼油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7.
文章主要阐述了针对目前中国微污染水源水的特点及许多自来水厂普遍存在的水质问题,对生物强化过滤技术的应用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生物活性滤池由于出水的亚硝酸盐氮浓度较低,因而节约了氯耗,减少了消毒副产物的生成,强化了出水水质,具有更高的水质安全性。生物强化过滤工艺既可以起生物过滤作用,又不增加任何新的设施,是一种易为水厂接受、经济实用的解决微污染饮用水源问题的有效途径,对保证水质安全及生产应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8.
中国油田及石油化工行业每年油泥(砂)的排放量达到80多万吨,已严重制约油田的可持续发展。油泥(砂)中石油含量达10%~30%,还含有多环芳烃、重金属等污染物,可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国内外已广泛开展了油泥(砂)处理技术的研究。油泥(砂)处理技术包括资源回收技术、无害化处理技术和综合利用技术。本文简述了水洗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和热解气化焚烧工艺,并对不同处理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应结合中国国情及成本等方面综合考虑选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实现油泥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清洁化处理。  相似文献   
999.
张婷婷  张建  杨芳  谢慧君  胡振  李一冉 《环境科学》2012,33(4):1283-1287
污水生物脱氮过程是大气中的氧化亚氮(N2O)的一个重要来源.以anoxic-oxic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A/O SBRs)工艺为研究对象,考察了5组不同温度(10、20、25、30、35℃)条件下系统的污染物去除效果和氧化亚氮释放情况.结果表明,温度对COD的去除无显著影响,但对氮素的去除有明显影响:在一定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氮的去除率升高,但温度超过25℃后,随着温度的上升氮的去除效果下降;温度对氧化亚氮的释放量有重要影响,随温度的升高氧化亚氮的释放量逐渐降低[释放量(以MLSS计)依次为:530.1、260.8、218.3、104.7、57.7μg.g-1].对于A/O SBRs工艺,氧化亚氮的释放主要集中的好氧段,缺氧段几乎无氧化亚氮释放.  相似文献   
1000.
Connectivity is a fundamental but highly dynamic property of watersheds. Variability in the types and degrees of aquatic ecosystem connectivity presents challenges for researchers and managers seeking to accurately quantify its effects on critical hydrologic, biogeochemical, and biological processes. However, protecting natural gradients of connectivity is key to protecting the range of ecosystem services that aquatic ecosystems provide. In this featured collection, we review the available evidence on connections and functions by which streams and wetlands affect the integrity of downstream waters such as large rivers, lakes, reservoirs, and estuaries. The reviews in this collection focus on the types of waters whose protections under the U.S. Clean Water Act have been called into question by U.S. Supreme Court cases. We synthesize 40+ years of research on longitudinal, lateral, and vertical fluxes of energy, material, and biota between aquatic ecosystems included within the Act's frame of reference. Many questions about the roles of streams and wetlands in sustaining downstream water integrity can be answered from currently available literature, and emerging research is rapidly closing data gaps with exciting new insights into aquatic connectivity and function at local, watershed, and regional scales. Synthesis of foundational and emerging research is needed to support science‐based efforts to provide safe, reliable sources of fresh water for present and future gener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